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西去+番外(29)

作者:月七归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年代文 小门小户 主角:沈长琴,奶奶,沈现平 ┃ 配角:沈现年,吴月,以及沈家各叔婶和兄弟姐妹 ┃ 其它:年代文 余生很长,何处才是我的家。 立意:亲情无价,爱海无边。 点击展开

沈现年在刘家,好话说了一箩筐,也不见刘翠翠娘有个软话。

刘文静也在家,见了沈现年总归是不好意思,羞愧地倒了杯水,就一个人,去东屋门前坐着了。

她本就对朱大千没有感情,离也就离了。

其实,和沈绪文在一起后,她经常想着如果有一天,被他们发现,姐会不会恨自己?沈绪文会不会保护她?

这些,她都想过,可这些顾虑,远远没有沈绪文在她心里重要。

她和刘翠翠,是同一个被窝里长大的人,自然也知晓她姐的心事,刘翠翠和沈绪文成亲时,总共也没见过几次面,她对沈绪文并没有多大的感情,只不过,就是听从父母之命,知道他人长得不错,不丑陋,貌似,肚子里还有点文化,能过日子,也就罢了。

而刘文静,她是初次见到沈绪文,便一眼爱上他的人,只是命运错弄,在爹娘的安排下,嫁给了朱大千。

此事,她对姐姐有愧,她明白无脸再出家门,无脸面对刘翠翠,但她对沈绪文的感情,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即便她懂得沈绪文为了家,从此与她再无瓜葛,也没对他有过,丝毫的恨意。

刘翠翠爹平日里,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对于此事,一贯的在家生闷气,沈现年的登门,依着他是老大哥,也给了他面子,虽温言软语,但不是个当家的。

沈现年去时,他说了几句宽心话,便被刘翠翠娘厉声制止,躲到东屋不再出来,把这摊子留给了媳妇,被刘翠翠娘,把那事翻了个彻彻底底。

边说边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骂的沈绪文人都不是。

☆、大席

长河西去第26章

“他哥,我不是不给你面子,这事我是真气!我气怎么找了这么个王八蛋,弄得我家人没脸出门,我那闺女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主,她是缺心眼愣头青,要不然能办出这种事?这事儿,你也别跟我商量了,十八个人肯定去!一个也少不了,他沈绪文得担着,不担也得担!他就是在这给我跪下,也没用!”

错,的确在沈绪文身上,沈现年也无言反驳,只好无奈回去,将此事说给了长琴奶奶。

一进门,长琴奶奶迫不及待的问:“怎么样?”

沈现年摇摇头,走到屋正堂那把椅子上坐下来,从怀里掏出烟袋,开始挑拣烟丝。

见此,沈现平站在那叹了口气,低着头道:“那就上席吧,凑合着过去就好了,要是不上,她娘还不得到我这来疯了!也别管她几个婶子愿不愿意,就这样上吧。”

沈现年握着烟袋,沉思片刻,道:“这样吧,我觉得这事,跟她们几个姊妹商量商量,不管怎么样,起码让人家先知道。”

长琴奶奶:“哥说的对,我也是这样想的,明儿个我让绪言招呼他们几家过来,把这事说一说。”

沈现年点点头,“我和你嫂子吃不了多少粮,过了年打春就有菜了,明儿我拿点粮食过来,凑一凑。”

“别了,哥。”沈现平道。

长琴奶奶:“别拿了,家里粮食够,你和嫂子就两人,粮也不多,我们两口子多少有粮,再加上他们几个兄弟家,怎么着也比哥粮食多,怎么能要哥的粮食?嫂子身体不好,还得好好养着。”

“还有一件事儿,我一直在心里犯嘀咕,我看他们家既然是这个态度,非要满席,估计到满月来的时候,未必会带粮礼。”沈现年沉声道。

听到这儿,炕上的吴月忍不住插话,“要是不带粮礼,这事儿更不能办了!”

沈现平接道:“我觉得也是,我那混账儿子办了这么个事儿,他能带粮礼?肯定不带,就是借着满月席,大吃撒气的。”

长琴奶奶低着头,抬起手背,擦掉脸上流下来的那行老泪。

沈现年:“也别太心急,这事儿还远,离满月还有十来天的功夫,咱多带点东西去几次人,好好说说,我觉得能过去,我听她爹话里的意思,也不全怪绪文,自己的闺女也是个祸害。”

说到这,沈现年停了下来,即便家里没有外人,依然把声音压低了些,“我就是觉着吧,他们一家人,别是为了给老二出气,文静是他们亲生的,小升娘可不是。”

提到这儿,长琴奶奶和沈现平的心里,本就如落深渊透不过气,许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老大哥这么一说,老两口仿佛站在渊底,突然间,脚下一道裂缝,又掉入更深的黑渊。

小升娘的事儿,老一辈人都是知道的,毕竟她已成家,有了孩子,村子里的人不会缺德到在她面前故意提起此事,偶尔,也只是老辈们私下说说。

也只有那代人才记得,当年,他们两口刚成亲不久,从草堆里捡过一个女娃。

长琴奶奶和沈现平对视一眼,不知该说什么。

“亲家那边还说啥了?”沈现平问。

沈现年:“除了绪文那事也没啥了,我后天再过去一趟,他爹爱抽烟,我寻摸点好烟丝给他带过去,再商议商议。”

长琴奶奶:“那就麻烦哥了,要是需要什么,哥就尽管说。”

吴月:“麻烦啥呀,一家人,咱们不帮自个儿难道帮别人?这事儿,也不能全怪绪文,说的不好听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让你哥勤过去些,再说叨说叨。”

沈现平:“事儿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先走吧,琴啊,来,回家了。”说着站起来,招呼墙角边,正自己拿着小锤,摸索着玩的长琴。

长琴听到后,扔下手里的木锤,朝爷爷奶奶走。

吴月在炕上动弹不得,只能给话,“不坐会了?”

长琴奶奶也从凳上起身,拽拽棉衣下摆,回道:“不坐了,太晚了,嫂子好好躺着,我们就先回去了。”

“让你哥送送你们。”话刚说完,沈现年提起旁边放着的粮,快步走到就要出门的长琴奶奶面前,“等会,这个,你们拿着。”

长琴奶奶低头一看,是特意从家装的粮,让沈现年带给刘家的,本就有歉意,空手上门总不是那么回事,事没办成,刘翠翠爹娘不收,沈现年自然就又带回来了。

她摆摆手,把沈现年递来的粮又给推了回去,“不行,哥,这个你拿着吧,和嫂子还能当几顿饭。”

“这我哪能要,拿回去吧给孩子吃,从我病了之后,多亏你做了饭往这送,不然,靠你哥,我早就饿死了,你要是不拿着,再往这送饭,我可不要了啊。”除了沈现年,在炕上躺着的吴月也劝。

长琴奶奶:“我就不拿了,都是自己家人,谁吃不都一样?等以后我们缺吃了,哥给我们的我们再要,这点东西,哥就拿着吧,大冷天地一趟趟跑,全靠哥操心,哥要是不收,我还怎么好意思上门来找?”

沈现年依旧朝前递,“这不就见外了?帮忙还不是我一个当哥的应该做的?快拿着,还有孩子呢,拿回去给孩子吃,我和你嫂就两张嘴,不缺吃的,快拿着,万一上大席,得用粮。”

沈现平:“拿着吧。”

长琴奶奶把那袋粮提在了手里,拎着长琴凉冰冰的小手,在大爷爷的目送下,出了沈现年家门。

彼时,夜色已深,已入深夜。

月牙儿高高悬挂在如墨长空,静静地俯视大地子民,万家灯火,是否就是自己光亮的模样?

二老一小过了河,走上东西大道进了胡同。

村子里的人大多睡了,路上无灯火,四处静悄悄的,唯有脚下的步子,在这夜色下,发出清脆的响声,还有不知谁家的犬吠声,绕着胡同阵阵传来。

“咳、咳。”沈现平走在路上,咳嗽了几声,最近抽烟过多,老毛病了,明明是咳后的喘,长琴却仿佛从中听到了,对世事无奈的哀叹。

“明天,你去找下老二,把这件事说说吧。”长琴奶奶拎着长琴,低着头说道。

她一步步走着,目光虽垂在铺满夜色的路上,却有些失神。

沈现平简单一声应答,没有多话。

“奶奶,我明年要上学了吗?大奶奶说,我过了年,就该上学了。”沈长琴抬头看着奶奶问。

吴月躺在炕上,对长琴说这话时,长琴奶奶听到了,但当时,她只一心顾虑着满月席的事,并没有多想,更没有想到,长琴会把这件事情,拿出来再问一遍,“对呀,长琴过了年就7岁了,7岁就得上学了,要是不上学,将来就会和奶奶一样,斗大的字不识一个,长琴好好上学,等将来长大了,才有机会,去更远的地方。”

上一篇:下套 下一篇:无间之罪[刑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