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丞相是朕的!(149)
叔青司急急说道:“万万不可,杀了领头闹事的那人,若是普通百姓之中,还可杀鸡儆猴,可在书生里边,就不通用了。书生不怕死,怕的是不出名啊。”
梁仲焕连连踱步,“不能任由这件事发酵下去,得把事情压下来,怎么做呢?对,先把文途处死,必须得游街示众,然后处死。然后侍郎革职,得立刻就做。”
梁仲焕打算以雷霆手段处决了处于事情风波中的人,在这样的速度之下,众怒肯定会有所消停,然后再安抚一番,日后可操作的范围就大了。
这当然是现在最好的做法,但是柳斐然又怎么会愿意让他们如此顺畅?本来事情就是她挑起的,那自然也得好好地恶化才行。
于是文途死了,死在了监狱之中。
说是畏罪自杀,可是实际上是被杀了,然后伪造的自杀现象。
怎么死的其实不重要,也没有人真正在乎他的死活。可关键是,本来想推他出去吸收大众愤怒的,结果变成这样,那么这一步棋就废了。已经死了的人,没有办法给到那些愤怒的书生们亲眼看到死去的冲击感。
梁仲焕这么一个好脾气的人,在知道这件事的时候,都忍不住骂道:“这到底是怎么看管的人,他怎么就自杀了呢!”
苏望神色凝重地说道:“是他暗中藏下了利器,然后自杀了。下官办事不利,还请丞相责罚。”
“现在责罚有什么用!文途已经死了!”苟宿气得恨不得一巴掌拍过去,他重重甩袖,“这下怎么办?快想想办法啊!”
叔青司说道:“死了就死了,先把他死了的消息传播出去。再贴公示,侍郎革职,彻查举荐受贿徇私一事,聊胜于无。”
现如今,也只能先这样做了。众人散去,叔青司临走之前,看多了柳斐然一眼。他有预感,柳斐然应该要有所行动了。
第二日上朝,当下最大的事情,自然便是这一次的举荐动荡了,所以“有事启奏”的声音一波又一波地出现了。
初玉尘端正地坐在龙椅上,听到其中一个谏议大夫说道:“文途并无实才,却能获得举荐之位,一是侍郎徇私,二是监督不到,故而侍郎有罪,朝中监督举荐的也是有罪。”
几位辅政大臣都被弹劾了,他们虽脸上无关,但是也不得不告罪,“臣等监督无力,还请陛下责罚。”
初玉尘客气说道:“诸位爱卿公事繁忙,有所忽略也在所难免,不必如此。”
梁仲焕说道:“臣等失责,理应受罚,就以臣为首,辅政大臣没收一年俸禄。”
“一年太多了,就半年吧,这事就这样吧。”初玉尘再次开口。
众臣领罚,谏议大夫也没了话说,退了一步。然后又一人上前,说道:“陛下,虽说文途已死,但是他引起的事情还在继续。民怒一再积攥,如果再不平息,恐怕于朝纲不稳。”
梁仲焕连忙把做好的决定告知,那位谏议大夫没意见,退下了。然后又有一人站出来,却是黄崇阜,叔青司精神一振,就听到黄崇阜说道:“陛下,民间现在对我朝选举有才能之人颇有微词,说是官官相护,以公徇私,大肆收取贿赂,任人唯亲,最近发生的事情便可作证。”
“文途是为其中一件,且还涉及到试题泄露,张少师为人正直,却险被拉进泄题之事,可见朝中有人动了手脚,是对我朝国法的挑衅,愧为大臣,臣恳请陛下彻查,还张少师一个清白。”
初玉尘点头,“此事必须彻查,委屈张少师了,张少师可有什么要说的?”
张松冷哼一声,“试题微臣是清晨时候写下来的,可想而知对方的爪子有多长。陛下,只是一次比试便敢偷录到了这个地步,这朝中官员,已经腐败到没法看了。”
所有人低着头,此时都纷纷跪了下来告罪,“臣等罪该万死。”
张松怒道:“我看你们才不想死!如果都是这样的人,举荐出来的人又能有什么能力?!再这样下去,这朝廷不是朝廷,官员不是官员!我璟国,迟早要亡!”
这话说得太重了,让一干人等脸色都不好,初玉尘见状问道:“张少师有何办法?”
张松说道:“改!必须得改!问题出在哪里,就从哪里抓,朝中的蛀虫,一定要抓出来!”
黄崇阜说道:“陛下,臣以为,举荐之人只需被举荐之后便能一步登天,成为有身份的人,因此天下有钱之人,势必会为此送礼,礼一旦贵重,难免有些官员就心动,如此一来情况就会恶化,变成今日这个地步。”
“而除开有钱之人,还有一些官员在举荐时候难免会有私心,想要举荐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人,因此普通百姓,想要得到举荐之位并不容易。臣家中清寒,只有薄田几亩,更深知此路不易,举荐虽说是为国家选举人才,但是太过狭隘,便酿成了今日之势。”
黄崇阜已经开始把话带到了制度层面了,朝中不少敏锐之人竖起了耳朵,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叔青司更是第一时间看向了柳斐然,等待着她的出手。
柳斐然很平静,跪在地上,看不出一丝的浮躁。黄崇阜继续说道:“这几日百姓中都在流传,说这举荐,分明就是朝中官员自我壮实的过程,而和他们这些寒窗苦读的人无关。既然如此,那还读什么书,报效国家也不过是个笑话。”
长弘宫内的大臣大气都不敢出,只有黄崇阜的声音还在响起,“更甚者,已经有部分人开始烧书了。”
张松倒吸一口气,“圣贤之书,岂容他们诋毁!他们对得起先贤吗?!”
黄崇阜硬邦邦地说道:“读书一辈子却不如别人投胎了个好人家,还不如别人一份礼送出去,一辈子被迫碌碌无为,还管得上什么先贤?!”
黄崇阜跪下,高声喊道:“陛下!举荐之举,怕有不妥啊!”
果然是把矛头对准了举荐这个制度!
苟宿是倒吸一口气,喝道:“黄大人,你可知道说的是什么?!举荐乃是祖训,难道你连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也要怀疑?!”
一直沉默的柳斐然此时终于开口了,“先祖在世之时,督城发生瘟疫,先祖先不以为然,下错命令,导致督城无一幸免,且殃及其余城池。先祖悔恨交加,骂臣子作为臣子,却不指出先祖错处,导致民不聊生。”
柳斐然抬起头来,“先祖曾说过,圣贤之人亦有错漏之时,不可照本宣科、因循守旧。先祖创立的举荐为我朝提供了无数人才是为事实,而到了今日却变得腐败亦是事实。既然现在已经不适用了,那便该为此进行改变,方能适应现状。”
大臣哗然,梁仲焕又惊又怒,“柳大人!这祖训已经延续了上百年,难道到了今朝,就不管用了吗?你这样做可对得起先祖?!”
“先祖制定举荐制度之时,可不知道朝堂官员会为了一已私欲,做到如今这个地步!”柳斐然的声音平日是温润的,可现在却多了两分硬气,“陛下,朝中官员腐败,举荐之路已被赌死,天下百姓怨气积攥,若不起大刀,如何能把这些腐败的东西摘掉?!”
黄崇阜也高声应道:“微臣附议!”
朝中贵族皆不出声,可柳斐然却好似不知,依旧高声说道:“臣以为,当今最重要的,不是追查受贿之人,亦不是清洗被举荐之人,而是废举荐,立科举!”
废举荐,立科举!
第127章
六字一出,全场哗然!
苟宿倒吸一口气,喝道:“柳大人,你疯了!”
也有人高声应和,声音似乎都在颤抖,“废除举荐,也亏得你说得出来!”
下方顿时乱成了一团,而站在中央的那个女子,却依旧是恭敬而挺拔,没有一丝被撼动。初玉尘端坐在最上边,眸子里边泛着光,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喜欢的这个女子。
眼见朝臣的声音都快要把柳斐然淹没了,初玉尘欣赏完她的淡然之后,又有一些恼怒,开口说道:“柳大人,何为科举?”
初玉尘稚嫩的声音响起,盖过了下方人的声音,毕竟是天子,众臣还是不敢过于放肆。柳斐然说道:“回陛下,官员举荐是为荐举,设科取士则是为科举。开设明经、进士等科目,诏令天下之人皆可参与比试,优越者可封相应封号,进入下一场比试,如此经过几场比试,最后留下来的有才之人,便是我朝所需之人,可补充朝中官员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