想到这,他只能放下平时作威作虎的架势,来到文桃面前嬉皮笑脸地说道:“我错了还不行吗!”文桃气得把衣服包裹往秦江身上一砸说道:“你这根本就不是认错的样儿。我和妈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事儿,你非得在我们中间搅和。我算看出来了,咱们这个家你要是不搅得乌烟瘴气你就不会消停。现在我走了,你满意了。”文桃说完就要往外走。
媳妇还是不肯原谅自己,秦江便想到一个办法,他对文桃说道:“你不是想去儿子家吗?行,我给秦浩打电话,让他们来接你。”文桃心想:“儿子来才好呢,看我儿子怎么收拾你!”嘴上却说道:“用不着你给儿子打电话。我自己能走。”
秦浩接到父亲的电话,母亲要和父亲离婚让他赶紧回来一趟。秦浩马上意识到父亲肯定又欺负母亲了。秦浩给妹夫陆军打了电话,陆军开着车拉着秦浩和他媳妇梁淑娟连夜赶了回来。
父亲平时对母亲什么样,秦浩是了解的。他小的时候就知道父亲总爱动手,和母亲刚吵上几句就动手打母亲。等他长大了,特别是结了婚以后才感知母亲的不易。尤其是这次为了替叔叔还债,母亲因为顾全大局做出了很大牺牲,就连媳妇梁淑娟都很佩服婆婆的胸怀。之前,他也听说父亲好没事找事,给母亲气受。他曾劝过父亲,母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一定要珍惜善待母亲。没想到这次居然闹到要离婚的程度。
秦浩他们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夜里8点多了。听完母亲的哭诉,特别是听道父亲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打了母亲。秦浩顿时来了脾气,他对媳妇梁淑娟说道:“娟,扶着妈现在咱们就走。以后就让妈和咱们一起过。让爸和他妈他爸在一起过吧。”
梁淑娟马上领会了丈夫的意图,她装模作样地拿起炕上的包裹说道:“妈,跟我们一起走吧,既然我爸看你不顺眼,那就让他们自己过。他们不珍惜你,我们还心疼你呢。你是我们的妈,我们养你老。”
儿媳妇的一番话立刻让文桃心里暖洋洋的。秦母一听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儿,急忙伸手拉着秦浩的衣襟说道:“大孙子,你怎么能让你爸妈离婚啊?你这是不孝啊!”
秦浩说道:“奶奶,我让我妈跟我爸离婚正是为了孝顺我妈。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打媳妇啊。我也看明白了,我爸这一辈子根本就不在乎我妈。既然他不在乎我们还在乎呢。他对你们好我赞同,但不能不珍惜我妈。今天就让我爸自己孝顺他的父母好了。我也得孝顺我妈不是?我们不能没有妈。”
本来是想让儿子回来帮着自己劝劝他妈妈消消气,没想到儿子和儿媳妇倒到给自己上了一堂教育课。儿子和儿媳妇的轮番“轰炸教导”,让秦江感到无地自容。他终于明白自己做错了。
回想自己和文桃结婚以来的点点滴滴,他确实感到自己有点过分。如果不是儿子给他来这么一出,他或许今天都不知道文桃也到了让儿子孝顺的年龄了。他知道儿子并不是真想让他们离婚,只不过是让他珍惜善待他们的妈妈。
既然明白了儿子的良苦用心,秦江也就放下了架子说道:“儿子,我知道你们是让我对你妈好点。爸知道错了,不该打你妈。你们放心,以后我不会再干这些对不起你妈的事了。”
秦江说完来到儿媳妇梁淑娟面前,梁淑娟很聪明顺势把包裹递给了公公。秦江拿着包裹来到文桃面前说道:“我都在孩子们面前保证,以后不会再挑你的毛病了。别走了,啊!”
秦江还是第一次这么诚恳地给文桃道歉服软。目的已经达到,文桃就顺势下了台阶。她说道:“这可是你说的,以后你再犯浑,我可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秦江一看老婆回心转意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他不好意思地说道:“你放心,没有以后了。”
父亲和母亲和好如初。秦浩看着奶奶笑着说道:“奶啊,有啥好吃的还不给大孙子拿出来啊,你大孙子我还没吃饭呢。”此时,秦母也明白了秦浩刚才要带走他妈妈的真实意图,她乐呵呵地说道:“好,大孙子,奶奶这就给你做去。”
第113章
文母去世以后,文父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如从前。老两口虽然打打闹闹过了一辈子,但彼此的情义早已嵌入骨髓了。如果一方一旦真的散手人寰,另一方肯定就会像一只寒冬的孤雁不知何去何从。尤其像文父文母他们在一起生活了50多年,更何况文父已是年届80岁的老人,心中的孤独和悲凉可想而知。为了排解父亲心中的孤寂,文翰只要是有时间就会去陪他做一做,一起回忆回忆当年的岁月曾经留给父亲那些值得纪念的事情。文父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感到快乐好像又回到了身边。
这个时候国家出台了新的养老保险费补缴政策。政策规定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可以一次性补缴以前没有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补交时间为一年。文芳之前因为对养老参保的认识不足一直没有参保。这次出台的新政策对于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文芳来说无疑是个好机会。
由于补缴的养老保险费数额较大,文芳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缴费。文父知道这件事以后也跟着着急上火。因为五个子女当中就二女儿文芳没有养老保险,这已经成为文父的一块心病。
看到二姐文芳整日忧心忡忡,文翰和木梓商量了一下决定再召开一次家庭会议,专门研究二姐文芳的参保问题。五姊妹全部应约来到父亲这里。当文翰把文芳的参保情况跟大家交了底儿,大哥文学首先发言。他说:“老妈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咱们这个家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既然是团结的大家庭,那么谁有困难咱们就要帮助谁。二姐的参保问题是养老的大事情,咱们姐弟妹不能看笑话。解决好了,二姐的后顾之忧就不存在了。大家也都了解,二姐和姐夫都没有正式工作,家里的积蓄并不多。经过几年的打拼,咱们姐弟妹的生活按照国家设定的标准已经提前进入小康。所以这次对二姐的帮助,我的意见是无偿援助。兄弟姐妹们,大家要想好了。当然了不论赞助多少都是姐弟妹的情义。不知大家同不同意呀?”
文学的话刚说完,大姐夫秦江马上表态:“我同意文学的提议。我太知道了一个人在最困难的时候那种受人冷落无助的滋味。我家两次遭遇大难都是咱们家人伸出援助之手,我和你大姐才度过了难关。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感到咱们这个家庭兄弟姐妹的情义是多么难得。到现在我才明白,不论我们谁遇到了多大的困难,只要兄弟姐妹们肯帮你,不看你笑话,你就能重新站起来。这就是咱们文氏家族的家风。想一想我自己的兄弟姐妹,当我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我都不好意思提啊!”
按照文翰最初的想法,大家只要能够帮助二姐文芳暂时度过这个难关,然后文芳再慢慢地把钱还给大家。但他没想到的是,大哥文学却以文家长子的魄力率先做出了表率。更加让他感动的是,大姐夫秦江则以文家长姑爷的身份第一个表态支持文学的提议,而且还做了一句相当漂亮的总结,就是把大家的举动上升为文氏家族的家风。这倒让文翰对大姐夫秦江刮目相看了。文梅与何宝山虽然最小但一点也不含糊,同样与哥哥姐姐们看齐。文芳的燃眉之急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或许这就是亲情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在亲情面前都会举手投降。文芳被兄弟姐妹的情义感动得直落泪。在现场一直没有发言的文父,在二女儿文芳的困难最终得到圆满解决的时候,老爷子终于说出了他一生最后的一句话:“我的孩子们,爸爸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帮助兄弟姐妹的事情。这是咱们老文家的壮举啊!谁家团结?只有咱们家才是团结的大家庭啊!如今你们都过上了好日子,这回爸爸的心愿已了,我可以无牵无挂地去见你们的妈了!”
文父说完这句话之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身体随即往后一仰便倒在了文梅的怀里安详辞世。
说来也怪,文父去世的日子正是文母三周年的忌日。正像文父生前所说的那样,老两口好像提前约定好了似的,只有当他们的儿女都过上了幸福生活,文父才能带着满心的欢喜和十足的放心去见老伴儿。按照父亲生前的愿望,文父火化之后,文翰把父母的骨灰一起送回老家安葬在爷爷奶奶的墓旁,并分别给爷爷奶奶和父母立了墓碑。文父文母终于魂归故里永远长眠于父母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