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话好像并没有打消木林和木森心中的顾虑,他们又相互看了看,依然没有表态。文翰的岳母说道:“你们都别为我们操心了。我和你爸的身体还可以,我们哪儿都不去,就在这住。人家都能住我们怎么就住不了?”
“你妈说的对,我们哪儿都不去,就在这住。”木一凡的态度似乎更坚决了。
木梓好像有点急了,她说道:“爸妈,你们也不是没有见过那些不在儿女身边的老年人,他们过得是什么日子。不用说别人,就说前趟街的王叔和王婶,一个儿子去了国外定居,两个女儿都在城里居住。他们是不缺钱,但就是思想守旧。儿子那去不了,女儿那又不想去。现在怎么样?王叔得了脑血栓瘫痪在床2年多,就他老伴儿一个人照顾他。谁看见都觉得心里堵得慌。最后没办法还得去女儿那养老。咱们家不一样,有这么多地方可供你们选择,你们为什么就这么固执呢?”
这真是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问题,木梓说完之后大家都不做声了。
眼看着就要冷场,文翰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咱们家的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那么核心在哪呢?在这里。”
文翰指点着自己的头继续说道:“这是思想问题。我觉得思想通了什么都通了。对于木森和木林来讲,爸妈去闺女跟前养老,你们当儿子的肯定觉得没面子。其实,这就是思想问题。就拿我来说,我爸妈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我妈却和我们提出自己单过。原因不是我们不孝顺,而是她觉得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不自由。开始,我也想不通,但后来就想通了。我觉得孝敬父母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我们如何去做。在一起生活不见得就是真孝顺,父母单过也不能证明儿女不孝顺。我觉得满足父母的心愿,让他们过的舒心顺心,这就是儿女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事实证明,我爸妈自己出去单过后心情非常好。现在他们又住上了楼房心里就更满足了。咱们家的情况并不复杂。孩子们都孝顺,无论去哪里居住,只要二老满意,咱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面子不面子的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爸妈今后如何开心地生活。而对于二老来讲,孩子们都搬到城里去了,你们还要在农村居住。这恐怕不是二老的初衷吧。当然,在农村居住也没什么不好,最起码空气就比城里好。可是在医疗和居住条件方面确实比城里要差很多,这也是现实。我知道爸妈不去城里居住是不想拖累儿女。其实,你们这是多虑了。我们早就成家了,也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你们也到了享受晚年幸福的时候。既然大家都有孝顺父母之心,那二老也应该遂了我们的心愿。正像木梓所说的,有三种方案供爸妈来选择。这原本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咱们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我想强调的是,能否实现二老的心愿,实际上也是咱们的心愿。关键还在于木森和木林的思想态度。”
文翰说完,木林首先表态了,他说:“我同意姐和姐夫的观点。只要爸妈生活得舒心顺心,不论选择那里我都支持,我都开心。”木森看见弟弟想开了也放下了顾虑说道:“行,我也同意。只要爸妈过得开心,你们去哪我都愿意。”木梓说道:“爸妈,你俩儿子都表态了,文翰也表态了,那你们就自己选择吧。不过,在农村住就不要选了。这是我们姐弟三个人的共识。”木森和木林完全同意姐姐木梓的意见。
到此时,老两口也不好再固执了。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就互相谦让起来。这个说:“还是你选吧,这个家你说了算。我听你的。”那个说:“什么叫我说了算。现在你也有权力了。今天就把权力交给你,你选吧。”老两口轻松搞怪的神情让大家禁不住笑了起来。
此时,大家的笑声不仅代表了一种对狭隘观念的释怀,一种对兄弟姐妹情义理解的豁达,一种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祝福,更是对家庭和谐美满的一种褒奖。在儿女们愉快的笑声中,文翰的岳母最后说道:“行了,咱俩谁也别推让了。这个主我来做。我和你爸去你姐她们那里。”岳母的话音刚落,文翰第一个鼓掌,随后大家也都喜笑颜开地跟着鼓起掌来。至此,木梓、木森、木林她们姐弟心中最大的牵挂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经过商议,大家还是决定给父母买套房子住比较合适。因为母亲坚持要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买房,木林说道:“大哥现在正急需用钱,压力也很大。另外,爸妈去我姐他们那里居住,以后你们肯定要受累。所以,给爸妈买房子缺的钱就由我来负责吧。这个事儿你们都不要跟我争了。我这么做心里更觉得舒服一些。”木森说道:“那怎么成?我也是儿子,我也应该负责一部分。”木林说道:“哥,你就别和我争了。我了解你目前的情况。你和大嫂只要把木泽和卓茹供到大学毕业就算成功。等以后你们条件好了再孝敬爸妈也来得及。”
木林的真诚让木森夫妻俩十分感动。这不仅仅是木林对父母的孝心之举,更是真挚的手足情深。关于父母生活费的问题,木一凡十分坚决地说道:“土地和养老金的收入就够我们生活了。用不着你们再给我们拿钱。你们就是给我们也不要。”姐弟们最后商定,如果父母真正需要钱的时候,大家自愿填补。
木林和姐夫文翰把父母的房子定下来就回南京上班了。文翰和木森利用星期天请搬家公司将岳父岳母的家搬上了新楼房。从此两位老人过上了稳定幸福的城市生活。木森在私立学校工作一年后,终于办起了自己的补习班。由于他教学经验丰富,补习班的招生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从此家庭生活开销有了可靠保障,一双儿女的读书经费更不成问题。
第104章
文翰吃完了午饭回到办公室刚想休息一会。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他拿起手机一看显示的是北京的号码。心想:“这黎总编真不愧是总编,算这次一年都换3个手机号了。”他接通电话后便开起了玩笑:“黎总编,你又换新号了?”文翰听了一会,对方并没有应答。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弄错了马上歉意地说道:“啊,对不起。我是文翰,您是哪位?”对方仍在倾听还是没有应答。
文翰立刻警觉起来,他继续友好地问道:“喂,您是哪位?怎么不说话?”手机里终于传出了一个让他听起来有些耳熟但又十分亲切的声音:“我是竺茵。”文翰忽的一下站了起来,随即愣在了那里。他真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实。
自从张铮告诉他有关竺茵的消息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而且他也了解到了竺茵目前的生活状况。毕竟没有因为自己当初的“绝情”而影响了竺茵今天的幸福。所以,从那以后,在他的心里,对于竺茵曾经的那段情感早已释怀。他从不敢奢望自己去主动打扰竺茵现实的生活。只要竺茵能够幸福地生活,这就是文翰内心深处对他曾经有过的那个美好初恋的深深祝福。如今,他已把全部情感都给了自己心爱的老婆木梓了,他更应该主动忘却“那段情感”,因为他们彼此都已不再是当年的自己。
然而,事隔20多年后,竺茵竟然再次主动和他取得了联系。这倒是文翰没有想到的。虽然他们已经不复当年,但竺茵终究是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人。那种瞬间相通的激动和惊愕在一个情感成熟的男人心里是从来不会缺席的。
文翰的心脏开始猛烈地跳动起来。这种跳动不是因为他妄存什么非分之想,而是他终于有机会了却他心中20多年前的一个夙愿。
文翰暗暗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语调尽量保持平稳地说道:“竺茵,真的是你吗?你还好吗?”
文翰明显感到自己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极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他真的不能过多地表现出不应该表现的东西。他非常清楚,他和竺茵目前的关系,他必须这样做。这时,竺茵在电话里说道:“文翰,我是竺茵。我现在已经到了松滨市。我住的地方在望江宾馆5楼521房间。”竺茵说完轻轻地挂断了电话,手机里传出来“嘟嘟嘟”的声音。
文翰放下手机,默默地坐在了椅子上。他的内心好像投入一块巨石刹时激起了滔天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