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会跟沈氏说这个,也不是想着沈氏能阻止之类的,她一个庶出媳妇对于婆婆的决定是没有发言权的,更何况思芸又是嫡女,沈氏更管不了。两人了就是纯粹说说,感叹几句就完了。
“三姑娘倒是挺好。”沈氏也说着,嫁进门这么久,一个院子里住着,对思芸的脾气性情,沈氏是知道的,一个那样的娘能教出一个如此厚道知礼的姑娘这也算是个奇迹了。只是要真是二太太真把思芸嫁到孙家去,厚知礼知倒不如像二太太那样刻薄挑剔了。
孙家六爷那样的主,指望着她给妻子撑腰那是不可能了。屋里人又众多,填房要是没有点手段脾气,怕是震不住的。像思芸这样厚道知礼的嫁过去,不知道要吃多少亏了。
“唉,三姑娘也是可怜,徐家二爷眼看着就要尚主了。”冯氏叹气说着,人人都在恭喜徐家尚主,就是大太太那里也在拟着礼单,谁能又想到思芸,要不是等徐家二爷那三年,何必现在给人当填房。
“其实要不是二太太挑剔……”沈氏后半句没说,其实刚退亲那会,过来提亲的还有几家差不多的。只是二太太左挑右挑,一副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样的模样,有个差不多的都不愿意上门了,所以后来才越来越差。都知道这家挑剔,哪有人送上门来找拒绝的。
冯氏又道:“现在老太太精神也不如以前了,要是以前的时候,老太太也不会任由二太太胡闹到现在。”她嫁过来的年数长,深知陈太君的脾气手段,开年以来请医问药多少回了,都没断过药,虽然太医都说没大碍,但岁数在这里摆着呢。
“都有各人的造化。”沈氏也只能说如此说,三姑娘真可以说是时运不济,年龄大了被退亲,然后遇到不靠谱的娘,祖母倒是什么都明白,只是己经到了这个年龄,想管也管不了。
第26章 愁闷
在徐家二爷尚主前,思芸和孙家六爷的婚事敲定了,当时陈太君正病着躺在床上。孙家二太太过来都是大太太和二太太接待的,孙家二太太只是来床前请个安,陈太君都没能从床上起来受礼。
大太太对于侄女的婚事外面热心那是肯定的,韩家有个姑娘老在家里对名声可没什么好处,至于嫁的姑爷品行如何,那就不关她的事情了。二太太却是满心高兴,孙家的亲事让她说唯一不好的就是当填房,幸无嫡出子女,至于庶子庶女,有奶妈子呢,就是嫡妻对庶子不也就那回事吗。
思芸己经这个年龄,肯定不再等一年成亲,但二太太也不想办太急委屈了女儿,两家说好年底成亲。思芸的嫁妆是一直准备好的,韩家这边倒是不急,孙家准备起来虽然也有点急,但孙二太太也说了,完全按嫡妻的标准办,绝不委屈了韩家姑娘。
二太太就更高兴了,这些天跟孙二太太说话,确实是个和气的人,知书达理,说话那个温柔,自己女儿嫁过去,保证不会受婆婆刁难。
二房忙着思芸的婚事,大太太还帮点忙,三房就想帮忙也用不上。三太太也是顾不上这些,她满心想的是陈太君的病,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也是常有的,但这回陈太君似乎病的有点久了,就连思芸的婚事也是完全不管,只凭二太太做主,三太太开始担心陈太君不会是不行了吧。
嫁进韩家这些年,陈太君对她不好也不坏,庶出媳妇能给足面子就算不错了。当然陈太君没多照抚三房,三太太也不会对她产生母亲一样的感情。不过一起生活了这些年,又是长辈,担心她身体是肯定的,打心里说,三太太心里巴不得陈太君能长命百岁。
陈太君去世,也就意味着韩家要分家,这是三太太极不愿意看到的。说起韩家来那是赫赫扬扬的国公府第,但是三太太心里明白,韩家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人口多,没有进项,家里规矩却是照旧,财政如何不吃紧。
分家最高兴的是大太太,对她来说是甩清包袱。说是分家,其实很多东西是不能分的。首先就是这国公府第以及永业田,这是皇帝赐给国公的,这些东西等到韩家的爵位袭完之后还要归还朝廷,绝对不能分。
能分割的财产就是韩家自己出钱置办的田地,房屋,这些属于私产。这些产业再分四份,大房产为长房,他那一份肯定是最大的,二房和四房是嫡出,会比长房次些,但不会差多少。最次的三房,因为是庶出,在财产分割上,庶子不能跟嫡子平起平坐。
这是大珠朝的明文规定,就是父亲偏心庶子,想多给点家产,那也是不行的,嫡子只要去告,这部分就能追回来。别说分到四分之一,就是能到八分之一,三太太都偷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