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未曾亏欠我/感性经济人假设+番外(18)

唯独这次,面对一个坦诚得近乎无畏的姑娘,他慌了阵脚。

这天是京港难得的阴天,浮云遮住刺眼的烈阳,台风过境带来丝丝凉风,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夏至未至的假象。

季向晚握紧手掌,似乎是用尽所有智慧和力气,看着苏晚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出——

我一点都不喜欢你。

听到这个回答,苏晚终于不再追问。不让眼泪落下,维护着自己最后的自尊。

然后决然地,转头就走。

季向晚目送着她远去,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季向晚回到办公室,看到苏晚送过来的饭,还是那个熟悉的饭盒,打开一看却觉得跟以往的有些不一样。没有了周阿姨的加持,这是苏晚第一次一个人下厨,她用心去做了,却怎么都做不出周阿姨的那个味道,也摆不出那个样子。

明明周阿姨能把胡萝卜切成花,她一切却只能是形状各异的不规则立体图形;明明周阿姨能把所有味道调的那么好,她一调不是太淡就是太咸;明明周阿姨能把做饭这件事做得那么轻松又自如,还能顺带着教她,一到她这里,不是手忙脚乱,就是脚忙手乱。她还记得,望着那一片狼藉的厨房时,内心的绝望。

她真的是鼓足了勇气才把这餐饭送到了季向晚手上。她本来就觉得自己做的不好,有点受伤,本来以为季向晚会给她一些安慰和鼓励,结果,没想到季向晚给她的却是当头棒喝。

季向晚看着凌乱的摆盘,不自知地笑了,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她慌张失措的样子。

虾仁西蓝花炒的太咸,胡萝卜丝炒土豆丝成了胡萝卜块儿炒土豆块儿,番茄炖牛肉也没炖烂,米饭上用海苔摆的卡通图案也有些狰狞。

季向晚却拿起筷子,一口一口细细品尝,像是在品尝美味佳肴。

一粒米都不剩、一口菜都不留地吃完了。

或许,他那时还不知道,苏晚早已不知不觉闯入他的世界,成为他再难割舍的美味,成为他再难戒掉的佳肴。

不过,别着急,时间会指引着他,走向他真正的向往,给出最完美的答案。

第21章 等你回来

周六,宋沐风起了个大早,亲手做了一些早餐。陶醉上次带过来的餐盒还没拿走,正好这次可以还给她,顺便让她也尝尝自己的手艺。

准备完之后,他就开车去接李若安。李若安坐上车之后,明显地感觉到她这个老弟今天有点兴奋,车里放的是特别欢快的曲子,他还时不时地跟着哼唱一番。

李若安看着他这个样子,明知故问,“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宋沐风从小就和表姐一起长大,两个人的关系自然好得无话不说,于是他随意地回答道,“这不好不容易放个假出来放松放松,你不是也很久没有休假了吗?”

李若安看着他,知道他高兴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出来玩,而是因为这次出来玩的人有陶醉。可惜,现在的陶醉正在飞行三个小时才能到达的城市,进行着节目的彩排工作。而这一切,宋沐风现在还不知情。宋沐风和陶醉没有说过郊游的事情,宋沐风不说是因为想给陶醉一个惊喜,而陶醉没说则是因为她本来不知道宋沐风会去,最后自己失约更没有必要再说了。

李若安纠结着要不要把陶醉不能来的消息告诉宋沐风,想了想还是觉得算了,等到宋沐风亲口提到陶醉,她再告诉他,顺便也可以确认一下自己的判断到底是不是正确。

宋沐风和李若安从朝阳区出发,苏晚和韩净辰从海淀区出发,两队人马约好在目的地见。

到了目的地,下了车,宋沐风满怀欣喜地提好餐盒下车,却没看到陶醉的身影,只有苏晚和韩净辰。

他顾不上跟韩净辰打招呼,直接走到苏晚面前问她,“陶醉没来吗?”

苏晚看到宋沐风,说惊讶也惊讶,但仔细一想又合理,毕竟他是李若安的表弟。

“她去长沙录制节目去了。”

“什么时候走的?”

“昨天晚上啊,下班就直接去机场了。”

宋沐风这才明白,为什么昨天早上陶醉要一大早提着一大堆东西来他家了。

“那她什么时候回来?”

“明天下午的飞机。陶醉估计是不知道你要来,所以没和你说吧。”

宋沐风提着餐盒,站在原地,突然有点不知所措,准备许久的惊喜就这样突然没有了可以送出去的人,说失落肯定是有的。

李若安看他这个样子,跟他解释说,“这件事不怪陶醉,我没告诉他你要来,而且她早就告诉我她来不了了,是我故意不告诉你。”

宋沐风不解,“为什么?”

李若安笑着看他,“怕你知道了就不来了呗!”

苏晚和韩净辰站在旁边,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意味深长地看着宋沐风,看他会如何接招。

宋沐风倒是不介意让朋友们知道他喜欢陶醉这件事,更何况陶醉最好的朋友苏晚还在场。但是他觉得,没有明确陶醉的心意,把这份喜欢这样昭告天下对陶醉来说不公平。

“姐,你别忘了我还是个摄影师,欣赏绝佳景色的机会我怎么会错过。给你们带的早饭,我去车里取相机。”宋沐风把餐盒递给李若安,然后转身就去拿相机了。

过了一会儿,李若安同科室的三个人也赶到了,就这样一行人开启了这次的郊游之旅。

盛夏的京郊,山川翠绿,草木葱茏,溪水潺潺,鸟语花香,没有熙攘的人群,没有燥热的天气,没有繁重的负担,只有与大自然最为贴近的放松心绪。宋沐风拿起相机,拍下一幕幕值得留念的风景。

翻看着相机里的图片,宋沐风忽然好想把这一切分享给她。

打开微信,点开陶醉的头像,很想把图片发给她,又担心影响她节目的录制。

思来想去,还是只给她发了个消息刚知道你去录节目了,相信自己,不要紧张。

本来还想发一句等你回来,想了想还是删了。

与满眼青翠、悠然闲适的京郊相对立的,是人来人往、忙中有序的节目录制现场。

陶醉正坐在后台,等待着上场,看到宋沐风的微信,一下子笑开了。陶醉是见过世面的姑娘,比这个节目大得多的国际舞台她都站上过,业界大咖也见过不少,但这次她还是有点紧张,紧张的点在于以前参加的活动不是交流就是采访,而这次是她第一次上综艺节目。在这个节点,宋沐风的微信给了她一股安心的力量。

“嗯,放心吧。”

陶醉把消息发送给宋沐风,把手机递给工作人员,然后就拿着话筒上场了。

头发梳成随意的马尾,穿着一身宝蓝色衬衫连衣裙,腰带挽成一个精美的蝴蝶结,裙摆及膝,露出纤细嫩白的小腿,再配上一双银色的一字带高跟鞋。化妆师为她轻描了一个淡妆,整个人看起来气质绰约,优雅大方。

她笑着走到舞台中间,像彩排的时候那样开始做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陶醉,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很开心今天可以来到天天向上的舞台。”

眉目含笑,音色婉转,名校加身,气质超绝,陶醉话音刚落,台下就传来阵阵赞叹声,连主持人也不由得感慨,造物主真是不公平的。陶醉谦虚地摆手,说过奖了。

陶醉是当记者的人,因此嘴皮子功夫相当了得,对于主持人抛过来的问题也是对答如流,妙语连珠,现场气氛一直很好。

直到最后,主持人问了有关于尼泊尔事件的问题,问她当时的心理活动。陶醉也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这件事情在她心里已经成为过去时,哪怕留下的惊险与恐惧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消于无形,但她至少已经有勇气坦然面对。

主持人小心翼翼地问她:“现在再回想,会觉得后怕吗?”

陶醉想了想,认真地点了点头,主持人看她这个样子,没忍心继续追问下去。陶醉看到大家都沉默着,拿起话筒说,“但是我觉得,能体会到后怕也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最终脱离了险境,也意味着我们还有感知情绪的能力。”

“我知道,现在要毕业了,你也成为了一个记者,那经历过那件事情之后会对你的职业选择产生什么影响吗?比如说会不会有点想放弃这个职业。”

“不会!”陶醉斩钉截铁地回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