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妖(26)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想到这里,她不仅皱起眉头,虽然翡翠没什么特别的味道,那火焰的气息也消失了,但她心中总是感觉奇怪,难道说——这石头就是麻星曜说的葬石?
用手轻轻的抚摸翡翠原石,翡翠特有的质感和细腻润泽,从手心间传了过来,她心中终究还是有些喜欢,难怪这些年,翡翠一再被人追捧,这玩意果然美丽的让人没法子抗拒。
“见光死……”澹台明月低声念道了一句。
“你又在叨咕什么?”麻星曜从外面走了进来。
“你怎么还在?”澹台明月好奇的问道,“你没走?”
“小主人,你在这里,我能够去哪里?”麻星曜故意问道。
“你……”澹台明月皱眉,终于问道,“你要住这里?”
“嗯!”麻星曜点点头,笑道,“我是你最忠诚的仆人,主人在哪里,我自然就在那里。”
“你这简直就是耍无赖。”澹台明月还真是拿他没法子,麻星曜既然找上门来,想来是自己父母早些年给她迷得的奴仆之流,或者是奶奶的安排,毕竟从麻星曜口中,她知道奶奶是知道的,只是从来没有提及过。
“尊敬的明月主人,你怎么可以这么说你最最忠诚的仆人?”麻星曜学着欧洲贵族说话的口吻,逗的她不由自主的笑起来。
“这房子是风羽夕的,你要是不膈应难过,你就住吧!”澹台明月笑笑,从麻星曜在聚德轩一掷千金的出手来看,这厮非常有钱,她就不信,他咽得下这么一口窝囊气?
“我明天会找他结算清楚。”麻星曜说道,“也是我大意了,我本来是准备把你接去金谷园的。”
“不用了!”澹台明月指着桌子上的翡翠道,“把这个卖掉,我会找他结算的。”
麻星曜只是笑笑,也不说什么,当即从黑色编制袋子里面,把那件青铜佛像取了出来,还有澹台明月想要购买的青铜残片,一个锈迹斑斑的青铜盒子。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麻星曜把青铜残片反复看了几次,也看不出个名堂来,唯一能够看出来的,就片青铜似乎带着一点弧度,应该是从一件圆形的器皿上面敲下来的。
“难道也是鼎?”麻星曜皱眉问道。
“鼎?”澹台明月不在研究那块翡翠,问道,“什么意思?”
“你看这个弧度,虽然不明显,但可以证明,这东西是从圆形器皿上面剥落下来的——圆形的青铜器皿,估计是以鼎为多。”麻星曜解释道。
澹台明月从他手中接过那片青铜残片,看了看后说道:“未必是鼎——从这个弧度,你可以推测出,原本的器皿有多大吗?”
“不能!”麻星曜摇头道,“因为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属于那一面的,不——就算知道是属于那一面,也难以推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东西不会太小,所以,我猜测是鼎的可能性比较大。”
“为什么不是钟?”澹台明月突然反问道。
麻星曜愣然,古时候钟是礼乐之器,不管是祭祀,还是迎宾,庆典之时,都是免不了要用到的,这个可能性和鼎占了五五之数。
澹台明月看着那青铜残片好久,这才问道:“古时候人为什么要铸造青铜鼎?老大老重,还浪费……”
“古时重祭祀,不像现在这样的,鼎是祭祀礼器,象征社稷繁荣。”麻星曜沉吟了片刻,对于现在人来说,崇尚无神论居多,心中已经没有敬畏之心,也没有祭祀之礼,甚是已经废除,开始向澹台明月解释鼎的种种。
许镇在《说文解字》里面提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传说,最早的鼎是用黏土烧制的陶鼎,而最初的鼎也不是国之重器,也不是祭祀用的,而是用来做饭的,相当于现代的锅子。
澹台明月听到这里,不仅笑了一下子。
麻星曜笑道:“你可别笑,古时候能够吃饱就是首要任务,可没有现代人这么多花花玩意儿,思想也要单纯的多。”
“那后来鼎怎么就成了祭祀礼器,象征国家,权势的尊贵只物?”澹台明月问道。
“夏禹你知道不?”麻星曜问道。
“我又不是白痴!”澹台明月白了他一眼,说道,“这么有名的人物,我都不知道?”
“传说,他收九州之金,铸鼎于荆山,上面刻着魑魅魍魉,象征天下九州。”麻星曜说道,“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鼎就成了祭祀礼器,成了国家的象征。”
“不对!”澹台明月陡然反驳道,“传说不是夏禹,而是轩辕黄帝铸造九鼎,九州之金,也不是青铜这么简单。”
麻星曜点点头,更多的传说都是轩辕黄帝大败魔王蚩尤后,一统中原,然后铸造了九鼎。
“我一直都不想不明白啊,你说那个黄帝这脑袋似乎不怎么好使啊!”澹台明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他要是收九州之金,铸造神像啊,战车啊,哪怕是铸造他自己,都没什么不可以理解的,为什么铸造九个大锅子,难道他这么一个英明神武的人物,居然想要烹杀蚩尤不成?”
第三十二章 青铜裹金
“这么荒唐的想法,你怎么想的出来的?”麻星曜打了一个寒颤,忙着说道,“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我知道是胡说八道,但是——这解释不通啊。”澹台明月说道,“如果是祈祷五谷丰登,也应该是铸造农具啊?弄个大锅子,还一次弄九个,劳民伤财,绝对不是明君所为,可是他又偏偏算是一个明君,不管是夏禹还是黄帝,反正他们都是华夏文明的老祖宗之一,实在不容质疑。”
麻星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反正她这个荒唐的想法,只怕那些博学的史学家,也一样解释不清楚。
“传说,鼎上铸造的,可是魑魅魍魉,那都是小鬼!”澹台明月说道,“如果鼎真是锅子,用来做烹饪之用,那么他要烹饪的,绝对不是鱼肉蔬果,而是妖魔鬼怪之流。”
“好好好,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麻星曜闭上眼睛,用力的摇头,简直就是开玩笑啊,自己吃撑了,跑来和她争论这个问题?
澹台明月伸手,在虚空中画了一个圆,然后中间划了一条弧线,说道:“古时候没有函数计算,这么精确的数据,他们怎么做到的?”
麻星曜自然知道她画的是太极,传说中,鼎和太极相融相通,三足两耳,下方上圆,那就是表示天地。太极是道家传统,起始于什么时候,实在没法子做出精准的回答,据说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阴阳家,但是,在更古老的典籍中,早在阴阳家之前,就有了太极。
现代人看到那么一个圆,自然就知道是太极,甚至耳熟能详,不算什么稀奇事情,可是在古代,到底是什么人首先发现了太极?以阴阳之术,解释了天地涵义?从而发展到鼎?或者是先有了鼎,才发展了太极?
“融天地阴阳之术,与一鼎之中,这个黄帝,到底想要做什么?”澹台明月叹气道。
这个问题,麻星曜自然回答不了她,只怕也没人可以提出精确的答案来满足她的好奇心,当即只能够埋头翻找她今天购买的东西。
“明月,这个佛像好沉啊!”麻星曜把那个佛像放在地板上,叹气道,“明明是现代仿制品,也不知道做成中空的,方便人携带,这也太沉了。”
“那个里面搀和了别的金属,大概是要逼真吧,所以就做成了实心的。”澹台明月想到那个老头,也感觉好笑,乐呵呵的说道,“我怀疑,它就是外面裹了一层青铜,里面是铁的。”
“真的?”麻星曜笑道,“要不,我们弄开来看看?”
“看什么?”澹台明月有些不明白,不解的问道,“你的意思是把它砸开看看?你跟它有仇啊?”
“我看到它就讨厌!”麻星曜没好气的说道,“你也不听听,那个老头都是说的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