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之留学生回国之后+番外(18)
敏贤伸手指比了一个六。
邓厂长一惊,“才600块钱,这么便宜?商场都卖1200的。”
“可不是呗,这货和商场买的一模一样,保修啥的都有。所以我让周青直接从厂里批发了50台,咱们再搞个活动。”
一听到搞活动,邓厂长就来劲,赶紧问道,“啥活动,快说说。”
“第一食品厂建厂43周年庆。”
“。。。。。。。。。。。”
过了好一会儿,周厂长才忍不住道,“咱厂建厂在冬天。”
“43年前的事儿谁还记得清,不过是找个理由搞活动而已。现在端午节已经过了,中秋节还有些远。周年庆这个理由再好不过了。”
“那具体该咋办。”
“咱们可以用公交车再做个广告,告诉大家我们第一食品厂周年庆,购买第一食品厂的东西满50元,可以1000元换购DVD机。”
这注意妙呀,既卖了食品又卖了DVD机,两头赚。
于是公交车上的广告又变了。变成了,“第一食品厂43周年庆,为答谢新老顾客,来厂购物满50元,可以1000元换购先锋牌DVD机。”
厂址和电话也写的清清楚楚。
这前几天促销的热度还没过去,现在又搞活动?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同样是锋牌DVD机,商场不打折卖1200元,在第一食品厂只要1000元就能得到,虽然得买50块钱东西,但是那是实打实的东西呀,可不吃亏。
于是呀,这广告一打出去,这厂里的电话就被打爆了,还有很多人来厂里咨询。
这一天还没过,50台DVD机就被卖了出去。
邓厂长有些不可置信,“这么简单就卖出去了?”
小刘说道,“舅舅你可落伍了,你不知道现在DVD机有多火,大街小巷都是DVD租借的铺子。”
邓厂长这一想,可不是落伍了呗,看来得多跟跟潮流,能赚到钱。
后面来的人听说DVD机卖没了,都不乐意了。说好的活动,咋一天不到就没了。
后来小刘出面告诉大家,DVD机可以预定,预定好后,过几天可以来取,现货是已经没了。
有些人指着展示用的DVD机道,“这不还有一台嘛。”
小刘说道,“这是厂里展示用的DVD,用过了,可不能买给大家,咱厂肯定是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大家。”
众人一听,顿时觉得第一食品厂的人负责。
之后几天陆陆续续又有人来定DVD,活动截止的时候,已经被定了2000多台。
正好周青还在黄海市,就给帮忙联系了。
厂家那边很快就发来了货,因为是大客户,还派了一个人过来帮忙安装。厂里用小面包给购买的人家送了货,如果有需要还帮忙安装。
这波操作,第一食品厂又赚了人眼球,又赚了口碑。
而且周青在黄海市做的活动也效果不错。免费试吃非常新颖,让大家即品尝了第一食品厂的食品的味道,也让第一食品厂进入了黄海市居民的视野。
等周青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两个礼拜之后。
作为第一食品厂的功臣,敏贤还特地开车去火车站接了他们。
请他们吃了饭,发了红包。
他们看见领导这么重视他们,再多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了。
第18章
好不容易空闲下来,敏贤妈亲自下厨,宴请了当初来帮忙搬家的人。敏贤如她所说的那样,开车去筒子楼请了于奶奶和于天。
于奶奶一个月没见到敏贤奶奶了,见面亲的呀,不行不行的了。
“老姐姐,这么长时间没见了,你还好不。”,于奶奶问道。
敏贤奶奶回道,“好,好,怎么不好,吃的好,睡的好,玩的好。走,我领你去看看,敏贤给我买的躺椅,晒太阳可舒服了。”
说罢就拉着于奶奶去院子里去了。
于天挽起袖子想帮敏贤妈妈做饭,敏贤妈妈哪能让客人帮忙,让于天去沙发坐着和敏贤爷爷唠嗑。
于天话不多,是个很好的听众,听敏贤爷爷讲着以前的事情听的津津有味。敏贤没听个一百遍也有个八十遍了,都能倒背如流了,赶紧逃离了这里。
陆陆续续,邓厂长,小刘,丁鹏,张阿姨等人都来了,手里都提着东西,没有空手来的。
张阿姨以来就进了厨房帮敏贤妈妈的忙,张阿姨和敏贤妈妈熟,敏贤妈妈也没拒绝。
哦,对了,敏贤还邀请了这次立功的周青和技术骨干刘老头。
敏贤给大家洗了水果,倒了饮料。
周青和刘老头第一次来,看着这大房子眼睛都直了。
羡慕是真羡慕。
敏贤妈向来利落,众人坐了一小会儿,就能开饭了。
“开饭了,开饭了,咱边吃边唠,要不菜就凉了。”
众人一看桌上的菜,就知道是费了心思的。
红烧鱼,糖醋里脊,软炸肉,四喜丸子汤,爆炒海螺,鱿鱼韭菜,猪肉蛋卷,辣子鸡丁,火爆大头菜,老醋三样,凉拌土豆丝,排骨炖土豆豆角,油焖大虾,地三鲜。
主食是米饭。喝的方面有些不同,男的喝的是啤酒,女的喝的是饮料。
每份菜料足,量还很大。
最然十几个人做在一张桌子上有点挤,但是大家就喜欢这热乎劲。
前半场大家猛夹菜吃。后半场大家开始唠嗑。
周青夸奖敏贤妈妈道,“沈姐,真的很会做菜,这菜可真好吃。”
敏贤妈妈用公用筷子给她夹菜,道,“好吃你就多吃点。”
周青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道,“现在已经吃撑了。”
众人都乐了。
这山南地北的侃呀,讲着讲着还讲到了敏贤小时候
敏贤奶奶道,“敏贤她爷爷从小就跟她说,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她爷爷就是靠着读书才走出大山的。敏贤听她爷爷的,从小就刻苦学习,每天都坚持看书,连大年三十也不间断,有的时候我觉得这么点小孩就该漫山遍野的跑着玩,所以就不让她看书。你们猜敏贤她怎么说?”
“怎么说?”众人来了兴致。
“她说,她要好好学习,以后赚大钱,给奶奶爷爷买套大房子住。给爸爸买一块手表,给妈妈买好看的衣服,给哥哥娶个媳妇。”
敏贤奶奶问她为什么要买这些,敏贤说因为她听见奶奶说过想有个大花园。她听见她爸爸说想要一块手表但是妈妈不让买,要攒钱给哥哥娶媳妇。她还听见她妈妈抱怨说衣服洗破了,她爸爸让她妈妈再买一件,但敏贤妈妈没舍得买反倒是给敏贤买了一双小皮鞋。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好好学习的目的也是这么简单。
原本以为是童言童语,现在这一想,敏贤还真是做到了。
她给家里买了一套大房子,从美国回来给她爸爸带了一块手表,经常带着她妈妈去商场买衣服。
邓厂长听敏贤奶奶这么一讲,感叹道,“敏贤真是个了不起的人。”
“很多人都跟我说,女孩子那么多读书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嫁人,但是我们家敏贤拿着全额奖学金被M国排名第一的学校录取了,不比别的男孩子差。走的时候咱家没钱,就给敏贤拿了一个学期的生活费,还是东拼西凑的,之后这孩子再也没问家里要过钱。”
大家都感叹道,“你家敏贤不容易。”
“我就在想呀,我们家老李年轻的时候选工程师,每次都把机会让给别人,最后退的时候工资就那么点,要是争一争,咱家也能富裕点。咱吃不好穿不好没关系,别苦了孩子呀。”
敏贤爷爷以前是机械厂的工程师,评选工程师不仅工龄限制还有名额限制,我爷爷本来就是技术骨干技术没得说,次次候选者中都有他,但他每次都把机会让给了别人,结果导致他退休的时候级别比别人低,待遇也比别人低。
敏贤爷爷道,“这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说这干嘛。”
在坐的隐隐感觉到,敏贤爷爷敏贤奶奶有股子读书人的味道,没想到敏贤爷爷以前还是工程师,领队开发过不少东西。
听见这些故事,也感叹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私奉献。
邓厂长给老爷子满上酒。
“老爷子,我敬你一杯。”
敏贤爷爷虽然不甚酒力,但还是和邓厂长走了一杯。
后来又讲到了敏贤妈妈这个好媳妇,讲到了敏贤爸爸接班的故事。
敏贤爷爷说,“我年轻的时候跟孩子他妈服从国家调配,去过个好些个地方,那时候敏贤他爸爸就跟着我们这呆两年,那呆两年的,上学也是这边上上那边上上的,那时候教育的地域差很是严重,导致了敏贤他爸厌学。敏贤他爸初升高的时候,单位安排我出了一个差,结果回来,就发现敏贤爸接了他妈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