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游戏后,她弯了[无限](92)
而且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又有其他组成员在的情况下,肯定还是想以收集情报为第一优先级的。
了解其他组员的状态,了解他们经历过的游戏从而总结经验教训,以及了解整座岛屿的情况。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莫非他们抵达这座岛屿前,已经率先逛了整岛一圈?
可即便如此,也该与她们进行交流才是。
七橙正这么思考着,夏凛忽然拍了拍七橙的肩膀。
她刚扭头,就听夏凛凑过来小声说:“这二位该不会在里面也LOVE LOVE呢吧?”
“你以为每个人都跟你一样,脑子里都是黄色废料吗?”七橙鄙夷。
夏凛立马反驳:“瞎说,我脑子里明明都是你。”
怎么能说她自己是“废料”呢?明明是我珍贵珍爱珍惜的小橙橙,哼。
七橙叹气:“凛凛小姐,你人设崩了。”
来到客厅,唤来管家机器人,让他给安排夏凛五岁的时候出演的一部电影。
七橙决定先不管A组那两个人了,反正他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房间里不出来。她们这边先把戏做足,这样也就不担心他们突然冒出来而被他们看出端倪。
而且七橙也的确想看看夏凛参演的电影。
这部影片,可以说是夏凛真正意义上的出道成名作。
之前看下界实况转播的时候,听电台主持人介绍过,这部电影是夏安导演执导的为数不多的,以小孩子为第一主角拍摄的电影。而且采用的演员还是五岁的孩子。
虽然这个世上也有不少的童星,但大多是在8-10岁时,才会有演技上的优异表现。
太小的孩子明白的事理还太少,不能对他们要求太多。
所以大部分导演在拍摄年龄很小的孩子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对他们有什么要求,只要他们保持孩童天真活泼的心性,让他们自然演绎就好。
但夏凛参演的这部电影不一样。
这部电影是根据D国著名小说家罗威尔·克里斯托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影片的女主角,也就是那个只有五岁的孩子,是一个拥有先天语言障碍的孩子,再加上家境贫穷,这孩子从小就没有欢乐的童年,一直都是阴郁自卑的。
左邻右舍的轻蔑,与同龄孩子的嘲笑,更是让她变得无比自闭。
医学角度是这样解释孩子的自闭症的:“不与他人交流、没有对视,别人夸赞和拥抱时也不会产生喜悦感。身体僵硬像个木偶,不会随着视线转移。基本上不存在情感需求。”
而且这个孩子的父母还在一起车祸中死去了,女主角一下子变成了孤儿,性格也因此变得更孤僻。语言障碍本来是可以医治好的,却因为这样的际遇,让她以后发声更困难了。
想要出演好这样的角色,对童星的要求非常苛刻。孩子大多都是天真活泼的,很少有影片中女主角的际遇。所以要让他们本色出演,真的很难。
可夏凛却完美做到了。
七橙坐在沙发上,专注地注视着电视屏幕。里面正上演着让“夏凛”疯狂圈粉,演技收获无数好评,也让她的名字响彻整个演艺界的名场景。
那是当影片女主角“洛彤”被警察告知父母去世时,把自己关在房间的一幕。
她把自己关在狭小的房间里,抱着唯一的玩具——也就是她三岁时母亲给她买的小熊娃娃,哀恸地坐靠在墙角的画面。
洛彤不像其他孩子,能够正常嚎啕痛哭,甚至都不能够做出正常的“喜怒哀乐”的表情。
书中原文对这一段的描写是:
“那一刻,洛彤仅剩的世界,也随着父母的离世而相继崩塌。她就像一个没有感情、没有信念、甚至没有灵魂的瓷娃娃,缩在房间一角,怔怔地凝望着大门,等待着父母将她房门开启。阴暗晦涩的房间,只有一扇破旧的窗。
“窗外月光挥洒,将洛彤如人偶般死灰、却又面无表情的脸映衬的忽明忽暗。也不知过了多久——久到时间都仿佛停顿,她终于意识到,她深爱的父母不会再打开这扇门,不会再出现在她的眼前——这一刻,她流下了静谧哀恸又绝望无息的泪水。”
从这段文字中,就能明白,想要演员表达出“面如死灰”的绝望感的同时,却又要保持“如人偶般面无表情”的脸是有多么困难。那不是摆个面瘫脸就能解决的演技。
这段是考验演员既要演绎出“没有感情、没有灵魂”的洛彤,又要演绎出当她失去唯一的亲人时,那种绝望感。
别说一个五岁的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很难做到能如书中描述那样,完美演绎的。
后面流泪那段,更是将这段戏的难度提升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