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蔡赟]羽上云端(25)
这天队里晚上不训练,乔妈乔爸留海风在家吃饭,海风不好意思,不能白吃人家的饭,于是提出自己也做两个菜,算是给乔妈乔爸接风。
乔云一听,眉眼一抬,特别稀罕地说:“你还会做饭呢?”
海风挠挠头,有点难为情:“我爸爸是厨师,小时候在旁边看着,会做一点。”
“你怎么这么厉害呢!”乔云感叹,大宝贝,真是个大宝贝。
“也没啥,只能做点家常菜。”海风被他弄得怪不好意思。
“我们小乔连煮饭都不会呢,”乔妈在旁边揶揄:“这么大个人也没有你懂事。”
乔云撅撅嘴,和妈妈撒娇耍赖起来,说她偏心。
“你别黏我,海风做菜,你还不给他打个下手?人家是客人,不好没规矩的。”乔妈边抹灰边说。
乔云听话,转身和海风就在厨房忙开了。别说,海风做菜真有大厨风范,跟电视里专业厨师似的,利落地就把一桌子菜都做好了。乔云闻着肉汤的缕缕香气,口水都要流下来,海风先拿小碗盛了几勺,尝尝咸淡,一个没注意,乔云的脑袋就凑过来,也要偷吃,海风被他磨得没办法,只好由着他把自己手里的小碗拿过去,只见乔云嘬了一口,没完没了地叫着好喝,海风被他搞得笑出来,心想都说乔云比自己大三岁,这个样子倒看着更像十来岁的小孩。
终于等到菜端上桌,一家人可以开饭了。海风是广东人,饭菜的口味比较清淡,正好合乔妈乔爸的胃口。
乔云往嘴里送了一口菜,登时眼睛就亮了,惊呼:“好吃啊!”
海风抿着嘴,不好意思,耳朵都红了。
乔云又喝了口汤,赞叹连连:“好吃好吃好吃,比饭店里的都好吃!”
“有没有那么夸张啊,”海风被他夸得受不了:“哪儿能和饭店比。”
“真有真有,”乔云再问爸妈:“是不是?特好吃吧?”
“好吃,”乔爸笑着点点头说:“今天要多谢海风,辛苦了,又要给我们接风,还让你做饭真是不好意思。”举起酒杯就要敬他。
海风诚惶诚恐,放下筷子端着酒杯就回敬。
四个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乔爸乔妈喜欢海风得紧,和他说了好些话,海风也难得能重温一家人的感觉,心里也是暖融融的。
一顿饭吃完,乔云洗完碗筷,收拾干净厨房,又陪父母说了会儿话,很快就又到了要回队里的时候了,每当这时候乔云心里就酸酸的,难受。
临走前,乔妈乔爸塞了好多东西给海风,海风都快拿不下了才作罢,乔云冲父母撒娇说:“我的呢?”
“你多大人了,还耍赖。”乔妈哭笑不得,作势要轰他。
乔云才依依不舍地和他们道别,同海风一起回去了。
海风一路捧着乔妈给的礼物生怕丢了,乔云一边开车,一边余光看他,觉得他真是可爱得不得了。
乔云载着海风回队里,回寝室一路上逢人就说海风厨艺了得,做的菜有多好吃多美味,说得两眼直放光,海风在旁边越听越难为情,乔云一边吹,他在一边往回拉,硬说:“没那么夸张,瞎做的,别听他瞎说。”
“我就觉得挺好吃的!”他要这么说乔云一定会这样打断他,搞得他后来都习惯了,随乔云去。
第二天,尤涛给乔云一天假,准他陪父母在北京玩一天。乔云当然求之不得了,上午一早就起床去北京的家里接父母,动身去颐和园。乔云来北京那么些年,很多北京的名胜古迹都没怎么去过,这次难得和父母出游,真有种回到小时候爸妈带着自己上外地玩的时光。
到晚上,乔云归队的时候手里又是一大堆礼物,有些是给队友和教练的,主要是苏州和南京的特产,还有些是今天颐和园里买的小东西,看着挺好玩的,专门送给海风,别人都没有的。海风昨天收了满满一大捧的礼,今天乔爸乔妈又送,海风直觉着乔云父母太客气了,自己也没什么东西好回,这叫他怎么是好?
“你不用有什么负担,”乔云说:“我爸妈喜欢你,你就收着呗,客气啥。”
乔云离开父母太久,老人家多年父爱母爱无处施,昨天一见着海风,瞬间就像见着刚做完心脏手术回家的那个乖巧的乔云一样,想他也是一个小孩一个人在北京,家在广东,境遇和乔云也是一样的,一时把海风也当成自家孩子,又恰巧海风那么懂事能干,更是喜欢。
乔爸乔妈在北京就待了三四天,离开的时候就打了个电话告知了一声,为了不让乔云训练分心,都没让他来送,乔云握着电话缩在训练馆的角落里听着父母的叮嘱,鼻头忍不住发酸,眼眶都红了,他当运动员这么多年来,对家庭的照顾可谓少之又少,除了平时电话联系,过年过节替家里订一束花,也没尽过什么孝,现在父母连送行都不敢让自己去,此时此刻让乔云心里如何好受,挂上电话,那一脸落寞神色连陌生人都看得出来,再大的人也还是会想家呀!
第24章 十九
六月中旬,国家队难得去台北参加公开赛,这对他们而言是一次太难得的经历,国家队上一次去台北比赛已经是1999年的事了,当时恰逢李登辉发表“两国论”,使得两岸的羽球交流被迫中止,台湾的球迷自那次后也只能通过电视和网络才能一睹中国球星的风采。如今,国家队再次踏上台湾的赛场已是相隔七年,且这次派出的都是队里的主力,包括时宇这样的超级球星,对球员和球迷都是一次值得庆幸的经验。
乔云、海风此前从没去过台湾,对当地的101和夜市文化早有耳闻,也很是期待,到这个地步,两岸之间已经不是输赢的问题,羽毛球成了一种政治风向和立场,成了缓和两岸问题的外交大使。
决赛那天,时宇登场备受球迷和解说的追捧,而乔云和海风也因为高超球技和英俊相貌捞了一大票热情粉丝,他们一上场解说就夸起他们的明星气场,说海风像极了他们当地的一位小生演员。
与乔云海风决冠亚军的是来自韩国的郑在成、李龙大,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公开赛交锋。乔云一上场,看见对手的样子心里还忍不住犯嘀咕。原来韩国这对组合,一个郑在成身高只有168,一个李龙大年龄刚过17,两个人拼在一起多少看着甚不整齐得甚至可以说是奇怪。乔云海风都是180,国家队里几乎也都是178以上的高个,身体条件不说多好,但绝没见过这么怪诞的组合。不过从另一方面说,有168的条件缺陷和17岁的经验劣势还能一路打进决赛,说明这俩人不是能力超群就是意识过人,至少是有优于其他球员的地方。
果真,乔云防守挑高球到对方后场时,正是这168的郑在成在那儿,只见他一蹦三尺高,矮矮的个子弹跳力、爆发力却很是惊人,别看他人矮腿短,速度倒是出奇得快,也难怪身材如此不占优势还是能成韩国男双主力,不说与乔云交手过的韩国球员,就算放眼全球也是没见过这样的人物。
乔云瞧着这个小个子在后场又跑又跳,又杀又救的,他和海风倒也很难一拍杀死,心里不免纳闷,这家伙吃啥了,这么矮跳这么高?!
这场比赛,乔云海风一扫上一站马来西亚公开赛上的疲惫状态,一上场就充分调动开了,加之场边观众都在给他们加油,其实跟在内地比赛氛围差不了多少,乔云海风花了40分钟拿下比赛,两局制胜,每一局都和对手保持两分左右的差距,郑在成李龙大虽然也在努力苦追,但始终有这样的微弱分差在,其实也是很打击人的一件事。郑在成和李龙大一路发挥受限,又是经验不足,心态不稳,实力上硬碰硬都未见得能胜过乔云海风,更别提此刻此地又贡献了几个失误,比赛输得情理之中。
只是当时他们谁也没想到,彼此会在此后缠斗近六年,两方会成为彼此今生最大的对手,几年后他们携手几乎是各顶下世界羽坛男双界的半壁江山,而李龙大后来也终于成为实至名归的超级球星,郑在成则在11年后以教练的身份帮助韩国队从中国队手中夺走镇守多年的苏迪曼杯,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台北的赛程,主办方安排得特别周到,比赛结束后还留他们在台北游玩一日,派了专门的领队导游。乔云海风先是去了台北101,晚上又去了饶河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