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泪+番外(108)

作者:书自清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三教九流 欢喜冤家 乔装改扮 朝堂之上主角:孟旷(孟晴),李穗儿 ┃ 配角:孟暧,郭大友,詹宇,赵子央,白玉吟,张鲸,罗洵,骆思恭,李如松,万历等 ┃ 其它:万历三大征 浮华皆碎,忠良尽去,世间再无明立意: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点击展开

郭大友将吕景石与韩佳儿带入了船舱,孟旷跟在他们后面。房门打开,穗儿见到吕景石与韩佳儿时,她那惊诧之后喜极而泣的神情,实在令人动容。她情不自禁地上前拥抱住韩佳儿,又紧紧抓住了吕景石的臂膀,三个曾在宫中相依为命的宫人,均落下泪来,一时无言。

郭大友留吕景石与韩佳儿在屋中与穗儿叙旧,领着孟旷上了甲板。二人站在甲板之上,望着黄昏夕阳下帆桅林立、舟船繁忙的通惠河渡口景象,郭大友一时怅怀慨然,竟然叹息地诵念道: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孟旷实在是有些吃惊,郭大友乃是典型的武人,虽然非常聪慧,但他读书不算多,文化水平有限。却没想到今日能听见他诵念杜子美的诗句,实在是十分新鲜。只是这首《登楼》所抒心绪实在悲戚沉郁,所谓的“万方多难”,“北极朝廷”和“西山寇盗”,也实在是应景,难道如今这朝局天下,当真如那杜子美所处的时代一般,繁华不再,积重难返了吗?

“呵呵呵呵,我若是当着某些言官的面念诵这首诗,这会儿恐怕要上弹劾的折子了。”郭大友调侃道。

孟旷不知该说什么,心绪复杂,实在是没办法用手势表达。

“十三,你不会说话,实在是很好,你就静静听我说罢,我心里实在憋得慌。”郭大友开口道,孟旷很少看见他这般情绪低落,只听他道:

“这段时间我跟着大哥做了不少事,但都来不及与你说。

首先是今天你瞧见的事儿,詹宇当着李如松的面抓捕到了九指王残党,这事儿是我给他出的主意,其实早几日,就已经查出九指王残党的行踪了,我让他不要急着抓人,要利用这件事为他自己的前程铺路,这小子虽然很拗,还是能听进去一些话的。他为了让李如松对他留下深刻印象,故意掐着时辰抓捕九指王等人,九指王等人本就瞄着今日要刺杀李如松,于是在德胜门演了一出好戏。

这是其次,关键是九指王残党的藏身点,你可知是在哪里?怪不得那么多人在城中搜捕如此长的时间,搜不出这些个鞑靼人,他们就藏在南新仓未被烧毁的其他仓廒之中,里面还有现成的屯粮可以吃,待多长时间都没问题。南新仓自大火后,就被封锁了,官兵也不会进入其中搜捕,这实在是灯下黑。但是如今谁都能看出来,南新仓如此重要的军饷库,管理到底有多么松弛。哪怕是在遭遇外敌炸毁的当下,竟然依旧无人看管,简直匪夷所思!那些个饱食终日,只知喷唾沫淹死人的言官如今又开始写弹劾奏折,圣上却浑不在意的样子,烧掉了三个廒似乎他也不心疼。宁夏前线日日粮草告急,他都视而不见。

几天前骆指挥使入宫面圣,因为就连锦衣卫派去前线的斥候部队都传回军粮告急的消息,骆指挥使希望能求圣上下旨,在当地募集粮草,加急特办。然而那日圣上喝得酩酊大醉,正与贵妃嬉戏。骆指挥使在外等了三个时辰,站得腿都僵了,才被宣进去。结果没说两句话就被圣上赶了出来,还催促骆指挥使尽快把李惠儿抓回去,他脑子里只有美色!真是什么事也没办成,还落了一顿斥责。如此非常时期,内阁六部都转成了陀螺,叛乱地区的边将臣子却依旧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难以统筹。首辅赵志皋年纪大了,发了病一时难以出面管事,全靠次辅张位做决断。圣上在这个时候却完全不管事,好像这大明天下不是他的天下一般,他身为天子为何能这般儿戏?

其实谁不明白呢,咱们这个圣上,其实根本就不曾长大,就是个孩子的脾性。张太岳在时他憋坏了,张太岳不在了他就肆意妄为。他只知道闹脾气,就好似十来岁的半大孩子般忤逆长辈,长辈要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丝毫不去考虑自己的做法是否合理,又会产生甚么影响。十年前,他弱冠之年,沉积多年的郁结之气一朝勃发,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曾经盛极一时的张氏一族瞬息覆灭,被牵连者无数。如今十年过去了,三十而立,他依旧毫无长进,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后果是什么,也从不会去考虑。

他以为派李如松率大军驰援就能高枕无忧了吗?不只是宁夏,如今倭国已经盯上我们了!大哥这些日子一直在查添香馆那夜出现的倭国忍者,有可靠消息称他们已经出城东归,这说明京城之中绝对有高位的内应,可以在全城封锁的情况下襄助他们出城。这些日子大哥还陆续收到了来自朝鲜附近海岛和渔船发来的求援信,倭国已经调集大军于摄津、播磨、和泉三地海港集结,蓄势待发。消息不像是假的,具体到了地点,人数尚且不明。但是朝中没有一人在意,此事大哥上报给了指挥使,指挥使也报了兵部和内阁,但却毫无回应。

倭国这些年已被太阁丰臣秀吉一统,正是军事实力空前强大之时。然而他们由各藩地领主松散联合,根基尚且不稳,急需发动对外战争转移内部矛盾,此时集结大军征战朝鲜绝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朝鲜贫瘠,他们真正的目标是我大明丰饶之地。只有豪迈诱人的许诺才能调动那些藩邦领主出兵攻伐的积极性,朝鲜羸弱,党争严重,更无抗争可能,我们若不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将错过最佳战机!

唉!没有一个人意识到危难临头,这朝廷当真就像诗句中的那北极星似的,何止是稳固不动摇,简直是食古不化!”

这不是孟旷第一次听闻郭大友对倭国和朝鲜国的分析了,但她还是必须得感叹,朝中有多少人能如郭大友一般,对三国局势都有如此深刻的研判?这些想法,恐怕都是他与罗洵这些年来不断搜集他国情报得出的结论,他们当真不愧是大明最出色的巡堪锦衣卫。郭大友鲜少会对皇帝评头论足,如今言辞之间多有不敬,若是让外人听见,是要治罪的。但他恐怕是积郁良久,不吐不快。

郭大友发泄完了,长舒一口气,终于再次展露笑容。他拍了拍孟旷的肩膀,道:

“十三,我就说些牢骚话,你听听就罢了。但危难当头,必须要警醒,我们锦衣卫,是大明的耳目,永远不要闭塞视听。”

孟旷摸出了速记本和笔,写道:你很失望吗?若是失望,为何还要这般尽忠,上头不重视,我们也无能为力。

郭大友愣了愣,遂摇头笑道:“十三,这不叫尽忠,这片土地不仅仅是朱家天下,亦是你我的家,盗匪扣门,你难道不拔刀吗?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家人被杀死吗?曾有蒙元做了这片大地的主人,我等汉人受尽欺辱。如今,难道还要让倭人取了这天下吗?”

是啊,答案当然是不能的。

第77章 帝王州(二)

穗儿擦去了眼角的泪水,吸了吸鼻子。安抚地拍了拍依然在流泪的韩佳儿,她转身,向着身后一直默然注视着他们三人相拥而泣的孟暧和白玉吟介绍道:

“这二位是我在宫中的朋友,吕景石、韩佳儿。石头、佳儿,这是孟百户的小妹,孟暧孟大夫,这是……孟家尚未过门的嫂子,白玉吟。”

穗儿的故事,孟暧很清楚,而白玉吟也在这两日有所了解。因而一听名字,她们就反应过来来者是何人。吕景石和韩佳儿向孟、白二女行礼,二女还礼。穗儿一时间尚未能找到更好的介绍白玉吟身份的说法,就只能说是嫂子。至于是谁的未婚妻,她这会儿实在不好解释,个中原因过于复杂,此间说来亦不谨慎。她考虑等有合适的时机,再把孟家的情况向两个朋友详细解释。

众人落座,穗儿闲话不多说,直接切入主题,询问道:“你们是怎么出宫来的?张诚和陈炬居然会放过你们吗?你们有没有暴露?”

韩佳儿回答道:“惠儿姐,你别急。这次就是张诚放我们出来的,当然他会放我们出来,就代表着我们与你是一伙儿的事儿已经暴露了。不过陈炬到底知不知道就不好说了,即便当时不知道,但现在恐怕已经反应过来了。”

“是罗洵和郭大友的斡旋?”穗儿反应过来,挑眉问道。

“对。”吕景石点头。

“张诚应该开了条件,他们之间的协议是什么?”穗儿追问道。

上一篇:女王有点怂 下一篇:爆款女神(GL)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