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开(3)
陆雪华不做任何解释,她不想解释,反正她从没有为这个孩子付出过。事情已经这样了,老太太只好告诉璐璐:“你是奶奶捡来的,所以才叫璐璐,这么多年你没有妈妈,跟奶奶在一起不是好好的。”
璐璐很失落,她才十岁,除了伤心她还能做什么?她偶尔也想知道:亲身父母是什么样?为什么抛弃她?
璐璐从小跟着奶奶没受过苦,奶奶宠她胜过江珊,这让璐璐一直活得很开心,性格也很开朗。就算现在想法多了,可是一想到有奶奶在,璐璐的心就平静而温暖,况且自己比二蛋幸福的多。有二蛋作陪衬璐璐觉得好过多了。
老太太的退休工资养活璐璐还是没问题的,老太太说了,只要她活着一天,就不会让璐璐受罪,二蛋听到这话就想:璐璐和他不一样是因为:璐璐有老太太,而他谁都没有。
搬进城里的第二年,老太太就癌症晚期了,在最后的日子里,老太太一直忙着给璐璐找一个新家,一个让老太太放心的家。
那天晚上,就剩下老太太和璐璐了,老太太悲戚地对璐璐说:“璐,奶奶现在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你的亲身父母……”才一句话,璐璐就开始哭起来了。十一岁的璐璐预感到奶奶就要永远的离开她了,她伤心、恐惧,没有奶奶她怎么办?
老太太犹豫了一会,还是决定要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她对璐璐的将来很担忧。“你听奶奶说,你大姨家已经有二蛋了,他们负担重,养不起你,所以奶奶会给你找个新家,以后到了新家,要听话、勤快,这样大人才能喜欢你。”
璐璐一边呜呜地哭着一边摇头:“奶奶你别把我送人,我害怕,你不要我了?我咋办呀……”那哭声,那乞求把老太太的心撕碎了。她再也说不下去了,她抱着璐璐,用老泪纵横的脸贴着璐璐的脸只是哭。
那一夜老太太最终还是没有把想说的话说完,十一岁还不是能承受这些的年龄。
老太太如愿以偿,领养璐璐的家庭还强行给了老太太两万元,老太太拿着两万元钱一手拉着璐璐,一手拉着三叔:这两万元是给璐璐的,等她将来上大学,或者出嫁时给她。璐璐一直在哭,小声的。璐璐明白奶奶在和她永别,这一段时间来,她一直在悲伤、恐惧中恍恍惚惚的过着。
老太太走了,璐璐抱着死去的奶奶的头哭得撕心裂肺,还有比这种抛弃更彻底吗?二蛋本来并不难过,看到璐璐这样,眼眶还是没有盛得下泪水。
作者有话要说:被泪水沾湿的过去,渐渐远去;熬过的日子,总会在心灵深处烙上印记
第2章 必经的历程
海洋已经二十二岁了,大学毕业在B市找好工作。
海洋曾经有个妹妹,比海洋小五岁,叫海云。海云六岁那年,田哲函到南疆做调研,两个孩子也带去了。海云和海洋在一片杏树林里,吃了洒过农药的杏子,可能是海云吃的多,也或许她小,抵抗力差。等直升飞机送两个孩子到省医院时,海云已经不省人事了。
失去女儿,郭景平神经衰弱到无法上班。休息了几年,辞职做起来建材生意。
海洋很自责,也变得很沉闷。妹妹的离开在他心里留下了解不开的疙瘩。
郭景平看到新闻上报道:一个就快离开人世的老太太求派出所民警给她捡来的孙女报户口,也希望找到条件好的家庭,来领养这个孩子。从电视上看到璐璐胖乎乎的小脸,郭景平就想到了海云,真的很像。
田哲函不同意□□,快五十岁的他刚调到组织部,工作繁忙;爱人郭景平整天忙活她的生意,俩人都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养孩子哪有那么容易呀,田哲函更不想勾起对死去女儿的怀念。
郭景平很郑重地对田哲函和海洋说:不管你们同不同意,我都要收养这孩子。
郭景平坚定的立场,谁又能反对得了呢?
海洋赞同妈妈的想法。上大学的四年里,妈妈几乎天天给远在北京的海洋打电话,每个假期都一定会和海洋见面。
海洋觉得妈妈不仅仅是因为爱、思念、担心还有寂寞。自己工作后,可能会更忙的,见一次并不那么容易。收养个孩子,妈妈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就算把那孩子当成海云又有什么不好呢,精神有了寄托,兴许对妈妈来说是件好事。海洋也能放心工作了。
田哲函最终默许,仅仅说了句:你们看着办,带回来可是要负责任的。
田哲函一家三口去接的璐璐。除了一书包的书本,就是塑料袋里的几件衣服。
璐璐惶恐不安,这三个人璐璐一共见过三次:一次在奶奶家,一次在派出所,一次在医院。虽然奶奶已经让她叫过这三人爸爸、妈妈、哥哥了,三次还不能将陌生变成熟悉。
璐璐被带到了即将属于她的小房间:床比奶奶和她睡的那张床稍小一点;一张白色的课桌,小书柜上已经摆了不少书。卡通的窗帘折叠在窗户的一边;床上的毛毛熊傻乎乎的坐着。
璐璐对这一切是没有感受的,她表现出的就是畏惧,没有安全感。
“喜不喜欢?”郭景平轻柔地问。
璐璐点头:“嗯,喜欢。”因为胆怯所以违心。
第一次被亲生父母遗弃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第二次被陆雪华遗弃,身边有亲爱的奶奶,她不担心;现在被遗弃到这里,她不由自主地恐惧。
璐璐被郭景平稀罕地摆弄着洗脸,换新衣服,收拾妥当。郭景平打量着璐璐,璐璐也瞪着一双圆溜溜的杏眼,时不时地的看一眼郭景平,然后在迅速将视线移到别处。
郭景平看着怯怯的璐璐,心疼也担心:11岁的孩子了,能不能和他们真正成为一家。
陌生是必然的,感情需要培养,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海洋说的。
璐璐的头发真够倔强的,一点也不顺服,还有点自来卷的意思。郭景平在这头发上花了好一阵功夫,也没整好。
“你怎么不留长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海洋问璐璐。
“奶奶生病了,自己梳不好。”璐璐细声慢语地说。
郭景平说:“也是的,到十二月才满十二周岁,海洋你十二岁时还是妈妈给洗澡呢。”
海洋不明白妈妈补充这句啥意思,也许没话找话,不尴尬?
泽成来了,仔细打量着璐璐,然后悄悄对海洋说:“这么小的妹妹,我怎么觉得我们更像叔叔。”海洋让他闭上嘴。
海洋和泽成带着璐璐去理发店,理发师经过这俩人的指挥,把璐璐的头发修成了他们认为很好的样子。那么短,完全不是璐璐想要的样子。
被这些陌生人折腾来,折腾去。璐璐想哭,却又不能哭。奶奶说过要坚强,要讨人喜欢。
璐璐觉得住到别人家里,会不会以后什么都得听他们的安排呀。
海洋和泽成都说:短发更可爱,更漂亮。那是他们的眼光,也确实因为璐璐一头乱发不好收拾。不过确实漂亮,利落。
璐璐什么也不敢说。如果自己能做主,就不会又从陆璐变成现在的田海璐了。
海洋和璐璐相处了没几日,说的话不超过百句,就回北京了。
泽成虽然还不到开学时间,但是也一同回北京了,他和同学约好:开学前去北戴河旅游的。
泽成是海洋小姨的儿子,比海洋小2岁,从小一起长大。现在是B市财经学院上大学二年级。
泽成说如果没有海洋作比较,他是到不了B市上大学的。泽成并不想把海洋当榜样,可是父母不同意呀,比是比不过的,但是海洋带来的压力还是起了大作用,压力就是动力,动力变成能力,泽成说:如果当时自己严肃的对待那压力,说不定自己也是北大,清华了。
泽成曾经说:“海洋,如果不是看在你是我哥的份上,我绝对不会和你玩的,整天被你压着的感觉很压抑的。”
海洋回北京了,璐璐心里暗暗高兴。没有海洋,璐璐觉得自在了许多。海洋不和她说话,她觉得这个哥哥好像不喜欢她;和她说话,她又紧张不知说什么。
九月份开学时,璐璐已经能把爸爸、妈妈叫顺口了。已经认识了更多的亲戚。
开学璐璐更了名。六年级的许多同学都知道璐璐的情况,因为上过电视。小学生还不懂得尊重他人的隐私。甚至有同学直接问璐璐新家的情况。璐璐不想说。有时沉默,有时会毫不客气的说:管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