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之留学生回国之后+番外(27)

作者:安洁莉特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八十年代留学生回国以后 立意:科教兴国 标签: 时代奇缘 搜索关键字:主角:李敏贤 ┃ 配角:很多 ┃ 其它:爽文,无重生,无金手指,时代奇缘,八十年代出国热 1988那年,因为留学热,我拿着全家凑的钱去了M国,成为了留学生的一员。1996那年,我提着箱子回到了祖国。我想,也许我也可以拥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时代。点击展开

箱子里大部分都是些实惠的卤味,还有些孩子喜欢吃的薯片小蛋糕啥的。

杨嫂子从里面找出了三条纱巾,颜色都个顶个的漂亮,每条丝巾上还绣着不同的小花。杨嫂子一边照着镜子比量一边问王团长:“老王,你说哪条好看。”

这些花色在王团长眼里都是一个样,他可分不出来哪条好看哪条不好看,此时的他正沉浸在卤味的美味之中,他随手指了一条道:“这条吧,这条适合你。”

杨嫂子笑道:“我也觉得这条适合我,剩下两条颜色都太年轻了,适合丽媛和小芳。”

得,还歪打正着了。

“你还别说,敏贤寄来的辣卤味还真够味。”

难得听见丈夫夸东西好吃,看来是真好吃,好吃的东西肯定不愁销量,杨嫂子替敏贤高兴。

她指了指地上被分成几份的东西对王团长说道:“你可别光顾着吃,等会儿,别忘给丽媛,程芳,小高他们送过去。对了,也得给向阳他那几个战友送点,你一并给小高,让小高去分就行。”

王团长道:“成,吃完就给你去送。”

。。。。。。。。。。。。。。。。。。。。。。。。

这边,经过两天一夜的颠簸,敏贤他们到家了。

敏贤她爸爸开着车带着全家来接站,这待遇刚刚地,敏贤老感动了。

但是感动归感动,敏贤发现一个问题,一辆小汽车五个位置,六个人根本不够坐,尤其是他哥哥腿还打了石膏,蜷不得。

所以,敏贤只得和她妈妈还有奶奶打车回家。

男同志们负责把李向阳运送回家。

这时候的出租车很少,不好打,等敏贤她们回家的时候,男同志们都到家好一会儿了。

一直到敏贤她们到家后好一阵,李向阳依旧是懵懵的状态。

不过想想也是,一个18岁之前都是谁睡沙发的人,突然有了一间屋,肯定是有种莫名其妙中奖了的感觉。

敏贤拍拍她哥哥的肩膀,表示理解。

好久没看见儿子了,敏贤的妈妈做了一大桌子的菜。

两天一夜的火车生活,除了刚开始有钱嫂子的饺子和杨嫂子的鸡蛋充饥,后半程全吃的火车餐车的盒饭。说实话,餐车的盒饭只能让人活着,不能带给人美味的满足感。

所以敏贤一着家就直奔餐厅,开始大吃特吃。

可惜还没吃两口,电话铃就响了。

敏贤离着电话最近,所以她只能依依不舍地放下饭碗跑了过去。

“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电话那头传来邓厂长的声音。

“敏贤,是敏贤不。”

“对,我是。”

“敏贤,天上掉馅饼了,人民日报转载了咱们厂的相关报道,昨晚央视也在新闻里点名表扬了咱们厂,咱们厂现在出名了!

你都不知道,这两个礼拜,咱们厂的订单已经爆满了,现在生产线根本不够用。”

新闻?报纸?这些天敏贤忙着照顾李向阳根本就没有关注新闻和报纸,但这不妨碍她知道,第一食品厂的机会已经来了,需要趁热打铁。

由于邓厂长抱怨厂时间联系不上敏贤,第二天敏贤就去商场买了一个诺基亚2100,小巧可爱不说上面还有一个小耳朵,是接受信号的天线头。在这个BB机横行的时代里,有一个手机是一件多么牛逼的事情就不多说了。

卖完手机后,敏贤就直奔第一制品厂,经过了解现在厂子全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才勉强能够应付所有订单,所以敏贤和邓厂长商量之后又去引进了五条全自动生产线。

另一边,销售方面,销售员们在跑业务的时候总是把人民日报转载第一食品厂的那期报纸带着,让大大小小的老板们都看一看,第一食品厂不仅仅产品有质量,厂子也受国家重视,所以订单源源不断。销售员们敢闯敢拼,很多省很多城市都被第一食品厂的食品所攻占。

最让他们自豪的是,第一食品厂的食品味道好,价格实惠,市场反响高回头客也多。

就在厂子更上一层楼的时候,敏贤对邓厂长说,“是时候让全国的人民都知道我们第一食品厂了。”

邓厂长跟不上敏贤的思路:“啥?”

“我们去央视做广告吧。”

邓厂长对市台的广告费心有余悸,道:“央视肯定很贵,要不然我们看看别的台?”

敏贤道:“地方台有局限性,别的地方收不到,中央台不一样,中央台在全国范围内覆盖面广。”

“可是咱钱不一定够。”

“没关系,我们可以用商誉还有脚底下这片地皮贷款。”

“这能行么?”邓厂长问道,他还记得当初走投无路的时候,去银行贷款,连人家领导的面都没见上就被拒绝了。

敏贤笑道:“以前没人给你放贷是因为第一食品厂的信誉不高,但是现在不一样,上次省里的领导来视察的时候可是留了电话让咱们有困难找他们的,咱们厂也算在省里挂了名的。万事俱备,东风已来,我们得抓住机会。”

邓厂长犹豫了片刻,道:“成吧,就按照你说的来,我也去京市顺便看看我儿子。”

原来邓厂长的儿子特别争气地考进了京市的一所大学,现在大四正在实习,所以暑假没有回来,敏贤没有见过他。

于是,敏贤和邓厂长决定去京市出差了。

敏贤奶奶不乐意,这娃刚回来就又要出去。

敏贤笑着对奶奶说,等她回来带她去露营去吃肯德基,敏贤奶奶才勉强同意。

敏贤的哥哥听说敏贤要去京市,特意通过老高找了他哥哥帮忙,老高家在北京有些根基,他哥哥是财政局的干部,认识的人比较多。他哥哥听说了敏贤的事情也愿意帮忙和电视台的人牵头。

本来敏贤还想找找王雨记者,看看他有没有资源呢,这下得来全不费工夫。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给我加油打气,真的是超级超级超级感动。

手里还有一些存稿,陆续会发的。

我周四那天晚上又申请签约了,焦急等待结果中。。。。。

第26章

老高的哥哥人很随和,身上根本没有什么干部的架子,来接站的时候,手里接地气地举了一个纸牌子,上面写着敏贤的名字。

这让敏贤很快就找到了他,自我介绍后他还主动帮敏贤提行李。

可能有高建军这层关系在,他还热情地让敏贤叫他高哥就行。

三人走出车站,坐上了一辆小红旗,标准的领导配车。

高哥为人很内敛,但不代表着他不健谈,虽然第一次见面但也没有让气氛尴尬。

敏贤不仅一次感叹,这就是做领导的人,有魅力,知识丰富,说起话来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路过一些地标性建筑的时候,高哥还会给敏贤和邓厂长介绍一番。

遇见有名的小吃店的时候,高哥也会联系京市的风土人情讲解一番。

在路过一条十字路口时,因为要等红绿灯所以车子暂时停了下来,车的左手边有一座几十层的高的在建高楼,看样子马上就要完工,敏贤感叹道:“京市发展就是快,一路上到处都在搞建设。”

高哥瞅了一眼,道:“这是座烂尾楼,停工有两年了。”

敏贤惊讶道:“这么好的位置,也能有烂尾楼?”

现在敏贤他们可是位于京市的中心位置,这楼要是建成了,不难看出会有很多收益。

片刻之后红灯亮了,高哥一边启动汽车一边解释道:“因为信贷资金收缩,很多工程后续资金跟不上,所以就停工了,停工两年以上就成了烂尾楼。”

信贷政策很有可能跟国家政策相关联,敏贤好奇地问道:“是最近国家的土地政策有变化么?

“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还是持积极态度,最近,国土资源部还准备拍卖出让一部分京市未开发的土地,已经发出公告了。”

敏贤问道:“拍卖什么时候开始?”

都已经发出公告了,拍卖时间并不是什么秘密,高哥直接回答道:“大概11月份的时候开始。”

看见敏贤感兴趣,关于土地相关政策高哥又延伸了很多,敏贤默默地都记了下来。

没多大一会儿,高哥就把敏贤和邓厂长送到了酒店,这里离央台非常近,站在屋子里可以望见电视台大楼。

高哥道:“你们先休息一会儿,晚上我再给你们接风洗尘。”

上一篇:背离[FIRST] 下一篇:深情予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