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西去+番外(2)

作者:月七归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年代文 小门小户 主角:沈长琴,奶奶,沈现平 ┃ 配角:沈现年,吴月,以及沈家各叔婶和兄弟姐妹 ┃ 其它:年代文 余生很长,何处才是我的家。 立意:亲情无价,爱海无边。 点击展开

书名:长河西去

作者:月七归

文案

年代文,家庭剧,家长里短鸡飞狗跳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年代文 小门小户

搜索关键字:主角:沈长琴,奶奶,沈现平 ┃ 配角:沈现年,吴月,以及沈家各叔婶和兄弟姐妹 ┃ 其它:年代文

一句话简介:余生很长,何处才是我的家。

立意:亲情无价,爱海无边。

☆、1972年初秋

长河西去第一章

1972年,初秋某一日黄昏。

院子里的大公鸡朝天嚎一嗓子,打了个鸣,随即,迈着妖娆的步子,朝东墙角边的葡萄架下走去。

那儿有它的窝,此时,也到了该入窝的时辰了。今儿白天,天刚下过雨,地面湿湿的,一走一个爪印。

南墙边的老黄牛嚼着草,大尾巴懒洋洋甩着,驱赶周围的蝇虫。

一老妇人穿着斜襟灰色单褂,裹裤脚长裤,端着刚洗刷好的茶杯朝屋子里走去,茶杯虽是刷过,但上面还有着些许泛黄的茶迹。

头发简单挽在脑后,别了根旧木头簪子,衣裳破旧也满是皱褶,但从她的背影来看,竟透着一种大宅院里的温婉大气,虽已是1972年,她的装扮还保留着前几年。

屋子里的两人,在说着话:“…………这事儿,迟早得办,拖个几年也是这样,趁着孩子还小,早办早省心。”

交谈的两位,是沈家老大哥夫妇,沈现年和妻子吴月,两人均年近六十,作为沈家现字辈主心骨,沈家各种大事,皆由他来出面主持。

沈现平是沈现年的弟弟,他们兄弟俩都在北庄,家中还有一个姐也在同村,两个妹妹嫁到南庄了。

此时的堂屋里,沈现年坐在堂桌旁高椅,妻子坐在炕沿上。

“他小叔刚回来,我听见信儿,就让他小叔去把大哥大嫂叫来了,说是那头……不太想让长琴跟过去,毕竟孩子大了知道认人了,怕以后人家说闲话,这孩子以后再有生心,”说话的,是沈现平妻子。

别看她平时不爱多话,关键事上,也是个能顶事的人,倒是沈现平,耷拉着头坐在草编的蒲团上,一句话也不说。

她说着话,为哥嫂倒了两杯茶,端到沈现平面前,又端了一杯,走到炕沿边放在大嫂跟前,自己随后才在嫂子旁边坐了下来。

话说完,也正好落坐炕沿。

沈现年捏着个长烟杆,低着头吧嗒抽了两口,“人家顾及也是对的,长琴已经五岁了,什么人在她脑子里都有根了,真要过去了,叫不叫爹都是回事,这不是给她娘找堵吗?不要就不要吧,孩子咱自个儿养着,这孩子老实,从小就听话。”

“自个儿的孩子谁不想自个儿养活,你说要是留下了,还不知道他们几个兄弟,谁会留她?我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能带她几年?我就是想着,跟谁也不如跟她自己的娘。再说了,离的也不远,要是想了,回来看看就好。”她说着话,声音逐渐哽咽。

毕竟是自己的孙女,儿子没了留下她们母女三人,如今,眼看亲孙女也要留不住了。

沈现年媳妇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可人家不要啊,要是那两个孩子不生病,有吃有喝,谁会把自己家孩子往外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说来说去,都是个命。”

虽说不是自己亲孙女,沈家大嫂子也心疼的很,将心比心,更何况,长琴那是从小在眼皮子底下蹦跶,两个妹妹才刚一岁多,路都走不稳。

孩她爹过世,本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遗留的女娃那也是根,怎说不要就不要?可那两个女娃,身子好生病不说,能哭能闹,把长琴娘急的饭都吃不下。

从长琴爹死后,自己拉扯着三个孩子,整个人瘦的皮包骨,秋时,再把孩子交给长琴奶奶,去大队里赚个工分,攒一年也没多少钱,有点饭,也都留着给孩子吃了。

长琴还好,从小不怎么生病,这孩子也乖。

就是那两个一岁多的女娃,隔一段时日就病一场,不是这个吃药就是那个吃药,总之,家里那点钱,全给这两个孩子买药了。

西村的神婆说,八字太弱长大就好,可眼下光景,怎么等到长大?

家里没个男人操持,只好由沈现平出去做活寻摸点吃的,给她们娘仨带回来。

再就是,他那几个儿子,老二老三、和老五老六也能帮衬,可帮归帮,自个儿家都缺吃少粮,除了没成家的老六,其他都有孩子。

就那么几口饭,紧够自己家人吃,又能帮她们娘仨多少?

几个兄弟倒是没事,毕竟哥不在了,帮着也是应该,就是老五家和老三家媳妇有点闹意见。

长琴娘人不错,知这一家人都对她们娘仨出了不少力,但凡有点吃的,就是自个儿不吃,也会去送给他们。

两个小女娃还没断奶,这些日子,因为喝不出奶水肚子饿,不分白天黑夜的哭闹。

长琴娘因此大病一场,也没钱医治,几个兄弟合起来凑了些钱,给她治了病。

这担子,怕是顶不住了。

那天,村里李会兰上门当了回媒人,说是刘家让她过来的,东头刘胜全家就一个儿子,算是老来得子,明明到了婚假年纪,却没有哪家姑娘想入他刘家门。

刘胜全两口子,说起来,比沈现平还要大个两三岁,婚结的早,就是当年,怎么也怀不上身孕,要不是因为刘胜全怕老婆怕的要死要活,早就散了另找他人。

也寻摸着,不然就抱一个,可刘胜全不乐意,他是铁定了心,他的儿子一定要有他的骨血,不然就不生。

老天爷或许也是开了个玩笑,四十冒尖那年,果真就怀上了,生下一个大胖儿子,把他高兴的几天合不上嘴,这辈子,都没这么高兴过。

可眼看这同龄左右的孩子,各各成了婚,刘胜全两口开始着急了,他们生下的儿子长相也不赖,不傻不楞,怎么就是没人上门说亲?

老两口悄悄找人探了点口风,得知了,原来,儿媳妇入门是嫌弃他们两口年龄太大,看看周围此话也对,旁人的婆婆大都年轻,就他们两口,看起来像孙子十来岁的人。

这样一来,刘胜全家儿子的婚事,就耽搁下了。

这事儿啊,起初,是村里人无意提起,长琴娘一个人带仨孩太累了,这娘仨饭都吃不上。

后来,有人就说,长琴娘还不如趁孩子小再找一个,自己不累,孩子也享福,你看看那仨孩子,都折腾成什么样了。

说的人或许无心,顺口一提,有心人便记下了,全村就这么个光棍。

这话,更是进了刘胜全老两口耳中,长琴娘长得也不错,虽然已经嫁了沈家,但年轻,孩子还小,若她真愿意改嫁到刘家,刘胜全也是愿意的。便特意去找了村里能说会道的李会兰,托她走一趟沈家。

李会兰先找了沈家老二媳妇田秀娥,让她在家婆和长琴娘面前露露口风,得了反应之后,隔两天才登了沈家门。

长琴奶奶还好,沈现平那脾气比牛还倔,不喝酒没事,一喝酒啥话都说,李会兰就是去也得避着他。

不过这次,老头子倒是一直不说话,一问就拍拍屁股走人,他虽然什么也没说,但长琴奶奶心里倍儿清,每次看似是躲出去,可回来,眼眶就红红的。

长琴娘听了后,当时便回绝了,她的心思家婆怎会不知?大儿去世不到两年,她怎会同意?

可想想那两个路都走不稳的娃,想想他们娘仨处处靠几个兄弟帮衬,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甚是艰难,这位头上有着些许白丝的老人犹豫了。

她的犹豫不止因为这些。

五儿沈绪文因常帮着长琴娘,导致五儿媳妇刘翠翠在家摔碗发了疯,说他大晚上的跑去嫂子家,骂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其实,绪文只是过去给她们娘仨送你了些口粮,站在门口多聊了几句而已。

被嘴快的人看到,理就不是这则理了。

那天,刘翠翠过来,正好长琴娘也在这,便拐弯抹角的提起这事,话说的不太好听。

过了两天,长琴娘就红着眼到了家婆房里,说了声:“娘,要不俺嫁过去吧。”

老人没忍住当场哭了。

“嫁过去对孩子也好,不用跟着俺受苦了,娘放心,娘永远是俺娘,永远是孩子奶奶。”

老人坐在那一把鼻涕一把泪,不住地点头,此事,就是这般定下的。

上一篇:下套 下一篇:无间之罪[刑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