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后我飞升了(104)
洛清恭敬道,随即吩咐下去,仙娥们垂着头,低声道:“早已备好了。”
沈既明嗯了一声,踏进仙娥为他准备的房间。从房内将门闩死。
当晚。明月阁外。
黑衣人注视着窗纸上映着的俊俏侧影,压低声音道:“从今日的情形看,他们已经生了嫌隙。”
“此话当真么,那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虽然不知前因后果,但他们二人对彼此说了相当重的话,羲翎激动非常,不似是做戏。”
“他们二人果真有趣,做凡人的时候就内讧,当了神仙还是这样,白白给人捡便宜,难怪一个守不住江山,一个渡不过神劫,可笑。”
“与我无关,他们只是挡了我的路。”
“我知道。”
“现在要如何。”
“接下来就只等着那一天就成了,羲翎没了修为,阻不了你我,沈既明与他决裂,自然也不会帮他。看来我们的合作虽有瑕疵,还算是成功。”
黑衣人无言,正欲掐断法术。猛地,他意识到什么,蹑手蹑脚地凑近窗户,轻轻点破一个小口。
透过孔洞,他看清床上躺着的并非沈既明,而是一个扎做人样的纸人。
纸人!
黑衣人低声怒喝:“有诈!”
第53章
九重天上。
羲翎默然坐在桌案旁,手里握着一卷记载着周元王李龙城生平的史籍,果不其然,沈既明三字如同神隐一般被抹去。关于这位帝王的少年时代记载仅是寥寥数笔,只说为恩人所救,其余概况一笔带过,外人不得而知。据记载,李龙城起义成功时尚未弱冠,挟昊武帝数年,昊武帝病逝后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改国号为周,期间细节一概不提。
胸腔里跳动的心脏逐渐下沉。
沈既明作为大昊最后一任君王,却在史书中不留姓名,这样的结局十之⑧九就是李龙城——也就是寂夜神君本尊一手促成的。
羲翎只隐约想起些杂乱无章的混乱记忆,如拼凑不到一块的碎石,任凭他如何回想亦想不起更多的线索来。唯有一条,寂夜神君明察秋毫,连一个男人的心意都判断得分文不差,他作为李龙城时确是爱慕着沈既明的。他的神魄缺失了那段记忆,而浓烈的情感挥之不散,他对沈既明无防备的好感,不易察觉的亲近,掩埋心底的占有,皆是二人曾交缠一生的道道刻痕。说来好笑,他曾因沈既明与李龙城关系匪浅而发火,然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时,又发觉沈既明对李龙城的心思当真坦荡,即便曾经有情,也是再纯真不过的兄弟情谊,而非爱欲。
他要如何开口。
他作为李龙城时的一切,孰是孰非,他与沈既明谁也说不清楚。他本是不信命的人,可他们二人确是生生被推行至最后那一步。
沈既明曾将往事尽数说与羲翎,平心而论,若是羲翎在沈既明的位置上,他未必做得出比沈既明更好的决定来。而他亦明白沈既明身陷苦痛的原因,在那般食不果腹,民不聊生的时代,沈既明作为吃穿不愁的皇子出生,他心知自己的吃穿用度皆是穷苦百姓的血汗。他是皇室中唯一清醒的,而龙椅上坐着的却是与他血脉相连的生身父亲,他愈清醒愈痛苦。否则也不会一面救下李龙城一面斥责李龙城写下尖锐讽刺的逆诗。
而他李龙城呢。
二人在皇宫重逢那一战,沈既明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他甘愿以命换命,保得族人性命。李龙城偏不如他愿,他杀尽沈家人,又出于私心逼迫沈既明在他身边活着。
事到如今,他已开不了口。
曾有一瞬,羲翎真切地希望今日大殿内沈既明所言是真,若二人之间只有单纯的恨意,说不定彼此还过得轻松些。
瓷白银光闪过,传送门应声而出,来者脚步匆匆,一个趔趄向前扑去。羲翎起身相伏,那人正巧结结实实地落在羲翎的胸膛。
一抬头,是沈既明。
沈既明眼神发亮,正欲出声,又想起不该声张,于是压下声音,明朗道:“神君,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快走吧。”
羲翎望着他,不说话。
“神君开口时真是吓了我一跳,多亏我脑子转得快,马上反应过来这大约是神君给他们下的套。”沈既明见羲翎果然不与他疏远,喜出望外,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兴奋之余,他连与羲翎的姿势是何等暧昧都未意识到,反而再度往羲翎身上贴了贴:“我演得够像,连真人都让我唬住了。”
羲翎下意识把怀里的人搂得紧了些:“嗯。”
“我们得赶紧解决这件事,神君,我不能平白连累洛清真人。天界一定有人要对神君不利,说不准是与地府勾结,今日之事明着是冲我来,可我瞧着更像是离间计。不瞒神君,地府有一鬼兵与我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以九天真君为引子,暗示我要提防神君。那时我心下存疑,倒也没多想,现在足以落实了。一定是有人趁着神君历劫时有所动作,只是还不知他们的目的。神君,天上已不安全,哪怕是九重天也有被监视的可能,地府那边也不值得信任。恐怕我们得去凡间躲避一段时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