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两界调解员(102)
土地公公可以不听陆辞的,但是不能不听谢宜冰的,把小瓶友带上:“走,当童工去。”
小瓶友赶紧卷起一个平板,也不知道藏到哪里,唰一下就不见了。
陆辞看了一眼倒垂在天花板上的谢宜冰:“阿水哥,你穿模了啊。”
谢宜冰翻了个白眼,比划了一下:“来,陪我加班。”
陆辞故意唉声叹气地往楼上走,到了书房还嘀嘀咕咕:“你说别人谈恋爱是出去约会,我们谈恋爱就只能加班,怎么那么苦逼呢?”
谢宜冰没忍住,一脸沉重:“大概是因为我们不行。”
经过多番努力,他现在已经可以流畅地说出不行两个字了,甚至已经对自己做好了思想工作,“顶多就是等你死后,我们再有名有实。几十年而已,等得起。”
“噫!”陆辞突然冲过去,把男朋友的衣服撩起来,飞速揩油,“我有点馋。亿点点。”这么好看的男朋友,能看不能吃,简直了!
他想想又有些哀伤:“人死后基本都是定格在死前最后一刻的状态对吧?我要是正常七老八十死了,那大概没什么世俗的欲望了。”
谢宜冰突然完全没法继续工作。
整个鬼都变得透明。
陆辞安慰了一会儿也没用,好在每天都能休息得很好,工作越来越忙碌,小肉肉还是一点点长了起来。
伴随着路芸的回归,街道办开始宣传和统计安装集中供暖。政府负责总体管线的铺设,开发商负责改造现有房屋,居民负责改装室内的部分。各自出一点钱,有实际困难的,向街道办申请,会给予相应的补助。
一些养老院、福利院、学校之类的机构,没有那么多牵扯的,几天就装好了。
正好是国庆假期,师生们重新返校就能享受到温暖。
一些还在犹豫的家庭,在看到效果这么好,收费也便宜,直接就报名安装。
一时间,望乡的各种施工队伍,比当地居民还要多,还开了夜间组的作弊器,24小时连轴转。
陆辞好歹抽空回去过了3天的节,回来带着父母一起。
他倒是感觉还好,陆华夫妇的感受就特别不一样:“变化好大啊。”
“集中供暖真好。这价格,别说是24小时开空调了,就是比北方的集中供暖的价格还要低不少。”北方地区一般暖气费是每平米二十多,望乡这边每平米暂时定价是十五。
陆辞催他们赶紧把车拐进小区:“先收几年,等发电厂建起来,赚钱了,居民的暖气费就可以不用收了。”
地热用来供暖只是小事情,大头是发电。
全国发电的大头在中西部地区,甚至电力多到发了用不完。用特高压输送到耗电大户的地区,中间也难免造成损耗。
直接在望乡设立电厂就不一样了。输送电力的损耗可以降到最低,而且本身就处于东南沿海,无污染的大型发电厂一旦开始投产,将大大降低当地用电压力。
往小了说,望乡本地就有足够多的钱,有钱就能够得到非常好的发展。
国家队入驻,电厂正在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建设。一些技术难点,在两界人才的沟通协作下,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上次陆华和夏秋夫妻来的时候,光顾着儿子谈了男朋友的事情,虽然也走了一些地方,但是心思根本就不在玩上。这次他们来,也不要儿子陪,直接手拉手出去溜达了。
按理说现在街道到处都是工地,环境应该很糟糕。然而实际上因为改造太快,居民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脚手架今天搭起来,明后天就拆掉了。
路面也没怎么开挖,据说是用了什么最新技术(土地公公)。老百姓们也不懂,只觉得特别厉害。
“养老院那里暖气已经开了。我们这里还要等全部都铺完了再开。”
“反正要不了多久。看现在这进度,下个月妥妥的。”
“我亲戚在葛新村的,他们那里也在改呢。”
“哟,山里面也供暖啊?”
“我们国家办事,还能漏了谁不成?”
“那边村子人少,好像比咱们这儿还快一点。”
“山里可要冷多了。”
老百姓们只把周围的变化当做一种谈资,真正参与建设的人员那是真的不懂。
没错,投入是很大,设备、人力、物资,到位的速度快得非比寻常;但是怎么也不能快到这种地步啊。
当然,工作顺利是好事。而且在周边一片高效率之下,连带着自身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短时间内这么多外来人口的入驻,整个望乡都热闹了许多。
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建设暂时还没开始,大部分人员都住在工地简易的活动板房中。一些确定将来会在望乡待一段时间的工作人员,企业单位直接租了一些房子;上层派来的人则有一部分被安排到了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