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兄殷若,是我大姑妈的儿子。
说是大姑妈,其实她只是我爷爷的养女,本来是小时候领回来给大伯当童养媳的,可惜大伯幼年早夭,爷爷就把她收做干女儿,跟父亲小叔他们一起长大。
爷爷中年从乡下到了城里,带着父亲和小叔一起回城,两个儿子十分争气,考上大学,走上仕途,一路风声水气,光宗耀祖。可是姑妈却一直留在乡里,找了个开杂货店的男人,继续着起早贪黑却依旧拮据的日子。
大人们的事我不太懂,也从来不敢问。
在我的世界观里,我不太明白,同样是兄弟姐妹,为什么我们过着体面的日子,可姑妈一家却不能。
只是我习惯沉默,我知道多余的询问可能会引来父亲的微微责备,所以索性不问。
“蓓蓓,要不你去看看你哥什么时候回来。”姑妈对我说话,却小心翼翼地看着父亲。
“是的,是的,让孩子去瞧瞧。”父亲连忙点头。
我这才知道殷若每个假期都会到县里去做家教,攒够下个学期的学费,即使今天就要跟我和父亲一起进城,插班到著名的省重点中学七中,他还在给一个孩子补习化学。
我抬头,有点不知所措,这是我中学以后第一次回到县城,小时候的印象早就模糊,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可是我却不敢表现出丝毫的迟疑,连忙微笑应着:“好的。”
姑妈牵着我走出狭小的胡同,来到稍微宽阔的街道,她指着前方说:“街尾就是你姑父的杂货店,你去问一声就行了。”
我根本看不清楚姑妈到底指着何方,却还是懂事地点头:“好的。”
我走在七月骄阳如火的街头,发现皮肤又开始有些敏感,手臂开始泛红。微微蹙眉的时候,发现一辆单车从我身边骑过,却又突然停下。
车上的人回过头来,有些诧异的问:“阿安?”
作者有话要说:好久没发过长篇了。
呵呵,紧张。
第一章-2
那人确是殷若。
虽然长这么大,见面次数屈指可数,但殷若这样的男子,从来叫人印象深刻,不可能被轻易遗忘。只不过听到他的称呼,我在片刻间没回过神来。
我叫安蓓蓓,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的亲人长辈都叫我蓓蓓,我的同学朋友都叫我安安。从来没有人这样叫过我:阿安。
他叫我阿安。
我不排斥这样的称呼,并且庆幸他没有叫我小安,或者小蓓。
我对着阳光的方向,不自觉地眯眼,却看到他的笑容,比阳光更加温暖。
他真的是个笑容温暖的人呢,我这样想着。不知道为什么,脑海中立即浮现另一个人的身影。
说实话,他们是相似的,又或者,这个时代流行的帅哥,都是雷同的。
咱们追求的就是更高更帅更瘦,殷若便是这样,比江远更高一些,洗得泛白的衬衣比他的骨骼宽大一些,风把衬衣吹在他身上,竟有一些性感的味道,他的头发看起来是细而柔软的,甚至有点微微的棕褐色,靠近我的时候带来一阵薄荷的清香。
我脱口而出:“海飞丝!”
他又是一笑,点头:“上车,我带你走。”
这笑容让我意识到他跟江远是完全不同的,江远是清冷的,孤高的,狷狂的;而殷若是平和的,柔韧的,温暖的。
是因为环境吗?
如果殷若也有江远那样的家世,生长在和我们一样的环境,他会不会还这样性情平和?
“想什么呢?”殷若低头问我。
“没有。”我微笑摇头,他的车是老式的二八自行车,对我来说有点高,后座显然没有人常坐,已经布满了黄色的锈甲。我从Hello Kitty的包里拿出一张纸巾垫上,殷若有些局促,低头对我说:“不好意思。”
我知道他误会了我的意思,我想解释,迎面却遇到了他的两个同学。
“殷若!”那两个女生见了他,眼睛里闪烁光彩。“他们说你马上就要转学到城里了啊。”
“啊……是。”殷若回头去跟她们寒暄,语气还是那样温和。
“那……你还会不会回来看我们啊?”她们的眼光里满是失望,显然对眼前人是无比依恋的。
“当然会。”
“刘老师一定会特别难受。你走了,咱们这一级还有谁能考上好大学呀?”其中一个女生很认真地说,我想难受的人可不止是刘老师。
“别这么说。”
“以后广播站也少了你这个主力呢。”
……
女生很依依不舍地跟殷若聊着,仿佛是预感到她们的殷若马上便要跟她们分离,此刻若不多言,再见不知何日。
而我发现殷若虽然随和,但其实也是个寡言的人,对她们的任何问题都只是笑着,微微前倾,仿佛很认真地倾听,回答的话却只是三言两语,很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