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逍遥游+番外(127)

二郎真君惊得顿时站起,心绪颇为不平。

不能怪他数千年来稳定的情绪在此时险些维持不住, 自七百年前东海异变, 他再也没见过那位年纪最小的同门师弟。

天庭不是没有派出神官找寻, 可无一个查到原因。唯一能确定的是中坛元帅并未陨落, 玉帝手中能拿的出手的武神不多, 哪吒算是一个, 加上各种因素,中坛元帅的位置直到现在仍是空着的。

天庭虽近乎于放弃了找寻,杨戬却不会, 那些昔年封神之战时并肩作战的同门也不会。

杨戬的道场在灌江口,当年便是听调不听宣,不必上天庭点卯。和被繁重的职务文书困在天庭、三山五岳的同门不同,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找。

当年哪吒失踪的消息传来时,因着东海这个地方太过敏感,他几乎是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那场说不清对错的纠纷。

可天庭的神官来来去去,他也亲至东海搜寻,并未得到半点有用的信息。

七百年了,上穷迢迢碧落、下至幽冥黄泉,四海八荒杨戬都寻了个遍,仍未找到哪吒的一丝踪迹。

其实杨戬明白,哪吒失踪这件事情,乾元金光洞的太乙师叔未必不知道。

或者说,他们本就是从太乙师叔的动静中得出,哪吒定然性命无忧。

以太乙师叔那爱徒如命的性子,若是哪吒出了什么事,上天入地也会把凶手揪出来挫骨扬灰。

可杨戬不愿意等。

他的师弟看起来乖张桀骜,叛逆无比,是三界之中永远被敬畏远离的那一个。可杨戬眼里,那只是他师弟。

他从他还是灵珠子时就与对方相识,灵珠子转世后,他尚在玉泉山潜心修炼,等到那场与四海龙王的纠纷传到他耳中时,已是尘埃落定。

隔世之后再见灵珠子,对方已经从当年玉虚宫那个乖巧可爱的小童,变成了神色淡漠性情冷厉的哪吒。

杨戬花了好多心思,才让对方重新接纳他,将之划在自己的圈内。

这个待遇,连金吒和木吒当年都没有,更不要说那李靖了。

杨戬几乎是以养儿子的心态在照顾师弟,孰料好不容易养好的师弟失踪了,要他怎么忍?

哪吒如果不是出了事,那便是他有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可他一个人去做的,大多数时候都不是什么小事。

给师弟善了那么多次后,杨戬对此还是颇有心得的。

他要找到哪吒,是怕这小孩一声不吭去做了能让他气死的大事,何况这次还疑似与东海有关。

“这事...说来很是复杂。”

在杨戬心中斟酌的时候,李昭明几杯酒下去,神色淡然至极。

事实上,在对方因心绪不定而放松了警惕之时,李昭明抬眸看了他一眼。

泛着朦胧水色的琥珀眸子里,隐现青色莲华。莲华明灭间,宛若天地间最初的生机涌现,又很快便被蔓延上来的金光遮掩住了。

在李昭明眼中,数根金色的细线从天地各处而来,一端连在杨戬身上,一端绵长不知延伸到何处。

出身古蜀国,母亲云华仙子嫁与凡人帝王,而后玉帝发现亲妹思凡,建木断,古蜀灭,带着亲妹开始逃亡;拜入阐教玉鼎真人门下,亲妹送入娲皇宫。而后待封神之战,立下不世之功,就此封神登天,又因与玉帝有旧怨而下天宫。

这是李昭明曾听过一耳的杨戬身世,他没有兴趣去看一遍。他想要看的,是七百年前,这里的云楼宫三太子,发生了何事。

那根联系着七百年前往事的金色丝线在瞬息之间映入他眸中,李昭明看到了满池莲花。

霞光渺渺的九重天,云楼宫中扎着冲天鬏的小娃娃,在莲池前抛着红绣球玩耍。

他倒是神色平和,把绣球儿真当球来踢,绣球八瓣上的红络子随着他的动作上下翻飞。

可身边的几个仙侍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战战兢兢地在不远处,眼珠子盯着那红绣球,生怕三太子一个不小心把那绣球儿抛飞了。

这红绣是哪吒三太子随身的一件法宝,随着三太子征战妖魔而声名赫赫。绣球抛出,山崩海裂,内有三太子降服的无数妖魔鬼怪,可随时召为己用。

若这红绣球不慎脱手,恐怕这仙宫又该翻修了。

正在仙侍们两股战战躲在不远处时,身后传来仙童的声音,原是清源妙道真君杨戬到了。

仙侍们如释重负,连连告退,将这里留给了这对同门师兄弟。

杨戬在后头瞧了玩绣球的小娃娃几眼,信步而上顺手捞起了红绣球。

“你再玩下去,恐怕那些仙侍得好几天睡不着觉了。”

“他们不是天天睡不好?”

小娃娃转过头,露出一张唇红齿白的脸。

他实在是生得好看,分明是张幼童的脸,偏生五官艳烈,英气非凡。

小童道:“别管他们,二哥,你难得上天庭,来陪我玩儿。”

杨戬无奈地摇摇头,将手中的红绣球抛给了他。

一大一小两个天庭地位崇高的神将,竟在这里你一来我一往的玩起来了抛绣球。

若非那绣球抛出时带起的波动强劲至极,恐怕与凡间幼儿的玩耍无甚区别。

也不知过了多久,云楼宫上的云霞已然变换了色彩。玩累了的小娃娃仰面躺在莲池边,沉默地望着似乎触手可及的烟霞。那威力无穷的法宝红绣球就那么被扔在一边,孤零零地一小团滚动着。

“怎么了?”

杨戬学着他的动作一并躺下来,温声道:“玉帝那老头敢给你气受了?还是李天王又教训你了?”

“若是这般,何不下来二哥这里住上一段日子,管教玉帝不敢再气你。”玉帝不偷偷作妖,哪吒从来避着李靖走,李靖也没理由撒气。

“不是。”

哪吒朝杨戬那边靠了靠,手指悄悄捏住了对方一片衣角,这才道:“二哥,你以前,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吗?”

“我么?曾经有吧。”

杨戬笑了笑,曾经他想过打上天宫,质问玉帝为何容不下他的父母,为何灭了他的国家。

可到后来,他也只是开天一斧打碎了南天门,最后还是被师父保下的,更不必说现在还成了天庭名义上的神将。

他心中仍有怨,对天宫的命令从来都是爱理不理,也没人管得了他。

谁让哪怕封神之战已经充实了天庭,他与哪吒仍然是天庭手中最强的神将呢?玉帝有求于他们,便不会在意他们的态度。

只是这厮实在是小气至极。

哪吒也不问为何是曾经,他墨色眸子里空荡荡的,不知目光望向了哪里。

有一句话,或许杨戬当时都没注意道,但李昭明听到了。

哪吒说,对不起。

李昭明眼中如水的金芒只没上来一瞬间,很快便退下去了。似漫不经心的一眼,他已然知晓了自己能在对方身上得到的所有相关消息。

虽说有些对不住二郎真君,但有更方便快捷且好用的法子,为何不用呢?

李昭明深深看了一眼杨戬,对方似乎还在考虑要如何开口,便道:“真君也知晓三千世界,天外有天。我非此界中人,来此界只为游历。”

“家中有一兄长,名唤哪吒,昔日曾名灵珠子。”

少年这般说着,发带上的莲花绣纹分外明亮。映在杨戬眼中,便是一个确切的凭证。

有谁的声音从天际来,在杨戬耳中絮絮私语。那些声音多而杂乱,是他幼时在蜀地故国之时曾听过的天音。

那时它们一言一语说着玉帝要来啦,你还不快跑,而彼时的杨戬并未放在心上。于是最后,古国离散,唯有他与妹妹逃出生天。

后来杨戬在玉泉山修行,曾就这宛如自问自答的私语问过玉鼎真人。那时他的师父只是复杂地看了他一眼,告知那是世界的眷顾。

杨戬那时却认为,若真眷顾与他,何至家破人亡,故国离散?

而今他又听到了——

这个少年身上的气息好干净呀。

天外来的小郎君令我们好生欢喜,他的气息好熟悉,好温暖,好像很久以前也曾感受过。

你跟着他,你跟着他,你会得到你想要的。

......

如此这般,令杨二郎心中万分迟疑。

“真君既然不言,那便作罢。”李昭明见他神色变幻不定,忽而起身道:“在下本便是为大圣而来,如今得了消息,便不打扰真君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