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开普勒三定律”揭示出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日心说。
利普赛发明望远镜,伽利略立即加以改造并指向苍穹。
伽利略发表划时代的着作《星际使者》。
朦胧的银河原来是无边的星海,皎洁的月亮竟然布满环形山,灿烂的太阳哪知会有黑子。
金星的相位变化和木星的四颗卫星,恰恰是日心说最可靠的证据。
…………
一片静默。
知识量太大,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果宝瞅着机会,跳下小椅子给阿玛续一杯清茶。
小胖手捧着青花小倒钟茶杯,碧绿清透的茶汤躺在茶杯里,稳稳的没有一丝波动。
皇上微笑,端着态度用了果宝的孝敬,大度地表示,“不再计较”果宝刚刚的“不孝”行为。
果宝夸张地给亲阿玛一个“悔过”的表情,乖乖地重新坐好。
最先回过神来的嘟宝抿嘴笑。
海宝和山宝对着五哥的“讨好”行为,看热闹看的非常欢喜。
父子几个一边用着茶点,一边上演默剧小片,其他人都捧着脑袋沉浸在思绪里。
坤宁宫的小园子里寂静无声,温馨满满。
过了大约一刻钟,一家人陆陆续续的都回过神来。
…………
皇上/阿玛继续说。
皇上清清嗓子。
“我们把宇宙看成是所有时间、空间与其包含的内容物构成的统一体,包含所有的星系、星系际空间、星际间所有物质与能量,等等,所有的一切总和。
几千年来,人类发现,越是探索宇宙,越是发现它的广袤无边,深奥无解。”
“人类有一天能不能认识全部的宇宙,宇宙深处到底有什么,未知。但我们知道,人类从未真正地理解‘宇宙’。”
皇上把自己的看法穿插其中,娓娓道来。
怀抱着对未知的敬畏,意识到人类自身的局限性,好好学习《易经》、《周易》、《庄子》……尊敬地祭拜祖先,爱护自然环境……是应有之义。
怀抱着对真理的追求,不把自然学问和神学思维互相定势,不盲目自大,和人类的先人一样,认真地钻研宇宙本源……是应有之义。
自然学问只论真假,只求真理;宗教、思想学派讨论善恶,讨论道德。
“发展国家实力,探索宇宙;形成国家凝聚力,社会秩序,并不相悖,当是并行。孩子们学习各种知识的时候,无需有压力。”
…………
皇上环视一圈儿,表示自己说完。
皇后娘娘眉头微皱,这些事儿她多少知道,可今儿听皇上这般说来,真的心生担忧。
几百年来,人类在宇宙探索上,没有东方人的身影。
大阿哥满心满脸的复杂,“儿惭愧。儿日常看过《天球运行论》和《星际使者》,可从没有--真正地正视过其中的意义。”
“有关天文和宇宙,东方落后西方几百年。”
第145章
大阿哥真心觉得惭愧, 他的话同样代表着二阿哥、三阿哥、大格格。
皇上轻轻摇头,“不怪你们,人之常情。”
“从前朝, 即使到现在, 还是有很多文人抵制西学, 有一些有识之士看到西学的好处。”
“跟着西方人学语言, 翻译《几何原本》, 从西洋人手里买来红夷大炮仿造,请西洋人做历法, 却不肯承认自己的落后。更多的是抵制, 排挤。”
没有经过两百年的国难, 被彻底打的要亡国灭族灭种, 骄傲了几千年的华夏人,如何能承认自己的落后并且下狠心跟着“西方蛮夷们”学习?
皇上默然。
皇后娘娘安慰孩子们,“从崇祯皇帝当年要用汤若望大师做历法的事儿, 可以看出……大形势如此,个人的力量太单薄没有办法做出任何改变。
比如研究火器等技艺, 需要巨额费用,国库没银子, 文官们阻止也不是没有道理;
关内士族认为关外都是不毛之地,打下来也没有利益;海外偏远, 打下来也无法掌控……在当时看来都是对的……。”
三位阿哥和大格格一起赧然。
如果不是阿玛让人在关外找到很多矿场,他们也认为关外就是“不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