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先生[燃爆]+番外(112)

乐意看月亮你就看去, 就不能在我的院子里。最好上大街上去看, 爱看到几更天,就看到几更天。

只是不许在我跟前碍眼。

李勋来在正月十五被赶出了家门,一个人游走在街头, 落寞的情绪涌上了心头。把衣裳拢的紧了些, 晚风吹在身上, 透心的凉。

老家伙,食古不化。

李勋来以为,自己上任以来,做了几件事已经能把父亲比下去了。这次回家是有心显摆的,谁成想父亲不光不夸他,竟然还把他赶出来了。

赶出来就赶出来,我还不乐意回家呢。

拢紧了衣服,李勋来走在运城空无一人的街头。陆沅君给他的薪水,足够李勋来租住在一套像样的房子里。

李勋来从市政楼里搬到了一处有洋马子的公寓里,电灯电话一应俱全。还能随意的带着花花世界的东洋舞女回去,可比住在家里头舒服多了。

只是今夜是八月十五,连拉黄包车都回家过节了,李勋来想要回去,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走着了。

李勋来在运城长大,心里头对距离有很精确的掐算。要是走大路,从李家宅子走回自己的公寓,得走到后半夜去。

按他读书人的体力,走到天亮也说不定。

左右看了看,要不找家店住一夜算了。脑袋里刚刚冒出了这个念头,李勋来就赶紧把它赶了出去。

自己如今可是运城的市长,谁不认识他呀。大十五的住店,第二天就得上报纸。买报的小孩喊什么他都能想象的到,无非就是李家一门两市长,父子对面不相识。

可不成。

李勋来摇摇头,前后看了看,盘算了一番。最后选定了一条黑乎乎的小巷,准备抄条近路走,今夜就是走断腿,也得回公寓去。

里子事小,面子事大。

运城的路是按经纬修的,说不上四通八达,但只要大的方向对了,总能走回去的。这些天他在查阅父亲批过修路的图纸时,发现大街小巷,运城没有一条死胡同。

李勋来选的这条路,再黑也没关系,走就成了。

闷着头走啊走,巷子里只有他一个人,可巷子太窄了,自己的脚步声撞到墙面上又回弹,仿佛有人跟在身后一样。

在东洋上学的时候,某一门课上的先生曾说过这个原理。虽然具体是什么原理,李勋来不记得了,但总之不是有人跟着他,也不是有鬼跟着他就对了。

李勋来撞着胆子,在漆黑的小巷继续走。

耳边只剩了脚步声和风声,李勋来心里头发麻,手臂上的汗毛根根竖立了起来,任凭他怎么搓动袖子,也不肯落下去。

李勋来为了给自己壮胆,轻声的哼起了东洋的民歌来。

“喜欢春天的人是心灵清澈的人,像紫罗兰的花一样,是我的朋友。”

有了歌声以后,走在小巷里的李勋来胆子突然大了一些,脚步也更稳了。

“喜欢夏天的人是坚强的人,像拍打岩石的海浪一样,是我的父亲。”

唱到这里的时候,李勋来停了下来,朝着墙跟儿呸了一声。

那把他从家里头赶出来的父亲,可不是喜欢夏天的人,更不是坚强的人。

呸!

李勋来撇撇嘴,这条漆黑的路还漫长,他打算继续唱后头的,四季歌里的秋季和冬季还没唱到呢。

然而当他抬起头,前方忽然出现了飘飘忽忽的一道光。

那光不是灯火的红黄暖光,而是像天上的月亮,也像坟头的鬼火,阴阴冷冷的,看一眼就叫人打寒颤。

脚步虚浮,李勋来沿着小巷继续向前。

天上是没有云朵遮挡,可这条路上不晓得为什么,两旁栽种了许多的树木。

树都有些年头了,两旁树的枝叶在头顶交织,白天能挡住天上的日光,夜里也能拦住月色。

“方才有光么?”

李勋来心里头嘀咕着,是他糊涂了,还是这光真的是突然出现的。

大十五的,难不成还有别人跟他一样不在家里头过节吃月饼,在街头提着灯笼游走吗?

该不会是那个做相机的疯子吧?

李勋来的眼前闪过了曾兰亭的脸,以及他手里那能瞬时照出人影的相机,耳畔都是曾兰亭口中念叨的另一个世界。

但这会儿换条路走也不值当了,李勋来硬着头皮向前,一步一步走近了拿到飘渺的光。

走了一会儿后,李勋来听到了细碎的人声,嗡嗡似夏日夜里床头的蚊子。声音不大,声音不大,但就是扰的你精神恍惚,一整夜不拍死它,睡觉也不安生的。

且走近以后,李勋来发现那灯火并非飘渺,而是一盏又一盏的微弱灯火相连。细碎的人声也并非来自一人,前方,是一处市场。

李勋来没去东洋的时候,晓得运城早上有早市,晚上有晚市。父亲还说过,半夜里有鬼市。

鬼市倒不是鬼开的,只是一群见不得光的人。卖的东西有偷来的,有抢来的,有从别人家的坟头里挖出来的。

得来的手段见不得光,卖掉的方式自然也要藏在暗处了。

只是他以前没有在半夜里出过门,家里头管的严,就算是出来了,也不会让他来这种地方。

听说鬼市里有奇奇怪怪的东西,能买闺女,能买儿子,还能买爹呢。

传闻陆司令之所以发迹,就是因为在运城的鬼市里花极低的价钱,买到了几门迫击炮。

轰隆隆几个炮弹砸在城外,把土地撞出了巨型的坑洞,也把原本镇守在这个地方的司令给吓跑了。

李勋来抬起胳膊,用袖子挡住了脸,眼中闪过欣喜,快步朝着那些暗淡的灯火走了过去。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一更】

李勋来的手里头没有提着灯笼, 来鬼市这种地方, 虽然要的就是一个朦胧,要的就是一个买卖皆睁眼瞎, 谁也看不见谁。但真来买东西的, 都还是会提一盏灯笼的。

观察前后的买主时,李勋来发现灯笼也是有讲究的。

如今沪上已经有了洋人造出来的手电筒, 那一按下去,半条街都是亮的, 能晃瞎人的眼。寻常人家的灯笼,仍旧是纸糊的,里头支棱一根蜡烛。

李市长中外的灯笼都见过, 为了让光透出来些,糊灯笼的纸都得薄些, 轻些。鬼市上这些人手里拎的,只能从缝隙里渗出一两丝光亮。

他跟在一个人后头, 好一会儿才看清楚灯笼罩子是个什么东西。压根不是纸糊的,而是把家里头油灯的玻璃罩子给拿来了。

玻璃罩子是给油灯罩的, 油灯烧的久了,黑烟就把灯罩盖死了。点油灯照明的人家, 都得隔三差五的把罩子取下来, 用筷子卷着布头,伸进去好一番擦。

要是偷懒了, 那黑乎乎的, 点不点灯没什么两样。这些人手里头拎的, 就是用玻璃罩子做的灯笼。

正看灯笼入神呢,李勋来忽然觉得脚下一软,鞋子似被什么温热的东西包裹住了。紧接着臭气自下而上涌了过来,李勋来骂了一声,拔出脚就往旁边走。

“哞——”

适时的,入耳有一声牛叫,李勋来就晓得自己踩上什么东西了,

他在地上好一番的磋,忍着从腹中涌上喉间的热流,李勋来转身朝着牛叫声来的地方骂了起来。

“为什么不把你的牛管管好!”

路上是能随意拉的吗?可气死本市长了。

谁成想对方爱答不理的,抬头瞥了一眼李勋来。为什么李勋来会确定对方是瞥了他一眼呢,因着即便没有月光,灯笼也是朦胧的亮,漆黑的夜里,李勋来清楚的看到了那人翻出的白眼。

从那白眼的程度来看,对方绝对没有用正眼看他。

“牛是吃草的,拉出来的不脏。”

那人的声音也是阴阳怪气:“再说了,也不是我的牛。”

“买不买?不买别挡着路。”

李勋来没等到卖牛人的道歉,反而挨了骂。

“你这人怎么不讲理?”

李勋来上前一步,他的鞋可是从沪上带来的。在运城的石子儿路上走就已经把鞋底子走坏了,今也又踩上了不干净的东西,指定是不能穿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