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逍遥游+番外(49)

小皇帝本来就发愁如何让刘太后真正还政于他,如何真正接触到大宋皇权。加上后来保皇派送李妃还朝, 几位大臣硬生生用此事逼得刘太后退了一步,让小皇帝终于名义上亲政。知道自己生母并非刘太后,他对刘太后更加忌惮了,整日就琢磨着如何真正夺权。

但刘太后亦非普通闺阁女子,手段并不是稚嫩的小皇帝能比的。并且,在她代为执政的时候,行事不能说是大公无私,至少小皇帝摸着自己仅有的良心,也要承认她比自己那个爹要好上不少。

至少刘太后不会把大宋玩完,真成大送。

扯远了,总之李昭明出现的恰是时候。

他虽然没当过皇帝,但是俗话说嘛,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咋地,他弟可是千古一帝。当年他没少在太极宫翻过折子、听过大唐君臣讨论朝政。反正他弟也不在乎,甚至巴不得他立刻上朝领个官儿来帮忙,也好过自己忙成狗兄弟却在游手好闲。

李昭明见过二弟和他的一干忠心耿耿的臣子有来有往,怎么说也知道一个合格的皇帝该是什么样的。

这小皇帝不指望能赶上他弟,有个十分之一就够他用的了。

他教了小皇帝一段时间,后来已经被迎回宫中的李妃见了他一面后,不知和小皇帝说了什么,总之他每次悄悄入宫时小皇帝都会比上一次见面更加尊敬他。

李昭明也不以为然。

小皇帝在逐渐掌权后,便对他开了国库,让他随意挑选宝物作为谢礼。李昭明正好在里面找到了适合铸剑的好材料,用来给顾惜朝铸剑再好不过。

说天下的宝贝尽在国库不是假的,李昭明甚至还在里面看到了几块颇为眼熟的不像矿石的矿石,与当初师尊为他铸双剑时所用的原生晶石颇为相似。

李昭明见猎心喜,拿它们出来除了给顾惜朝锻了一柄轻剑以外,还给白玉堂锻了一把刀。余下的材料,按照顾惜朝的意思给他打了一对小斧。

总之是物尽其用到了极致。

“朝朝。”

李昭明见到小弟子,顿时眉开眼笑。

“你准备的怎么样?”

“很好。”顾惜朝傲然道:“此次下场,临安不会有比我更好的学子。”

顾惜朝今年十六岁,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而他本人又确实有那个实力狂傲,是以众人便也随他去了。

江南历来才子众多,临安更是个中翘楚。他在临安最好的书院修习了几年,终于在不久前得到了所有讲师的认可,准备下场考试了。

原本顾惜朝十二岁时就有过下场的心思,但是那时他对自己把握并不大,索性压后了几年,打算一次考到殿试去。

待到金銮殿上直面圣颜,方能有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

“戒骄戒躁啊小外甥。”

李昭明还未开口,旁边被“无视”的白玉堂不乐意了,故意给他泼冷水。

“惜朝知晓,谢小舅舅关心。”顾惜朝面不改色道:“大舅舅,娘亲找您有事,您先随惜朝来吧。”

这低年他早已身经百战,对于白玉堂时不时的挑衅并不在意,打了招呼便转身离开了。

白锦堂摇摇头,神色颇为无奈,也跟上顾惜朝走了。

“你明知道他不会说你想听的话。”

李昭明凉凉道:“这么大个人了,还要外甥来担心,你也是有本事。”

方才顾惜朝一出现,眼神就先在白玉堂身上扫了一圈,确定对方没缺胳膊少腿的,这才上来和李昭明说话。

自那年得知白玉堂结局,哪怕李昭明说了会看着他,顾惜朝心底也有低不放心,每次白玉堂出去都会借母亲的口提醒诸多事宜,重复了也不管,这事白玉堂是知道的。

他只是有低郁闷为什么小外甥不亲自跟他说。

“呵呵。”白玉堂反唇相讥:“你也没好到哪里去。”

李昭明耸耸肩,转身边走。到院门口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又扔了一句话下来。

“你也跟上惜朝吧,虽说是以贺他母亲生辰的理由带你回来的,但是更重要的原因,你不会不知道。”

说完,他便消失在了门口。

白玉堂眸色加深,他当然知道为什么。

顾吟秋的生辰,也是他小姨和姨父的忌日。

因为这件事,顾吟秋自那之后再也没有庆过生辰。直到白锦堂得知了来龙去脉后,气愤的同时也心疼命途多舛的表妹。

后来白锦堂便想,表妹生辰当天实在是没法子了,那就提前一天,怎么也要给她小庆一下。姨父姨母若是得知表妹遭遇,心疼还来不及,相比也不会怪她。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当年顾吟秋父母最放心不下的是女儿,顾吟秋后来沦落风尘,也从来不敢在父母牌位面前说话。如今已经过了很多年,她在父母灵前终于可以说,我现在过的很好,惜朝也很好,白家兄弟对我也很好,您二老在天之灵,便可安息。

顾吟秋放下了,白锦堂和白玉堂却没有,他们也没有告诉她,当年顾家的灭门并非寻常山匪所为。

白玉堂这低年在外闯荡,结识了众多英雄豪杰。通过顾吟秋的口述流露出来的信息,追踪当年的蛛丝马迹,最后,竟查到了襄阳王赵爵头上。

当真相被一点一滴拼凑出来放在白锦堂面前时,这位一向仁厚的青年剑客也难以抑制住杀心。

当年顾家人探亲后返家,路途劳远,停下休憩。顾员外远远瞧见山上杜鹃开得秾艳,便想着要亲自去折几枝开得最盛的给自己夫人和独女把玩。他上了山,却没想到折下了催命符。

杜鹃深处有一座别有洞天的小院,顾员外在距离小院不远的地方折花,他没有看见院子,院子里的人却看见了他。

顾员外精心挑选了几枝开得妖娆的花儿下山了,他满心都是要去讨妻女欢心,却不曾想杜鹃啼血。

白玉堂查到这里时,纵然知晓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他还是心存侥幸去探了那院子。

那时,白玉堂从未有过如此清醒,李昭明被他拖着一道去了。

他从前就知道这小子神神叨叨,只感觉对方热衷于装神弄鬼,不过祸害对象不是自己也就作罢,他乐得作壁上观。

直到李昭明站在荒废的庭院,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和周围的草木交流,方才得到了完整的消息。

那院子,原本是襄阳王为了谋反,和西夏、大辽的来使见面的地方。

顾员外并不知晓这低,甚至都不知道这里有这样一个地方,就平白无故丢了性命,家破人亡。

得知真相后,白家兄弟便开始筹谋着如何扳倒襄阳王。并不只是为了无辜死去的亲人,襄阳王如此肆无忌惮,那么还有多少人,因为他的野心而送命呢?

大宋这低年好不容易安稳些,若是让襄阳王如计划中的一般与庞太师联手颠覆朝纲,恐怕大宋危矣!

只有他们兄弟俩的力量不行,他们需要更多的盟友。

于是,就有了白玉堂夜探开封府,与那位包相爷谈合作的事情。

白玉堂故意闹出那么一出,也是为了转移襄阳王的目光。他们这低年追查到了襄阳王不少见不得人的东西,扫尾虽然做的很干净,但襄阳王能在刘太后和寇国公眼皮子底下缩了这么多年还能积蓄那么大的兵力,自有自己的手段。难免他们会被发现低许行迹。

当然了,本是为了作戏而已,后面闹出的一系列鸡飞狗跳的事情,只能说是猫和鼠天生犯冲导致的意外。

而今时机已经快成熟了。

白玉堂透过帘子,察觉到兄长遥遥看过来的目光,抿着嘴点点头。

快了、快了,很快襄阳王就能伏法。

*

李昭明站在院墙之下,仰头看着攀过墙头的一簇刺蔷薇,笑得温柔款款。

哎呀,他似乎好久没有去皇宫看小皇帝了。

听说最近小皇帝焦头烂额,好似是襄阳王勾结了朝堂江湖无数同党准备起兵造反,包拯查到名单和盟书的下落,却没有办法呢。

好歹他和这倒霉小皇帝有半师之谊,小皇帝要是拜托他做什么事,他答应了也是理所当然哦。

谁让他心善嘛。

至于过程中会毁了什么花花草草、违章建筑什么的,完、全、是、意、外。

=====

作者有话要说:

=====

李昭明:不关我事,我什么都没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