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小美好(578)
5:4的比例,吓呆了棉花厂的工人。正常籽棉和皮棉的比例是10比3,甚至更少。10斤籽棉才出3斤皮棉,而封华拿出来的,10斤籽棉能出8斤,甚至更多,众人都表示不敢相信,连连追问是哪里产的。
赵永之前不知道什么籽棉皮棉,被人科普了一顿也好奇了。
“我之前去了边疆的叔叔家,这是他‘自己家’种的。”封华说道。
她之前出手那些粮食,冒充是私自开荒的出产,棉花自然也一样,她总不能说这是她从哪偷的。
“边疆啊,我猜也是。”赵永道。边疆是主要的棉花产区,产的棉花又多又好。至于人家又冒出个厉害的叔叔,那是应该的~这一家子人,简直了。
“大小姐,这次有多少棉花?”赵永双眼放光道:“多点,少了直接不够分!”
20吨到他手里,转眼就没了5吨,亲戚朋友自己分了。亲戚没敢多分,他不敢在他们面前表现出自己是个“大倒”,而在一些老主顾面前,他就比较放得开了。
而老主顾都有钱,走一圈棉花就没四分之一,要不是他记得大小姐的宗旨是去乡下卖,在城里他就能把这20吨都卖了。
他自己就狠狠地做了10套被褥,8斤的被子,2斤的褥子,睡!今年的冬天一定要睡在暖暖的棉花上!棉袄棉裤也做了四五套,看着给他忙前忙后言听计从的乔阳,他也大方地做了好几chuáng被褥好几套棉袄,感动得乔阳眼泪汪汪。
第442章 抢鱼
严家自然少不了,段家他就没去了,现在去送棉花就是肉包子打狗,不过他给段良玉家留出了200斤,等赵家人走了再送过去不迟。
父母当然也是要孝敬的,不过他只孝敬了100斤,多了没敢给,怕他们问出处。
100斤棉花,可把他爸妈高兴坏了,直夸他本事了,厉害了,找媳妇找得更积极了。
父母已经隐约猜到他在gān什么了,天天游手好闲的还饿不死,人不但没瘦还白了胖了,不时地还能拿一些好东西回来孝敬他俩,不是gān倒爷了是gān什么去了?
老两口很担心,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找个媳妇想拴住他,让他gān的时候心里能惦记着家,有点数,别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们都是“正经人”,对违法的“投机倒把”相当畏惧。
可把赵永愁死了,后悔送多了,送个十斤八斤的好了。
“姜主任的钱给了吗?”封华问道。
“哦,给了给了!”赵永立刻翻出个兜子,里面是20吨棉花的钱,2万块。又拽过一个麻袋,这里面是他卖棉花的钱,大部分都是去农村卖的,给的都是毛票分票,一块两块的都少。
而且按照封华的意思,“破烂”也可以换棉花,所有这里的钱并不多,只有不到1万块。
“姜主任一时没找到新钱,银行没开门,工厂也没现金,我这也是,您是现在拿走还是等我换了新钱拿走?”赵永问道。
“等你换吧。”封华道,旧人民币没什么意思~
知道姜主任没出什么幺蛾子,她就放心了……不是她信不过谁,上辈子也算认识一辈子了,但是前世今生到底不一样,她怕出现什么意外。
前世没坑她,不代表今生不会坑她。还是一手jiāo钱一手jiāo货来得踏实放心。她也不差这2万块钱,她只是不想看见姜主任给她开“白条”,那就没诚意了。她就要考虑换下家了。
封华留下100吨的棉花离开了,去邮局转了一圈,打算给方远寄个包裹,可惜人家放假没上班,看来只能过了十五再说了。
回到故家屯刚刚下午,封华去河边看了一下,封大贵竟然还在钓鱼。
“你吃午饭了吗?”封华好奇道。她倒不是关心他,是真好奇,她从没想过封大贵会赚钱赚到废寝忘食,还是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
看,前世今生到底不一样,前世是个巨坑,这辈子可能是个小坑?
“吃过了。”封大贵道。他吃了早上从封华那要来的那半个馒头。虽然硬点,但是含在嘴里慢慢化开,也能感觉到馒头的甜滋味。
封华无语地看着他。
“你买到土豆地瓜了?”封大贵看着她手里的兜子高兴道。
“嗯,你钓了几条鱼了?”封华问道。
“7条!”说起自己的收获,封大贵来劲了,高兴地比划了个数字。虽然这几条鱼没有他昨天钓的大,但是加起来也得10多斤了,100多块钱!他自己也能赚到100多块钱了~想到这里封大贵浑身都热了,一点不觉得冷。
主要是这两天的空间作物给力,不然早把他冻挺了。
“你拿回家还是我送回去?”封华提了提手里的袋子。
“你拿回去吧,藏好。”封大贵道:“我拿回去怕是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