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飘香(108)

文翰说到“分家”时突然哽咽了,眼泪在他的眼眶里直打转转。不知为何,一提到分家这个词,文翰就感觉特别地难受。从他自身来讲,父母从他这里出去自己过日子,理智上他已经想通了。但从情感上,他还是全心全意地为父母着想。尽管母亲有时不领情,但他还是有点接受不了。文翰此时复杂的心情可想而知。儿子的突然落泪,让文母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少许的感动,她似乎才意识到儿子十几年来的不易和对家庭的坚守。

文翰停了几秒钟继续说道:“虽然爸妈自己单过,但我们还是一家人。我们分过不分家。我们会全权负责爸妈的日常生活开销。包括以后爸妈生病的医药费用。以后我们过什么样的日子,爸妈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不仅是我的意思,更是你们的儿媳妇木梓的意思,我说到做到。”

文翰说完看了看身旁的木梓,木梓心领神会地说道:“这的确是我俩共同的想法。虽然爸妈有五个子女,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家庭因为父母的赡养问题、生活费问题打得不可开交。甚至断绝了手足之情,老死不相往来。文翰说过,在咱们家绝不允许也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否则就是对爸妈最大的伤害。我也非常赞同这种观点。无论出现什么情况,爸妈都别怕,因为有我们在。虽然咱们分开过日子,但分过不分家,分家不分心。爸妈的家不仅是我们的家,我们这里也是你们的家。咱们还是一家人。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爸妈以后过的日子肯定不会比咱们在一起的时候差。这一点,也请爸妈放心。”

木梓的一句“爸妈都别怕”让文翰的心里顿时暖意融融,妻子不愧是他这辈子最懂他的人。他转过头看着木梓,眼睛里充满了敬意和感动。

木梓表态完毕,文父终于扭过头看了文母一眼。他用一种理直气壮的眼神告诉文母:生活费的问题还用我来说吗?儿子儿媳妇早就给咱们安排好了。你呀,真是多此一举!

文翰又接着问道,不知爸妈还有什么要求?如果没有了咱们就按照刚才说的办。木梓说道:“咱们和哥哥姐姐他们谈这件事时,爸妈需要到场吗?我担心……”

文父马上接过木梓的话茬说道:“我知道木梓担心什么。这个你们不用怕,有你们给我们做后盾,我和你妈有什可怕的。不过,我倒想看看他们对这件事儿的态度和想法。还有,分开单过是我和你妈的意思,必须由我亲口告诉他们,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文翰和木梓点头表示赞同,还是老爸考虑周全。

文父文母过完生日的第二天,由文父提议召开了文家自五个子女结婚以来的第一次家庭会议。

全家人都到齐了,文父清了清嗓子,拿出了当年在生产队当队长时的派头说道:“今天把你们都召集到一块,我有件重要事情要宣布。我和你妈商量好了,我们准备和文翰他们分开单过。这件事我已经和他们谈完了,他们俩也同意。”文父的话的确让文桃、文芳、文学他们都大吃一惊。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互看了看,然后又把目光一起转向了文翰和木梓。

文父当然明白大家的意思,他接着说道:“我和你妈出去单过,是我们自己的意思。开始文翰和木梓是不同意的,后来经过我和你妈的坚持他们才同意。而且我还告诉你们,文翰和木梓对我们很好,很孝顺。在这之前,文翰还要给我们贷款买楼让我们去住,是不是?孩儿他妈。”文母只是点了点头但没有说话。

文桃有点不理解地问道:“既然在一起过得好好的,为啥还要出去单过,这不多余吗?”

文芳说道:“出去单过就单过吧,两代人在一起生活总会有互相不理解和看不惯的地方。出去单过也好,都省心。”很显然,文芳是支持父母出去单过的,并对父母出去单过的原因给予双方各打五十大板。

文华是五个子女当中最小的,她只是看着哥哥姐姐们,没有任何表态。

文学不愧是当干部的,看问题总能抓到实质。他在大姐、二姐发言之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我想,现在追究爸妈为什么要出去单过这不是主要问题。我认为,目前关键的问题是爸妈出去单过怎么生活?说得简单点就是爸妈今后的生活费怎么解决?”文学的一句话立刻让屋里变得鸦雀无声。

这时,文父说道:“既然文学说到我和你妈生活费的问题,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你们也知道,以前我做过豆腐养过猪,还开过养鸡场,结果都赔了钱。再加上文学和文翰上学读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那时因为穷,文学和文翰都没念大学。一直到文翰结婚的时候,咱们家还有外债。不过,让我和你妈感到高兴的是,我的两个儿子并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们都出息人了。文学当兵考上了军校,现在已经是连长了。文翰考上了记者,还当上了编辑部主任。三个闺女也都嫁对了人,三个姑爷对你们都很好。

现在,你们都成家立业了,我们也老了。我和你妈提出分家单过,文翰说他们负责我和你妈全部生活费,但我不能同意啊。因为你们也是我们的儿女。我们和文翰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亏待过我们,更没有让我们缺过零花钱,但也没有麻烦过你们,对吧?现在,我们自己单过,总不能让他们一家来管我们吧。这对他们不公平,因为你们也是我的儿女,你们也有份儿。

以前我还能做点买卖,现在我也干了不几年,而且你妈的身体也不怎么好,之前还得过几次大病。也到了需要你们尽孝的时候了。文翰让我们去住楼房,我和你妈没同意。我们觉得还是住在这里,平房不但有院子进出也方便。至于生活费,我算过,加上土地的收入,我和你妈还有一千多块钱的养老金。按照咱们老家的习俗,两个儿子承担多一点,所以,文学、文翰你们每家每年给我们三千块钱生活费,三个闺女,每家每年给我们500块钱生活费也就够了。至于以后,我们真的有什么毛病需要住院的话,那你们几个就商量着办。我说完了,看看你们还有什么意见?”

文父真不愧为当过队长的人,别看平时不怎么吱声,关键时候还真有两下子,说起话来句句在理儿,条条是道。文父说完之后,文翰和木梓首先表态:“我们同意爸的意见。”三个姑爷秦江、姚玉峰、何宝山也表示赞同。

然而令大家都没有想到是,文学突然说道:“我不同意爸的意见。”此言一出,大家感到惊讶的同时又都把目光投向了文学。三个姑爷你看着我,我看看你,他们在心里立刻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弟弟都同意了,你这个当哥哥的还有什么反对的?

文学也没理他们继续说道:“给爸妈拿生活费,我不反对,这是我们做儿女的责任。但是,刚才爸说按照老家的习俗,这个标准我反对。什么叫老家的习俗,现在早就提倡男女早平等了,不论儿子和女儿都是爸妈的子女。所以,我认为儿子和女儿的给二老的生活费标准应该一样都是三千。”

文学的话马上招致大姑爷秦江的反驳。他说道:“爸说得没错。在农村,父母靠得就是养儿防老。儿子就应该承担得多。你是儿子,你不能跟我们比。”二姑爷姚玉峰和老姑爷何宝山也随声附和着。

文学继续说道:“大姐夫,你说的不对。现在都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如果是女儿,根据你的逻辑,父母老了以后,女儿就可以不用管他们了呗。现在,我、我二姐、文华和文翰,我们都是一个女儿,那我们老了以后都得自生自灭呗?”

秦江也不甘示弱地说道:“你这是抬杠,爸妈现在不是有儿子吗?有儿子就得按照有儿子的习俗来办。”文学反问道:“你这是强词夺理,有儿子就按照有儿子的习俗,你怎么不按照男女平等的习俗呢?行,按照男女平等,我和你们女儿一样多,也500元,你看怎么样?”文学说完露出来非常生气的样子。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眼看着双方□□味渐浓。这时,文母突然放声大哭,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文母边哭边说道:“你们都不要说了,我谁都不用你们拿生活费,我们能活就活着,活不了的时候,我们就去死!呜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