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镇上,她们先去了隆福客栈查看有没有九源的信件。阿勇不在,出去送信了,客栈的伙计说没有看到李家的信,阿勇也没有提起要去五丈岩,这在玉篆的意料之中,万水千山,路途遥远,再加上兵荒马乱,信函几无定期,她并没有奢望九源的信会在隆福客栈等她,但她还是有点小小的失望。
她们在隆福采买了些东西,就去了其它的铺子,坠儿和李宝家的一左一右扶着她,李尊赶车跟在后面。正在街上走着的时候,玉篆看见离她们不远的饭铺的墙根下,蹲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像是靠墙放着的一堆破布,玉篆下意识地抓紧了坠儿的手,坠儿也抓紧了玉篆,她们都认出那个就是上次抓着玉篆不肯放手的疯子冯前。街上人不多,冯前也看到了他们,他慢慢站起来,手扶着身后的墙壁盯着他们,李尊和李宝家的有些紧张。
“少夫人,东西差不多了,该往回走了。”李宝家的一边盯着冯前一边对玉篆说。
玉篆没有听到李宝家的话,她正在努力回忆这疯子以前说过的什么话,那话似乎揭示或者向她暗示什么,但已经是好久之前,究竟是什么话,她记不太清了,她出神地想,放慢了脚步。
“虫子,虫子,吃人的虫子,可不敢灭灯,可不敢灭灯!”冯前突然喊了两声,他的肩膀向上高耸,好像预备挨打。
虫子,对,是虫子,吃人的虫子,他上次说的就是虫子。可这虫子是什么意思,是老宅里有虫子吗?吃人的虫子,是说有毒的虫子吗?可她没见过宅子里有什么特别的虫子。
“少夫人,快回去吧,这疯子……”李宝家的对玉篆说,眼睛却盯着疯子冯前。
“他说得是什么虫子?”玉篆问。
“哎呀,疯子的疯话,谁知道他说得是什么。”李宝家的回答,眼睛一刻没有离开冯前。
“是不是家里有什么毒虫,或是蛇?”玉篆接着问。
“啊!”坠儿吓得把手放在胸口,“家里有毒蛇吗?”
“宅子里那么多树啊,草啊的,又都是水,蛇总是难免的,但少夫人和坠儿姑娘住在楼上,那里很少会有蛇的。”
“可是,可是……”玉篆想起了自己家里也时常有草蛇出没,并不是什么大事。
“哎呀,少夫人赶快走吧,谁知这疯子又会干出什么事来,别惊了胎气。”李宝家的拉着玉篆加速往前走。玉篆没在说什么,可心里的疑团并没有消失,她想起后窗对面石崖上一到夜晚就幽幽发光的石洞,还有湖水里闪闪发亮的东西。也许疯子说得不全是疯话。
第60章 踩点
第二天一早,阿勇和老大就上了路。别看老大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拐来拐去的,可一点不比常人慢。虽说夜里雨就停了,可地还是湿的,并不好走,但老大一摆一摆地却走得飞快,还不到晌午他们就到了五丈岩。
他们爬到湖岸的石崖上居高临下地观察李家的宅院,天已经放晴,蓝蓝的天上悬着大块的白云,李家的宅院被碧绿色的湖水环抱,绿树葱葱,繁花争艳,好像童话里的世界。
虽说阿勇和老大对五丈岩都不陌生,但要采取行动,仔细的考察还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站在树丛里仔细地研究宅院,坐落,方位,门在哪里,院墙有多高,哪里进入比较方便,周围的地形怎样,哪里可以藏人,如何进岛,从哪里出去,抢来的东西怎么搬运,车藏在哪里……。
阿勇这里那里地指着湖岸,告诉老大这条路通向哪里,那条路往哪边去,那一条支路又连着哪里,哪里可以藏人,哪里又可以藏东西。老大仔细地听了,一一地记在心里。
一切都妥当了,阿勇和老大吃了带来的干粮,又在树荫里打了个盹,才和老大下了山。因为下雨,湖里的水长了些,石堤被淹在水下,但只一脚深,阿勇和老大脱了鞋,赤脚趟水走过石堤。到了岛上,两个人坐在石头上把鞋穿好,带上斗笠,用帽檐挡着,仔细打量宅子周围:墙的高矮,砖石的结构是怎样的,哪些树木山石能用得上,他们走得很慢,宅子大门周围的细节尽量记在心里。
来到大门前,只见大门紧闭,静悄悄的,老大示意阿勇,要到宅子的另一边去看看,阿勇摇了摇头,又晃了晃手指,然后指了指大门里面。老大会意,没有往那边去,他们登上石阶,阿勇叩响了门环。
“哒哒,哒哒。”没有回应,老大和阿勇竖着耳朵仔细听院里的动静。
“哒哒,哒哒”阿勇又扣了两下门环,不一会儿,门吱扭一声打开了,从门里探出一个人头,是李尊。
“李尊,”阿勇笑着叫了一声,“好久不见,你小子又……”阿勇看着李尊,有些疑惑,“……怎么变瘦了?”阿勇问。
李尊的脸上有些茫然,显然没有认出阿勇,他盯着阿勇,眼睛呆呆的,直直的,看的阿勇有些发毛。
“怎么不认识我了,我是送信的阿勇啊?”
“噢,噢,”李遵脸上尴尬地笑着,“原来是阿勇哥,你戴着斗笠,竟一下没认出来。”
“小孩子家,一天到晚都想什么呢?”阿勇笑着骂道,“今天去奎营办事,和这位客官搭伴回来路过你这里,日头烈的很,口渴了来讨碗水喝。”
李遵盯着阿勇好像在琢磨他说的话,看得阿勇有些不自在,“看什么呢?”阿勇有点不高兴。李尊听了好像被惊醒了似得,把门打开说“那进来坐吧。”
阿勇和老大跨进门,门洞里穿堂风徐徐吹过,很惬意。李尊转身进屋,不一会儿端了两碗水出来,阿勇和老大接过水,李尊又进屋拿了两个小杌子出来,让阿勇和老大坐了。
阿勇坐下来喝了两口水,对李遵说“你去里边问问,有什么东西要带到镇上,我顺便给你们带过去,省的你们跑一趟。”李遵想了想,转身低头去了里院。
阿勇和老大各端着一碗水,一左一右沿着游廊慢慢踱步,好像是在喝水,其实是在暗暗观察每一个房间和院落的格局。去往二进的门留了一条缝,他们很想从门缝里细细打量一下里面,可又怕房间里有人在观察他们,所以只在经过的时候稍稍瞟了几眼。
再有一个月,李家公子就要回来了,他要带着金银财宝回来,他贩货赚的所有的钱。兵荒马乱的,李家又刚犯了事,他不会把钱存进钱庄里,那样太不安全,他一定会把钱都带在身上,带回家。他是他们的送财童子,他的那些钱都会是他们的,这一注做成了,他们好几年的用度都够了。
阿勇和老大一边悠闲地踱步,一边喝着碗里的水,一边观察李家的宅子,一边做着美梦,相遇的时候,他俩的目光不经意地碰到一起,相视一笑,默契尽在不言之中。
第61章 返程
李久源最后紧了紧绳子,拍了一下罩在油布下的货物,对伙计们说“走吧。”伙计轻轻甩了一下鞭子,大车吱吱扭扭地开始前行。
太阳刚刚升起,呼出的热气在空中变成一团白雾,一层浮在地面上的淡蓝色的薄雾向远方延伸,透过雾气,太阳像是一颗熟透的杏子。李久源跨上马,赶了两步跑到车队前面,他回头看一眼身后的大车,又看了一眼大车后面远处河谷里只有几条街的小镇,扭头抖了一下缰绳。太阳并不晃眼,四周除了石头就只有一丛丛匍匐在地上的低矮灌木,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边。他们走得并不快,久源随着马儿的节奏,并没有催赶,路途漫长,开始走得太快,到后面恐怕就走不动了。
其实久源的心里巴不得快马加鞭,一日千里,飞回五丈岩,拉着玉篆的手把她揽进怀里,然后把手放在她的腹部,轻轻地抚摸肚皮下面的宝贝。还不到三个月,应该感觉不到什么,但他知道即便摸不到他也能感觉到,因为那是他的孩子,只要他把手放在那里,他就能感觉的他的存在。
离家已经两个多月了,个中艰辛,自不必说,但艰辛归艰辛,所获却出乎意料的丰厚。兵荒马乱,交通阻塞,匪患猖獗,货物奇缺,他带来的货几乎都随他要价,没有几天的功夫就被抢光了。换来的银钱,久源并不想带在身上,累赘不说,也招灾引祸,可时局动荡,城头王旗变幻不定,换成银票更没有保证。久源于是将它们大张旗鼓地换成内地热手的毛皮、药材等货物,当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他独自一人深入大山腹地,从采掘者的手里换成细腻如膏的美玉,翠嫩欲滴的翡翠,五彩缠丝的玛瑙和晶莹剔透的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