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姝(372)
以前靖州人都愿意往外面跑,现在不光早前流失的人口,有回流的趋势,连外地的也跋山涉水,想到靖州落户,只是如今想落户,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靖州这边一切正常,可江南那边却出了事。
翁山郡王忽然发难,口口声声要清君侧,把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员一网打尽,还号称指挥有五十万大军,挥师北上,直奔京城。
江南巡抚张兰芝张大人不肯附逆,斩杀了两个附逆的将领,率军堵住所谓的义军,形成对峙局面。
这下子可坏了事儿,不说天下大乱。京城那边上下都气急败坏!
好些阁老觉得翁山郡王肯定是脑子有毛病。
皇帝也忍不住破口大骂,连带着看张兰芝还不顺眼。
他身为江南巡抚,有密折上书的特权,往日里传来的信件,都是哪里都好,哪里都正常。
这么正常,翁山郡王还谋反了。不正常又是什么样子!
要是张兰芝早点儿做出反应。朝廷也早点儿有动作,能把一切消弭于无形之中,总比现在的情况要好很多。
张兰芝也冤枉的很。
他不是没有能力。最近方容把江南那边给震了一震,张兰芝手底下也折损许多大将,很多布置,要重新洗牌。他手头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也要清理一番。
如此忙碌。谁还会在意一个小小的,没实权的翁山郡王,再说了,那位王爷年纪不小。又向来不多事儿,算是宗室贵族中很有节操的一位,张兰芝不把他放在心上。也算正常。
但那边毕竟是要谋反,动作频频。军队这边也要异样,张兰芝又不是傻子,在自己的地头上还能察觉不到?
他还是及时察觉,立时就送消息进京。
奈何他在京城的人手也有所折损,手底下没有精兵强将,路上不知道被什么人阻拦,耽误了时间,京城那边,皇帝又病了,一口气多服了些道家的药丸,昏昏欲睡,几日没办公,也就没及时看到消息,真不知该说是巧合,还是天命,阴差阳错,这事儿愣是没按住。
上一次,或许是按住了的。
即便如此,张兰芝还是及时把翁山郡王堵在燕州,没让他北上京城,惹出更大的麻烦来。
翁山郡王不是什么大问题,皇帝调兵遣将,召集周围的军队围堵,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叛成功。
可皇帝被气得脸色发青,发泄怒火,却不会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才开始。
那些个附逆的官员们就不用说了,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逼无奈,谋逆大罪沾上边,肯定家里人的性命,已经抛了出去。
就是失职,没有附逆,逃跑出来报信的,也没落到好处,谁让他们愣是没察觉翁山郡王有反心?
也就是被斩杀的那些,皇帝看在他们死了的份上,没太为难他们家里人。
但当家的都去了,剩下的人该怎么生活?
大殷朝的官员们都要守一个规则,不可能去本地当差,而且上任不能带家里人。
尤其是最近去江南的官员,差不多都是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家族子弟,在京城还留着一大帮子族人在。
一时间,京里炸锅。
皇帝一连抄了好几个官员的家。
有些人家,本身小辫子一大堆的,底细也让翻出来,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京城不过几日光景,街面上就萧条大半,夜里人人都不敢出门。
好些官员恨不得一早就捏死翁山郡王,简直要气哭了,他自己作死就去死,何苦连累别人!
英国公府,英国公许静岩失踪,暂时没消息,只是,当初许静岩想和翁山郡王结亲的事儿,就算知道的人不多,也有人知道,这种时候,所有人都在狗咬狗,你就是清清白白,还有人咬你几口,好减轻自己的罪责。
于是,英国公府也被抄了家。
老太君面对如狼似虎的军士,面对家里一团乱的晚辈们,很平静地约束自家的人,并没有所有人想象中的绝望。
他老人家的身子早就不好了,可这日,依然挺身而出,好好地保护了家里的女眷。
事实上,有她这么一个太后的密友,老封君在,那些军士也不敢太过分。
消息传到靖州,许薇姝有点儿难受,不过,到也没那么难过。
这事儿她也不是第一天知道,从来到大殷朝开始,她就明白会有这么一日。
以前还想改变命运,后来知道那位许静岚,那位大能人前任英国公所做的一切,她到开始盼着早点儿结束,早点儿让英国公府在京中众人的视线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