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后我飞升了(33)

作者:锅里是我的鹰吗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一 皇十九子沈既明曾在年少时救下一个弟弟仔,弟弟仔长大后第一件事就是起兵谋反,把沈既明的亲族杀了个干净。 沈既明才知道,这不是弟弟仔,这是小兔崽子。 二 亡国之君沈既明过身当晚意外飞升,原来是三天神君的神劫劈错了人,被沈既明捡了便宜。 众神高呼:你失去的只是性命,神君失去的可是九天真神的仙位啊! 沈既明:对不起别骂了。 三 沈既明喜欢三天神君,但他不敢说,因为神君在人间时曾心系于一人,始终不忘。 三点击展开

“明日我就走了,李龙城我亲自带着,我自会护他无事。我最放心不下的只有一件,”他将粉末放进宫人手掌中,又包起宫人的手指将其紧紧攥住:“仇千盛是见过李龙城模样的,他一心忠于父皇,所以他必须死。”

停了停,补充道:“三年之内,我都不会回来。一定小心行事。”

宫人沉声道:“殿下的吩咐,奴自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只是仇大人虽是陛下爪牙,这么多年确为陛下出力不少,可依奴看,仇大人并非生性残暴之辈。他一口咬定殿下知李公子去处,可见仇大人不但清楚殿下心性,心里也是觉得陛下……他今日并非虚言,许多事情做与不做由不得自己。殿下当真要仇大人的命?”

沈既明冷笑一声:“知错犯错,还偏要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来,你这样说,我看他更该死了。”

“殿下,世事不是非黑即白。”

“我是个瞎子,不知什么黑白,我只道仇千盛不死,李龙城就活不得。我遇过冤死的孤魂太多,多一个也不该再有了。”

宫人长叹:“只愿殿下这份心意将来有回报才好。”

沈既明身上一僵。

“殿下,李公子不得不得知真相的时候,恐怕会恨您。”

第17章

沈既明在大漠一住便是数年,期间不曾回京。起初他将李龙城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二人同吃同睡不过数日,他便发觉李龙城身上惊人的天分。沈既明自知教不起这样的学生,生怕耽误人才,于是连夜传令,命人请了从前教过他的太傅来。

太傅们嫌大漠艰苦,并不愿前往,愿赴任的唯几人而已。太傅们上任一段时间,无一不对这颗好苗子拍桌惊叹。育人者惜才,当今圣上贪图享乐,贵族间亦盛行奢靡之风,已鲜少有愿意潜下心来虚心请教的小辈。平民百姓连温饱也不能保证,更别提出钱供孩子读书。太傅们遇上李龙城如同久旱逢甘露,恨不得一股脑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连沈既明主动送他们回京,他们也不愿回去了。

李龙城为人低调谦逊,做事稳妥,论文论武都是难得的奇才。他如此得太傅的赏识,沈既明十分欣慰,这孩子终究不负他苦心。然这些对李龙城来说可不如外人想的那般美好,每一位先生都对他寄予厚望,知识教得多,课业留得也重,最忙的时候他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个人用,偏偏沈既明那边也不叫人省心。边关外敌始终不安分,将士们不敢懈怠,日夜操练。十九殿下毕竟是个盲的,许多事做起来比常人困难得多,需得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李龙城去找他时,不是披头散发一宿未睡,就是桌案旁堆了两三份为动过的饭食,李龙城气结,这分明就是仗着年轻糟蹋身体。

沈既明体质敏感,大漠气候干冷多风沙,他的鼻鼽每每到了关外便格外严重。李龙城少不得抽出时间去照顾沈既明,提醒他吃饭喝药。也正是目睹沈既明辛劳的缘故,李龙城生生将思乡之情咽回肚子里去。他向往成为沈既明一样的人,若无付出,又怎会兑现往日约定。

李龙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沈既明带他到这寸草不生的地界上来自然不是真的为了助他成才。沈既明粗枝大叶一个人,将李龙城交给先生后便一门心思扑在事务上,连李龙城日渐细致入微的照顾也未曾发觉。

直至一日,沈既明练兵回房,习惯性地端茶来喝,茶水却是冷的。他奇道:“茶是谁泡的?今日怎忽然换了冷的。”

门外宫人听言,赶忙磕头谢罪,磕磕巴巴道,往日都是成公子抽空回来给殿下泡新的,今天成公子不知说了什么,惹得先生发了好大的脾气,听说手掌都给打红了,这会儿在外头罚跪呢。奴心里担心得紧,这才忘了给殿下换新茶。

沈既明连饭都不记得吃,哪里会讲究茶水是凉是温,无非是喝了一段日子的温茶,偶然换回冷的不甚习惯罢了。他急忙放下茶杯,心急问道:“怎么回事。”

“殿下忙于军务,奴不敢叨扰,只是殿下还是去成公子那里看看吧,这外头天寒地冻的,跪出毛病可怎么处。”

沈既明抄起斗篷往李龙城平日上课的院子里走,刚进院门,未能再走上几步,脚下就绊了人。他将斗篷往下一披,他抓起少年的手掌,冷硬如磐石。沈既明心疼不已,又不好与太傅发作,只好低声下气地问先生为何动怒。

太傅显然气得不轻,见了沈既明也不消气,继而厉声责问李龙城道:“你可知错!”

沈既明轻握李龙城的手,示意他不管如何先服个软。李龙城丝毫不理会,硬邦邦回道:“学生不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