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看中了探花郎的未婚妻+番外(66)

“后来呢?你们是怎么出去的?”霍青钟不知道她还有这样的遭遇,一时忘了自己的伤心事,抬头问她。

沈蕴回想道:“后来,是舅舅的人找到了我们,我昏迷了很多天,脑子也烧坏了,将以前许多的事情都忘了,是娘娘一直寸步不离的守着我,照顾我。”

霍青钟贴面亲了亲她的下颌,宽慰说:“阿蕴受苦了,往后我们在一起,谁也不离开谁,好么?”

沈蕴笑着说好。

——

长公主的事情没有传至外廷,可朝内外众人心里都有数,先帝在世之时,便已闹得不可开交,可总归也是皇帝家事,大臣们也都缄口不语,后来久而久之众人也就淡忘了这位大玥长公主的事迹。

近日仁寿宫的事情,虽也闹得人尽皆知,可这位长公主得众人疼爱,再加上有太后吩咐,谁也不敢胡乱猜测,最后只对外称长公主暴毙,按规制入殓下葬。

宫廷秘闻,向来是大忌,历朝历代都有发生过,可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已经不重要了。

一连休养了多日,仁寿宫里没了往日的活气,太后也因为此事伤心过度病倒多日,一直到霍青璇大殓那日,看见晏儿才渐渐好起来。

晏儿跪在床前,拉着太后的手,模样可怜儿,太后看见那张和霍青璇相似的面容,顿时心里不舍,双手将晏儿抱起来抱在怀里。

春和从殿外推门进来,屋外刮起寒风,这天一日冷似一日。

太后看见她进来,孤声问:“送走了么?”

春和站在床前,垂首恭敬说:“已经出了皇城了。”

太后愣了愣,随后才叹了口气道:“走罢,只望来世……她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不要再经历这样的苦楚。”

感伤了半晌,太后又抬起头问:“皇儿如何了?”

春和:“休养了多日,早晨刚问了太医,说是伤口好得差不多了。”

太后点点头说:“我一病多日,也没去看过他两回,那日他那番话,说到我心坎里了,什么亲娘养娘的,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总归是我对不起他,去看看他吧。”

梳妆过后,太后带着小团子一块儿去了干清宫,因天突然寒凉缘故,殿中炭火比往年早了大半个月左右,推开门的瞬间,有种暖意袭上心头。

霍青钟正坐在案上看奏折,一连多日没有上朝,连各地的折子也未看,因此积累了许多事情。

霍青钟听见殿门吱呀一声,抬头看见进来的人,身形微微一愣,随手将手里还未翻来的柳州折子放在一旁,起身迎了上去。

“母后怎么来了?身子骨还未好,怎么下床了?”霍青钟忙上前两手托住太后,侧首吩咐身旁二喜:“去将披风拿来。”

二喜刚要点头说是,太后挥了挥手止住他,说:“无碍。”

“哀家想来看看皇儿,伤口都恢复了么?怎么不多歇两日。”太后拉着霍青钟的手,见她手微凉,连忙替他捂了捂,“怎的这样凉?”

手心处传来温热,霍青钟顿时觉得心里暖洋洋地,她笑道:“儿臣一向有手凉的毛病,穿了多少衣裳都不顶用,不碍事。”

太后有些心疼,叹道:“这是身子寒凉所致,你常年住在山上,难免比地底下要寒凉,往后这身子需要调理。”说完朝身后春和道:“将汤端上来。”

春和提着食篮子上前,说:“这是娘娘亲手熬的汤盅,补精气的。”

霍青钟扯了扯嘴角,“补精气?”

太后拉着他坐在软塌上,伸手替盛了一碗递过去,道:“这是哀家从前给先帝熬的方子,先帝常喝,所以身子精壮,皇儿如今也不小了,再有两天,就该十七了吧。”

事态有些往歪道上发展,霍青钟愣愣地点头,接过汤碗说是,果然又听见她亲娘又说:“此前和皇儿说的封后一事,皇儿想的怎么样了?”

霍青钟喝了口汤猛地呛了下,太后忙上前替他拍着胸口,一连拍了好几下,忽觉有些不对劲,霍青钟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退后了些许,避开太后伸过来的手。

“皇儿,这……”太后有片刻愣怔,恍惚问道。

霍青钟捂住胸口,连忙说:“无碍无碍,母后,这汤真不错!”

太后神色愣怔,附和着结舌说:“啊是……是啊……”

一碗汤下肚,两厢有不同的心思,太后忽然开口:“皇儿……”

霍青钟听见太后叫声,浑身哆嗦了下,放下手中的碗喊了声:“母后。”

“皇儿对沈蕴,是真心喜爱么?”太后忽然问道。

霍青钟愣了下,不知道她亲娘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她权衡想了下,最后承认道:“母后,儿臣对阿蕴是真心的,这辈子,除却她,儿臣谁也不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