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耽误我种田+番外(53)
庄老板接到了有泥鳅和螃蟹的电话,直接往后备箱装了一摞折叠水箱,开着车嗷嗷的就来了。
夏天的时候那一批小龙虾和泥鳅黄鳝还没吃过瘾就没了,尤其是泥鳅,炖汤红烧滋味绝佳,只是比鹌鹑还可遇而不可求,恨得不少食客压根痒痒。只是痒也吃不到,别人家的吃起来还一股子土腥味,也只能眼巴巴的等着。
现在楚曜又说放水捞田,庄老板差点儿开心成两百斤的孩子。
“你们吃不了的我都要,今天晚上我就住这里了,明天一大早跟着会国兄弟的车一起走。我的车里装不下就装他车里。”庄老板表示饭店的水箱都洗出好几个,就等这边上新货呢。
稻田的肥料就是鸡粪肥,不但养肥了稻子,还把稻田里其他住户也养的一个个又肥又大。放水的时候直接用抄网从出水口接就能接到不少鱼虾,割完稻子再去泥里捞,又能有不少收获。
现在又快中秋节了,螃蟹也刚好长成。虽然不如阳澄湖那么有名气,但是一只只张牙舞爪黄肥膏厚,滋味相当不错。
只是螃蟹寒凉,楚奶奶不允许大家多吃,一人就两只的分量,一公一母到也公平。不过泥鳅小龙虾黄鳝可以敞开吃的,但是统共就这么些人,敞开吃也吃不掉多少,更多的还是装进了庄老板的折叠水箱。
光这些东西就捞了四五天,庄老板每天都来,晚上住一宿第二天拉一车东西回去,饭店的生意又上了一层楼。
收起来的稻米按照粳米和糯米分开晾晒,转头又要去刨红薯。这几天一群人轮流转一点儿休息工夫都没有,就连被楚奶奶强制要求在家里吃果酱看电视的句老师都坐不住了,非要过来帮忙。
毕竟龙九装瞎还能捡个红薯呢,他总不能一直这么偷懒吧?虽然别人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句老师难得产生了良心上过不去的赶脚。
稻谷,红薯,土豆,玉米和南瓜把几栋小楼的储藏间都塞得满满的。猪猪们连续吃了好几天的红薯藤煮红薯南瓜,眼瞅着就胖了一圈。
收割回来的稻草堆放在一旁留着当柴火,玉米秸秆全部打碎,一部分做了鸟粮,一部分给牛羊当青储饲料。其实饲料也不用太担心,山一样高的南瓜压根吃不完,全都是给它们准备的。
等一层白霜落了地,田里就只剩下抗冻的白菜萝卜没有收了。
被霜打过的白菜更加鲜甜,因为楚家毕竟是彻头彻尾的北方人,冬天里对白菜爱得深沉。东一块西一块的白菜竟然收获了几千斤,每颗都有小十斤沉,叶子翠绿梆子肥厚,咬一口都带着一股子鲜甜味。
白萝卜也是那种脆甜纤维少的品种,洗干净泥土削了皮,吃起来不比苹果梨那些水果差。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这些白萝卜成了家里二老的新宠,每天吃完饭都要切几块配山楂茶喝,咬一口脆萝卜喝一口蜂蜜山楂茶,爽口又解腻。
可是这也太多了,多的庄老板都消耗不了这么多萝卜白菜。他那里毕竟是饭店,总不能天天给客人做白菜炖萝卜吃。而且这边地方略靠南,镇上就可以买到大棚蔬菜,储藏白菜也只有个别老人才会做,可是也买不了多少。
楚奶奶丝毫不着急,她慢悠悠道:“腌上几缸酸菜,剩下的慢慢做馅儿吃。醋溜白菜猪肉炖白菜凉拌白菜心儿,你小时候少吃了?萝卜一部分晒成萝卜干腌上配粥吃,一部分留着我当水果吃。咱们这么多人呢,就这点儿白菜萝卜还能吃不完?”
可是我不想吃一冬的白菜萝卜,我又不是兔子……
楚曜有些委屈,却也不敢抗拒,毕竟这些白菜萝卜都是楚奶奶楚爷爷种的,照顾的可精心呢。
“再说了,真吃不完还能喂猪喂鸡喂牛喂羊,那些马也得吃饭啊。你以为你养的这群东西喝西北风就能活下来?”楚奶奶看着这堆白菜山和萝卜山,简直心满意足。没有白菜萝卜,哪里能过冬呀。
不过事情没多久就来了转机,庄老板的电话打了过来,大笑道:“阳阳啊……”
楚曜打了个哆嗦,“干嘛这么叫我?”
“就你家萝卜白菜,每天各给我运一筐。价钱就按照市价算。”庄老板道:“你家的菜是真的好,我原本还想着让老周给你卖点儿呢,结果一尝,嗨,我自己家这些亲戚朋友的就能帮你消耗不少。”
楚曜松了口气,道:“那可真的是太好了!”他终于不用吃一冬天的白菜萝卜啦!毕竟大棚里还有那么多蔬菜呢,何必非要为难自己。
除了白菜萝卜,他又送给庄老板俩大南瓜。
他们家种的南瓜不是那种圆滚滚的,而是歪脖子大倭瓜,表皮疙疙瘩瘩的看着十分不好看,可是吃起来却十分面甜,不比那些昂贵的栗子南瓜差。就连挑食的龙大少都能吃上一大块蒸南瓜,可见这南瓜确实不错。
庄老板接了菜,当天晚上电话又过来了,“每天再给我运一筐南瓜吧,你说你家这个菜,怎么就这么好呢。”
第41章 致富计划
地里的庄家都收的差不多了, 两个大棚也不需要多操心。楚奶奶闲下来,看着天还没有太冷,决定晒点儿红薯南瓜干。
红薯南瓜干不只是单纯的将红薯南瓜蒸熟晒干的那种, 而是两种蒸熟混在一起捣成泥,摊成薄片晾晒。这是楚曜小时候最喜欢的零食,虽然有红薯,但是因为混合了南瓜,就算吃得多也不怕烧心。再加上北方空气干燥, 晒出来的片片硬得很,撕一块能嚼挺长时间,是非常耐吃的小零食了。
再腌制了几缸酸菜之后, 那些大锅就开始不停的蒸南瓜红薯。这些南瓜红薯一定要带皮隔水蒸,虽然蒸熟比较慢,但是不会因为水分太多捣成泥的时候稀溜溜的。
蒸熟的南瓜红薯去皮,放在大盆子里搅拌均匀, 摊在竹簸箩里晾晒,上面还撒了一层芝麻。因为这次种的南瓜红薯甜度足够,连糖都不用放。
秋天的人们在为了过冬而忙碌的储备粮食蔬菜, 尤其是在农村, 这种秋收冬藏的气氛更加浓厚。
之前种的那些黄豆晒干, 都让康会国帮忙带去镇上榨油。别人家都是将黄豆储蓄在油坊,每次需要吃油的时候就去那边单划一笔出来榨油吃。但是因为自家黄豆质量确实非常不错, 留了种子和做豆浆豆腐的黄豆之后就需要康会国在油坊盯一会儿,等豆子榨完油连油带豆渣都带回来。
这些豆渣可是上好的肥料,楚曜在大棚里种了些草莓西瓜,这两种水果都十分吃肥料,豆渣就是给它们准备的。
不过吃米吃面的话村里就有作坊可以弄, 之前都是楚爷爷拖着楚奶奶心爱的小拖车拉着带壳的稻谷去村里脱壳,如今有了力气很大的小马,他就爱上了用小马托粮食这种方式。
每次就拖五十斤,再买点儿米糠回来喂猪,隔三差五往村里溜达一趟找人聊聊天是楚爷爷最爱的活动了。
“今天磨点糯米面,给孩子们整点儿元宵年糕吃。”楚爷爷带着三只袖珍马,背着手站在磨坊门口,“回头再给我家送几百斤糠,今年我家就打算杀一头猪,冬天得给它们足够的吃的,别饿瘦了。”
“您老这日子过得,”磨坊老板哈哈的笑,抬手摸了摸袖珍马的脑袋,“这小东西倒是可爱,你们那岛上是打算开动物园啊。”
“开啥动物园啊,”楚爷爷乐呵呵的,“阳阳的朋友是个养马的,觉得咱这边山清水秀对马也好,就带了几匹过来玩,顺便给干点儿活儿赚房费。”
磨坊老板笑的不行,道:“这小玩意儿能干啥活儿?”最大的刚到腰高,托着个轻飘飘的面口袋,三匹马带来的货加起来也就一百斤出头。
“溜达着玩呗,”楚爷爷扫了眼磨坊后院,“你家也养鹌鹑了?”
“养了,我媳妇儿伺候的可精心了。自家打的新棒子面磨的细细的,拌了鸡蛋壳碎白菜喂,一个个长得可精神。”磨坊老板嘿嘿笑道:“之前也就靠这个磨坊吃两口饭,现在有了新的进项,给我家老大换了个新电脑,这样跟外面上学也方便。”
磨坊老板家大姑娘跟外面上大学,念的是师范。整个桃源村也就出了这么一个大学生,二十才上大学,还是个女孩子。这才刚读了两年,镇上都不停的来人要给姑娘说亲了。
不过磨坊老板想让自家闺女嫁到外面,如果能留在市里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