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二女二灵魂互换了怎么破+番外(42)

作者:荞纷纷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灵魂转换 异能 甜文 爽文 关键字:主角:文苒,蔺惟峥 蔺惟峥和文苒有颜有钱,活得却像是烂俗偶像剧里的标准炮灰男女二,专注于拆散男女主但屡战屡败的那种,某天,他们互换了灵魂……于是大家发现,对男主死缠烂打爱而不得的“女二”强硬了起来对女主温柔体贴深情款款的“男二”冷淡了起来……文苒:你看不出来那个小白莲只是拿你当备胎吗?!真是没药救的直男!蔺惟峥:你看不出来那个臭男人只是拿你作消遣吗?!真是蠢到家的女人!文苒: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不管你怎么想,反正你不许喜欢她了!点击展开

文苒又给无念道长打电话,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暂时放下。

两人去到公司,蔺惟峥和千树的负责人通了视频。

其实这种事情,远不到需要蔺惟峥亲自过问的地步,负责人得知大老板十分关切,还有些紧张,于是更加谨慎详细地说了情况。

“舆论爆发后,我们立刻跟进,发现的确有一批人在操纵舆论,那篇文章看起来是在无差别地抨击所有偶像剧作品,没有具体的指向,他们却想让舆论集中在我们的电视剧上。”

蔺惟峥:“是谁?”

负责人:“是同档期竞品《乱世清歌》的出品方。”

怀疑被证实,文苒一下说不出是什么心情。

下一秒她注意到蔺惟峥飞快看了她一眼。

文苒一瞬想起昨天听到的那个消息,小声确认:“是顾锴的公司,对不对?”

蔺惟峥轻轻点头。

果然……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乱世清歌》的收视整体看仍然胜过《奇妙的星期天》,无非在网络热度层面输上一点,这也值得他如此费心打压?

蔺惟峥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负责人:“目前还不能确认,不过我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乱世清歌》和水仙台签的购剧协议很苛刻,要求他们一直保持收视率第一,但我们的收视率和《乱世清歌》的咬得很死,而且据说乱世清歌的收视率……动了不少手脚。”

蔺惟峥明白了,切断视频,和有些茫然的文苒解释起来。

文苒对这些内幕了解的确不多,听了惊讶道:“还有这种办法……”

然后表情又变得古怪:“我们电视剧的收视率……难道也有水分吗?”

“你要说水分,那肯定是有的,”见文苒瞪大眼睛,蔺惟峥轻笑解释,“但不是你想的那种,《星期天》卖给兰花台的时候没有被寄予太高的收视期望,所以我们之前签订的协议也不苛刻,这次临时提档,兰花台没对收视作要求,有现在的成绩是意外之喜。”

“但水分依旧存在,买卖收视率这种产业一旦成形,所有受他们操控的样本户都成了水分,每个电视台的收视率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水分,这种我们无法避免,不过现在新一轮的收视评价系统改革已经开始,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蔺惟峥还有会议,说完就离开了,文苒稍稍安下心,便又去看网上舆论走向。

“早就对这些爱来爱去的偶像剧腻味了,支持林教授!”

“《星期天》这种套路剧情还有人喜欢,怕不是小学生吧?”

“《星期天》男女主角爱得也太莫名其妙了,觉得很假。”

“《乱世清歌》明明收视这么好,网络热度却打不过这部烂偶,果然还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少了,谁都来上网了。”

“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像《乱世清歌》这样的作品,满满的家国情怀和正能量!”

“像《星期天》这种原作就是俗套言情的翻拍剧,你们还指望它拍出什么深意来?看名字就避雷了吧?”

“之前还有营销号说原作者随流光的其他小说也要翻拍,要是真拍出来了才是影视市场的灾难呢!”

……

果然,战火延绵到现在,连她这个原作者都中了无数流箭,不过知道背后有水军操控后,文苒看这些也不怎么觉得生气,而且网友们也不是吃素的,有不少人对这些评论高高在上的态度不满,言辞坚定地反驳了回去。

“偶像剧就一定是廉价的小情小爱吗?林教授也为免太刻板了吧?”

“甚至怀疑他有没有看过《星期天》,这部剧里的单元剧都挺动人的,上个单元是帮助一个被家暴的女人走出阴霾,这个单元是为一位垂暮的老人解开多年的心结与自己和解,我和我妈都哭过好几回,怎么就廉价了?”

“原作也好看啊X的想骂人,这都是来黑的水军吧?”

“现在有些人动不动摆前辈的谱,自己不喜欢的接受不了的就是不好的,发现时代变了适应不来了就骂骂咧咧,反正他没错,一切都是世界的错。”

“观众这么没判断力的吗?看个电视剧、玩个游戏就要被影响吗?什么逻辑?”

“我就看个甜甜的偶像剧,我知道它不真实,不真实就没意义吗?能让人从残酷的现实中挣脱出来喘口气是多大的意义啊!”

……

接近正午的时候,千树的公关反击正式开始。

一位获奖无数德高望重大导发了篇长文——“题材无高低,情义皆无价,真心诚意才能成就好作品。”

“难得看见影视题材问题引起这么大的讨论,正好有空,我也凑个热闹,谈谈看法。按照你们年轻人的规矩,我先说个利益相关:导演,演员,主要作品《XX》、《XXXX》……第一部获奖影片就是以爱情为主题的《乐游园》,惭愧,我不但是此片导演,还是男主演,虽然长得不太‘偶像’。哦,还有一个,我是《奇妙的星期天》的一名普通观众。”

“这部剧我是陪太太一起看的,说实话,我觉得还不错,无论是演员、打光布景服化、故事逻辑、剧情节奏……都看得出来剧组是用心了。我虽然已经过了对年轻人的恋爱故事感兴趣的年纪,但依然能被其中的一些细节引起共鸣——毕竟也是和太太一起年轻过的人,而剧中的单元剧,也设置得十分精巧动人,饱含温暖善意,以及对某些社会议题的探讨,在我看来,这部偶像剧一样充满了正能量,充满了社会责任与担当。”

“我想,现在的‘偶像剧’和从前我们叫的‘爱情片’应该是同一种意思,都是以爱情故事为主题的影视作品。看到这部剧和其他的偶像剧突然被这么诟病,我回想起当年拍摄《乐游园》的时候,那个年代,文艺作品多是歌颂爱国情怀、勇气忠诚、信念担当,而我却拍了两个普通男女的爱情故事,算是个另类,以至于,当年电影节组委会授予我最佳影片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可当年的组委会给的评语是这么说的——影片以细腻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动荡背景下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皆平凡,然而平凡人的爱情不平凡,它向我们展示了爱情的美好、纯粹与动人,以小爱咏大爱,带给我们最真切的感动,也让我们永远不要失去追逐爱的勇气。”

“我很感激组委会对我的肯定,这也让我坚定了信念。我一向觉得,文艺作品最可贵之处,不在于立意深刻,不在于技艺精巧,而在于能引起受众的共鸣。爱情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忠义也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这样的共鸣是私人的、难以捉摸的、无法共通的,我想这场争论如此激烈的根本缘由也在这里。”

“有的人能被偶像剧激起共鸣,有的人则不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喜好无高低,应当相互尊重,对于文艺作品而言,题材也不分高下,情是义,义也是情,说到底,我们讴歌与批判的都是人类身上独特的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情感,没有什么不一样。”

“时代发展,社会变迁,观众的喜好也发生变化,大家喜欢温馨浪漫的偶像剧也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变化的,但内核依然是在描绘动人的爱情。诚然,如今的爱情故事,也不乏粗制滥造、背景悬浮、传递价值消极的例子,但这不该是爱情题材这个的错误,而是拍出这些作品的剧组的错误,我不建议大家以偏概全。”

“当然,我觉得林用教授也未必是在否定这个题材,林用教授在学术上素来有自由创新精神,相信也能够贯彻在欣赏其他文学作品上,或许只是深受劣质作品的毒害,一时激动,措辞存在不严谨的地方,带来了误会。对于劣质作品给观众带来不良影响的担忧也情有可原,只是这些不良影响未必只存在于偶像剧这一题材中,任何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念都有可能出现偏差,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业人员时刻警醒注意且认真把控的。”

“《奇妙的星期天》究竟如何,大家可以从它的拍摄技术、故事情节、演员表现、价值传递是否偏颇等等多方面自由评价,这样的讨论是有益于市场进步的,倒不必过多纠结于题材,毕竟,题材无法成就好作品,真心才能成就好作品。”

……

这篇长文一出,实实在在地扭转了舆论局面,这位大导在全国观众心中颇有声望,他获奖无数,且难得又受市场喜爱,观众们喜欢他的作品,也欣赏他的才华与人格,同样的话从别人口中说出来不过尔尔,从他口中说出来就格外具有说服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