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不语,只是有些犹豫的看了自己的娘亲一眼。
月儿的娘亲坚定的摇了摇头,然后月儿就低下头去了。
月儿的娘亲一把把挽碧手里的帕子抢过来,挽碧措不及防,险些站不稳就摔到递上去了。
月儿的娘亲小心的拂了拂手帕,仿佛是那帕子被弄脏了一般,需要她拂了拂才会重新变得干净起来,“挽碧姑娘,我们可不敢再劳烦你的大驾了,万一弄巧成拙,这世上可是没有后悔药吃的。”
“对了,挽碧姑娘,既然我们家月儿的帕子不用你送了,所以,你不会在大人和竹管家面前故意说起我们母女俩的吧?”
拿回帕子后,月儿的娘亲又笑得谦谦和和的,仿佛先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挽碧不大明白她的意思,但是有留意到她话语里的重音落在了“故意”二字上。
再想想,月儿的娘亲的意思,似乎是不乐意她在大人和竹叶面前故意提起她们母女俩?
……她为什么要故意在大人和竹叶面前提起她们母女俩啊?
挽碧点点头,“不会。”
“那就好。”月儿的娘亲满意的笑了笑,“月儿,我们走吧。”
“嗯。”
挽碧看着她们转身离开的身影,低下头来愣愣的看着自己的脚尖。
月儿的娘亲对她的态度……大概是不喜欢她了吧。
那她……还可以和月儿做好朋友吗?
估计,也不能了吧。
挽碧把事情前前后后的回想了一遍,突然轻轻的笑了笑。
她突然长叹一声,但是眼睛里却泛起了浓浓的失落。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原来是那么的脆弱的吗?
经不起一点风浪,受不住一点波折。
这么的,不堪一击。
第75章 鲤鱼燃灯
挽碧趴在西书房的窗柩前, 手臂交叠,下巴搁在手臂上,仰头看那天际边那一轮圆圆的月亮。
良久, 她轻舒了一口气。
今天, 好像是八月十五了。
她伸了个懒腰, 从窗前站起来。
打算自个儿出门去街上逛逛。
听说在中秋节这一晚上, 街上会有很多好看好玩好吃的东西, 街上也会有很多的人, 非常的热闹。
竹叶随着裴瑾之进宫去了,因为今天晚上宫里有个中秋晚宴,他要陪同裴瑾之出席。
挽碧被竹叶叮嘱在府里等他们回来赏月喝茶吃月饼,但是他也表示,如果她不愿意等, 也可以和月儿一起出门去街上逛逛。
挽碧笑眯眯的应了下来, 但是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月儿,以后都不会来找她了吧。
她要去街上,也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去了。
到了街上,果然是一片的灯火通明, 人如潮涌。
挽碧拿出钱袋子买了几样小吃, 一边走, 一边吃,一边看,和街上的大多数少女一般。
走过几个摊子,前面出现了一个买花灯的摊子。
挽碧有些好奇, 走过去,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灯笼,感叹道,“原来中秋节也有花灯买啊……”
“哈哈……”卖花灯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大爷,看见挽碧走近,他便爽朗一笑,“姑娘,这些可不是什么花灯,这是燃灯。”
“燃灯?”
“姑娘,今天是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燃灯的啊……”
挽碧的神情还是有些疑惑,那大爷的神情也跟着一愣,但是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说,“姑娘你是外地来的吧?连燃灯都不知道……”
挽碧:“不……”
大爷笑笑,带了些打趣的神色,“在国都城里的人,下至三岁的小孩可是都知道燃灯的。姑娘却不知,不是外地来的是什么?”
挽碧:“……”
她不了解就是外地来的啊……
“这燃灯的习俗由来已久。”大爷伸手捋了捋自己的胡子,不知道怎么就起了讲解的心思,“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挽碧抬头细看,才发现那些悬挂着的原来真的不是花灯,因为上面描绘的图案并不是花朵,而就是大爷口里说的“果品,鸟兽,鱼虫”,灯笼上还有各种笔迹的“庆贺中秋”字样。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