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临渊(132)
但前不久师尊临风突然出现在三峰议事会上。
这是他十年之后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就连莫道、玉青两位尊者也面露诧异。
而之后师尊临风说的话,更是惊异众人。
他揭露金玉门掌门应修德勾结妖魔,残害昭国国君与百姓,为一己之利,在人间施行采赋,致使百姓股苦不堪言。
那应修德至今不知悔改,甚至血口喷人,企图混淆视听,嫁祸他人,且类似行径,不仅仅涉及金玉门。
莫道、玉青两位尊者认为此事重大,应查明之后谨慎处置。
但师尊临风态度坚决,认为此事决不能延缓和姑息,姑射峰决不允许仙族子弟作出有违天道之事。
他当即命辰阳带领姑射峰子弟去人间彻查此事,誓要荡涤这股浊气。
莫道、玉青两位尊者见师尊临风如此坚决,也派了弟子加入行动。
此后,以辰阳为首的三峰弟子,陆续前往人间各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采赋事件,其中不乏犯有金玉门之类的恶行。
但有涉及者,不论仙门大小,一律按族规处置。
轻者受皮肉之刑,重则废除灵泉,贬为凡人,永绝仙道。
一时间仙门人人自危。
丛辰阳的讲述中,朗月也终于明白为何此前他和玄幽在人间,却没有仙门之人再来追杀他们。
回想那日他在昭国皇宫对临风说的话,不禁感慨万分。
他对辰阳道:“师尊临风当日离去,虽口上说不愿理会这些事,但他终究是仙族的人,终究是心怀仁德之人,不忍仙族毁于这些人的手中,更不忍看人间离苦。”
那天晚上,朗月去了师尊临风闭关的宫殿,手中端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
宫殿四周落了结界。
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临风都听不到,也看不到。
他把那碗面放在了宫殿外的石阶上,而后恭恭敬敬向着师尊闭关的方向拜了三拜,磕了三个头。
“师尊,阿月回来了。”
“祝你生辰快乐。”
☆、拨云
清晨,天空飘着微雨。
三座仙峰在雨雾中若隐若现,仿若仙境。
一抹白衣身影打着伞走在幽静的山道中,脚步不疾不徐。
他抬了抬伞,望向山下的天衢阁。
偶有路过的弟子看到他,先是一惊,而后恭敬地向其行礼道:“长空君。”
朗月点点头,并不理会他们眼中的错愕,继续朝着天衢阁走去。
秋日的雨已经带着一股淡淡的寒意,不经意间溅落在他的手上,有些冰凉。
他没有用灵力御寒。
曾在北境十年的他已经习惯用自身的体热去抵抗严寒。
这场薄薄的秋雨又怎么能和北境的风雪相比。
想到北境,他又想到了那人。那个总是一身玄衣,背脊挺立,立在风雪中的人。
他有时仍会恍惚,好像此前发生在清溪镇的只是他的一场梦。
那人温柔地对他说:“朗月,我们成亲吧。”
那人牵着他的手一步步走向天地桌,三拜结盟誓。
那人对他说定会回来找他,无论生与死。
可当他睁开眼时,那人却并不在他的身边。
唯有那根系在头上的红色发带能证明那些事真的发生过。
他将那根发带整理好,收了起来,等着那人归来帮他重新系上。
玄幽有自己的命运要去面对,有自己的责任要去完成,他也有。
甚至说,他们的命运早就纠缠在一起,分不开了。
朗月心中并没有责怪玄幽将他送回了姑射峰。
他清楚自己的身体,也知道玄幽对他的一片真情。
没有人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所爱之人渐渐失去生命。
玄幽要他活着,不要再陷入任何危险。
这些他都明白。
他明白,但不代表他会照着去做,这也是他对玄幽的爱。
爱,因为舍弃变得崇高,也因为坚持变得愈加坚定。
天衢阁已尽在眼前了。
前几日,辰阳在讲到此前调查仙门采赋之事时,也告知了朗月另一件事。
采赋之事多发生在一些大仙门之中。
这也不难理解,仙门越大,想要谋求的势力也就越大,其中不乏一些依附此类大仙门的小仙门。
但也有一些小仙门秉持道心,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其中有一个叫众妙的小仙门,其门下一个弟子找到了辰阳,说他们门主前几年因为实在看不过那些大仙门的所作所为,曾几次上书天衢阁反映此事,但都没有结果。
那位门主原本打算亲自上仙峰一趟,却不料在出发前的一天夜里,因修炼不慎,筋脉爆裂而亡。
找到辰阳的这个人正是这位门主的亲传弟子。
这次辰阳带人来到他们地界调查此事,那名弟子觉得他师尊死前心中也念着这件事,如今仙峰终于出手惩治这些仙门,也算是给他师尊一个交代了,故特地找到辰阳,将此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