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月不再纠结:“也是。”
沈砚冰这段时间确实很忙。
论文被转载的事情出乎她的意料,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正在京城不断公演的该场戏剧也临时改了台词,更好地适应当下导向,否定历史虚无主义。
就连郑曼也特意和她打电话聊了会,委婉地提醒她言辞表达的艺术。
历史真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也有人站以今诠古,虽时代变化而赋予历史新解释的人也不在少数。
是是非非难以说清,站在潮头容易被大浪掀翻。
沈砚冰却置之一笑:“我有分寸。”
郑曼许久才回:“你没有分寸。”
尽量母女生疏,但在这方面没人比郑曼更了解她,沈砚冰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看着平和,却一身都是反骨。
但郑曼并没有管教的意思——过去历史已经验证,这不是两人的相处之道。
她换了个话题:“黎明月那身衣服,寄过来给我看看吧。”
她说的是公主殿下来时的那身嫁衣,沈砚冰应好,“我把上次的鉴定报告一起寄过去。”
黎明月好久没见到这套衣服,乍一见翻出,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伯母想要研究吗?”她问。
沈砚冰把它们装封好,“是的,她最近在做服饰等级研究。”
黎明月托腮:“要拿到实验室吗?会不会要把它拆开?”
沈砚冰抬头看她,笑:“就是观摩而已,现在探测技术很高,不会损坏的。”
这套喜服是现在黎明月与另一个世界唯一的牵绊,沈砚冰自然也想妥当保存。
“我只是问问,就算丢掉也没关系。”黎明月抿唇,“当然,还是太亏了,能卖掉最好。”
沈砚冰却忽然举起那宝石金凤冠,端端正正地戴在了黎明月头上。
“——公主殿下的东西,怎么能流落民间。”
作者有话要说:打补丁:是我这周写完存稿,更新完结应该在七月初,等我期末考完再更番外呜呜,想看什么到时候可以提(尽量满足!
顺带汇报进度,懒癌拖延症作者已经写到第八十四章 了。
第七十九章 成长
滨大美院的课程安排有些随意,黎明月的开课提过后,很快就排上了日程表。
黎明月看向沈砚冰:“我还没给同龄人上过课呢。”
说得再准确一点,她在景朝时和同龄人打交道的机会都不多。
沈砚冰笑:“紧张吗?”
“有点儿。”黎明月实话实话,“我不知道该怎么教。”
很多东西不是能讲解清的,她只能一遍遍演示,能领悟到多少就看学生自己了。
“这样就可以了,又不是教小孩。”沈砚冰让她放松,黎明月想到教沈悦然时的混乱,蓦地笑出来,“再难也不会比那更难了。”
沈悦然就是教学难度的天花板。
事实证明,这门书法选修课也没多少人是真正冲着学习来的,滨大美院本就不是国内排的上号的名牌,愿意沉潜在费力不讨好的传统艺术中的学生更是少数。
但也不是没有。
刘阳就是那个例外,滨大书法专业的终极学霸,滨大唯一入围兰亭展的人。
“老师,我能录下您的演示吗?”刘阳端着手机问,“我想更仔细地看您的运笔。”
黎明月答应,“不要拍脸。”
刘阳:“当然。”
能入围兰亭展的人,实力自然不差,放在滨大更是鹤立鸡群。
黎明月也知现代这个水平在这个年纪的可贵,哪怕对方说话没那么客气,也没放在心上。
——别人再怎么学她,她的就是她的,任何人都抢不掉。
这终归是要靠水平说话的专业,不管刘阳曾经怎样嚣张挑衅,现在在课堂上,还是得叫她一声“老师”。
沈砚冰最近交了稿,工作闲下来,晚上同黎明月相处的时间也变多了不少。
黎明月最近晚上也闲不下来,一直坐在课桌前练字,偶尔站起来拍照发给章庆老先生。
沈砚冰看见了,“这个点了,章老还没睡吗?”
老一辈人总是睡得早,起得更早,她的外公郑德行就是这样。
“老师什么时候看见,就什么时候回。”黎明月边说,边对这幅不太满意地皱起眉。
她起身研墨,端砚发墨细腻,她的心思却全在那字上。
总差了一点感觉,字形结构不够妥当。
第二天一早,章老给她回了长串的语音,黎明月一边点开听,一边看着对方发来的手写体照片,隐约摸到了问题。
沈砚冰发现黎明月更加废寝忘食了。
“我在准备突破。”
吃饭时,黎明月神采奕奕告诉她,“现在还在练习,如果是我理解的那样,那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