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飘香(17)

徐舒兰勤劳善良,一副菩萨心肠。她疾恶如仇,但从不记仇。文翰的奶奶把唯一的儿子赶出家门后,一直和大女儿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在文翰的爷爷看来,他和老伴儿在大女儿家待着总觉得对不起儿子。况且儿子一家对他们一向很好。但他终究拗不过文翰的奶奶,也只能作罢。

文翰的爷爷在临死前总是拖着一口气不咽。当儿媳妇徐舒兰从家里赶来时,老爷子回光返照。他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儿媳妇,在他死后一定要把她的婆婆接回去。徐舒兰二话没说马上答应了公公。文翰的爷爷这才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咽了最后一口气。公公去世后,徐舒兰也觉得作为儿子和媳妇有义务赡养老人。所以她不计前嫌和文玉良商量要把文翰的奶奶接回来赡养。开始

文翰的奶奶并不相信徐舒兰,所以她并没有去儿子家而是继续待在大女儿家。

直到有一天,徐舒兰听她的小姑子说,婆婆把所有的家业都给了大女儿,帮着她照看了八个子女。而对于儿子一家,即使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她从来没有伸过援手。再就是她曾经还冤枉过徐舒兰,所以,她感到很愧疚。即使在她生病的最后那几年,大女儿对她表现出了极不耐烦,抱怨她有那么多儿女,为什么要一直住在她家。这时候,她才想到了儿媳妇徐舒兰的真心。尽管如此,老太太仍然没有回到儿子家里。在她弥留之际,所有的孩子都围在的她身边,但她只让儿媳妇徐舒兰抱着。她是在徐舒兰的怀里走的。这是徐舒兰最受村里人尊敬的一件事。

当别人有求于徐舒兰时,只要能帮上忙,她都是有求必应。徐舒兰会裁剪,唐装做得非常漂亮。村里的年轻人都爱穿徐舒兰做的唐装,而且徐舒兰给他们做衣服从来不收费。文翰的姥爷出钱给徐舒兰买了一台牡丹牌缝纫机,那是全村有史以来第一台缝纫机。从那以后,从早到晚,文翰的家里所发出的那种“咔咔咔”声音就没有间断过。直到后来家家都有了缝纫机,这种声音才逐渐消失了。

文翰小时候身体不太好,爱感冒咳嗽,吃了赤脚医生给开的药也没什么效果。那时候,赤脚医生是农村医疗队伍的主力军。由于水平有限,一般的常见病都看不出来,以至于贻误了很多病情。

徐舒兰聪明好学。她从娘家带回来一本医书,掌握了很多的医学知识。后来还是徐舒兰自己治好了文翰的百日咳。徐舒兰有时让人觉得很神秘。她只是懂了一点医学常识,但是如果哪家的人生了病,尤其是新生儿患病,医生都没有办法治好。但是到了徐舒兰这里,她给拔拔火罐,针灸几次就治好了。有时候半夜12点,还有人来找她去给人家看病。

徐舒兰爱看书,四大名著都看过。《红楼梦》是她的最爱。有关宝钗黛凄美的爱情故事,文翰都是最先从母亲那里知道的。

有一次,徐舒兰因为看书耽误了农活,文玉良很生气,把她珍藏多年的线装竖排版本《红楼梦》仍在灶膛里给烧了。从那以后徐舒兰再不看书。

第17章

文玉良勤劳能干,是庄稼院的种田能手,因此被推举为生产队长。由于他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得罪了不少人。杨怀新是文玉良的前任队长。因为能力有限,人为造成粮食连续减产,上级免了他的队长之职,由文玉良接任队长。杨怀新认为是文玉良背后给他使的坏,所以就对他怀恨在心。文玉良当上队长之后,杨怀新便在各方面极尽夸张使坏之能事,想方设法要把文玉良拉下马,然后他想东山再起。徐舒兰性格比较外向,再加上有点“女汉子”的个性,她力气大,干起农活不逊色任何男劳力。于是,杨怀新就在徐舒兰的身上打起了坏主意。

秋天到了。由于文玉良的经验和良好的组织能力,今年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队里收获的玉米、大豆、高粱堆满了整个场院,保守估计,收获30万斤粮食不成问题。这可是龙胜村建村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丰收之年。

这天夜里,杨怀新找到了看管场院的王金山。王金山在杨怀新当队长时就干这个差事。他和杨怀新臭味相投,相互勾结,不仅贪污队里很多的粮食,而且在其它方面,王金山也得了杨怀新的不少好处。王金山看到杨怀新来了就把他迎进了看场院的窝棚里(临时搭建的,粮食打下来上缴国库后就拆除),然后问他:“老杨,你咋来了?有啥事?”杨怀新附在他的耳旁说出了他的阴谋。王金山两眼直勾勾地看着杨怀新:“这事能行吗?你有把握吗?那个娘们可不是个善茬,整不好别惹火烧身。”杨怀新得意洋洋地说:“你放心,这事保成,只要咱俩说死咬定,她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等事成之后,我当了队长就让你当保管员,那可是个肥差,比干这个强多了。”

杨怀新的一番吹嘘,王金山立刻来了精神,“好,就听你的。不过,你可说话算数,你要是敢忽悠我,别怪我到时候给你捅个底朝天。让你吃了不了兜着走。”杨怀新踢了他一脚说道:“我啥时候忽悠你了,你还少得我给你的好处吗?要不,我把“干枣瞎”给你找来陪陪你。”王金山一听吓得直吐舌头说道:“你可饶了我吧。下次可别让“干枣瞎”再来了。我倒不怕她男人,就是她太贪了。上次我和她干完那事儿后,我让她扛半麻袋苞米棒子自己回去,结果她非要一整袋还叫我给她扛回去。本来干完那事我就没劲了,但她就是不走。眼看天就要亮了,没办法我就给她扛了一麻袋苞米棒子。直到现在我的腿肚子还软着呢。 ”

杨怀新一脸坏笑地说道:“你们这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活该。”王金山照着杨怀新的屁股狠狠地踹了一脚骂道:“滚他妈犊子。”看着时间不早了,杨怀新说道:“老王,就这么定了,明天晚上开始行动。今天晚上你再琢磨琢磨。不许再扯犊子了,等事成之后有你的好事。”王金山说:“你快走吧,别逼逼了。走小路别让人看见。”

第二天晚上将近10点钟,杨怀新透过生产队的窗户,看见文玉良还在屋里嘱咐打更的师傅要注意防火并安排着其它事项。看样子,他还得等一会儿才能回家。于是,杨怀新回到家背起事先准备好的半麻袋黄豆悄悄来到文玉良家。他把半袋黄豆偷偷地放在窗户下,然后就躲在不远处的阴影里看着。这时,文玉良从生产队回来了。他走进院子就看见了窗户下的半袋黄豆,便向着屋里喊道:“孩他妈,是谁把黄豆放在了咱家的窗户下?”

徐舒兰开门出来问道:“这是哪来的黄豆啊?”文玉良说:“我怎么知道啊。”徐舒兰想了想:“这能是谁放的呢?”文玉良说:“别想那么多了,先拿进屋里再说,明天早上我把黄豆交到生产队里,说明情况就行了。”

文玉良把半袋黄豆背在肩头刚要进屋时,杨怀新突然从暗处跳了出来。他阴阳怪气地说道:“文队长,你们两口子的戏演得不错啊。你说,你明天把黄豆送到生产队里,鬼才会相信。我看你这是监守自盗。今天晚上多亏被我逮了个正着。说不定,你通过这种办法不知偷了公家多少粮食了。”

徐舒兰一看是杨怀新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她说道:“你别血口喷人,这黄豆是别人放在我们窗户下的,根本不是我们家的黄豆。老文说明天就送到队里去,刚才你不也听到老文说的话吗?”杨怀新嘿嘿一声奸笑:“我可没听见文队长说什么要送到队里的话,我只看见文队长正要把黄豆往你的屋里背呢。”

文玉良对老婆说道:“别跟这种小人一般见识,明天我就把黄豆送到队里。我就不相信,他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人能被他说活了。”

杨怀新立刻跳起来大骂道:“文玉良,你他妈的说谁是小人?你们偷了公家的粮食,被我发现了还敢骂我,我看你这个队长是不想当了吧?“我当不当队长不是你说了算,就是我不当队长了也轮不到你当,因为你已经没有资格当了。”徐舒兰在一旁对丈夫说道:“别搭理这种人,身正不怕影子歪,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咱们进屋去。”

夜已经很深了,杨怀新故意大喊大叫引来不少村民。大家都聚拢过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