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丞相是朕的!(144)

作者:远无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柳斐然,初玉尘 ┃ 配角:潘若烟,苏望,江自流,言锦庭。 ┃ 其它:年龄差,君臣 柳斐然从先皇手中牵过初玉尘的手之时,她不过是十岁的年纪。那时候她就立誓,定要把陛下教导成为一位明君。于是她不辞辛劳、朝乾夕愓,甚至于寸步不离地谆谆教诲。陛下一天天长大,聪慧敏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柳斐然很欣慰……可是陛下不肯立皇夫是怎么回事?不让自己娶丈夫又是怎么回事?那和自己说过几句话的许姑娘怎么突然就嫁了呢?初玉尘:“听闻尔等都想把女儿嫁给柳丞相?嗯?不错不错。”点击展开

初玉尘正在宣宁殿里看书,怀里躺着懒洋洋的阿来,舒适得很。柳斐然才进来,阿来就发现了柳斐然,冲了过来,倒是让柳斐然行不了礼。

初玉尘也不在意,从上面走下来,乖巧地问道:“吵出结果来了?”

柳斐然含笑点头,“定下来了。”

“那就好。”她主动去拿柳斐然手里的奏折,打开看了起来,却发现不是那一封开互市的折子,而是举荐名单。“举荐名单也出来了。”

“嗯。”

初玉尘快速浏览过一遍,然后说道:“张先生已经到了,官复原职这一件事,朕打算明日在朝堂中直接提出来,毕竟他们也没有理由阻拦朕。”

柳斐然含笑点头,“陛下所说极是。”

初玉尘抱着奏折回到了书案前,拿起了玉玺,盖了下去,“名单一出,就是新官上任了,朕还真是有点好奇了。”

柳斐然说道:“这一场动乱,关乎全国,不可掉以轻心。”

初玉尘扬起甜美的笑容,眼睛发光地看着柳斐然,“有姐姐在,尘儿不怕。”

柳斐然虽然喜欢初玉尘的信赖,但是也同样小心谨慎地提醒道:“陛下不可盲目相信别人,就算是微臣,也不可以。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陛下自己掌控在手中比较可靠。”

“尘儿知道了。”

柳斐然含笑点头,说起了一些朝政之事。初玉尘却看着柳斐然发怔,最后她突然开口说道:“姐姐,尘儿听闻伯母为你安排了一门亲事,是真的吗?”

柳斐然笑容僵了僵,“陛下怎么听闻这件事的?”

“那是真的吗?”

柳斐然点头,“母亲说微臣也该成家了,便给微臣介绍了一个远房表兄,入赘到我柳府,也为柳府开枝散叶。”

初玉尘眸子里隐晦地闪过一丝冷意,乖巧地问道:“他到祁城了吗?”

“嗯,过两日就到。”

很好,还来得及解决。

作者有话要说:事实证明,裸更是会断更的

第122章

第二日上朝,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反倒是因为举荐名额的敲定,让不少大臣都容光焕发,显然也是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初玉尘一如既往地坐在最上方,一丝不苟地听着大臣们的汇报。没有几件事情是她能决定的,反正最终都会汇聚在代批房之中,让辅政大臣们商议。

不过今日初玉尘是有事情要“征询”大臣们的意见的,于是在大臣们说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初玉尘说道:“朝中大小事宜都需要各位处理,诸位爱卿都辛苦了。”

大臣们不知道自己的皇上要说什么,但是听得她这样说,都纷纷应道:“为陛下效力,这些都是应该的。”

初玉尘又说道:“特别是几位辅政大臣,任务繁重,日日留在宫中代批奏折,朕实在是惭愧。特别是柳大人,身为辅政大臣、既要为国事操心,又要为朕传道受业,实在是太过辛苦了。”

柳斐然连忙说道:“这是微臣的荣幸。”

初玉尘乖巧地笑着,“但是朕却不忍心太师如此操劳,左思右想,又听闻前少师张松回了祁城,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诸位爱卿都知道,朕与张先生原是师生,张先生又是世间大儒,何不把张先生官复原职,然后继续为朕传道受业?”

初玉尘根本就容不得臣子们插嘴,自顾自地就说道:“虽然说之前张先生有教子不严之过,但朕见得张先生之子已有悔改之意,而张先生又是有才之人,乃国家栋梁,闲赋在家浪费,故而朕打算让张先生继续做朕的少师。”

说了这么多,初玉尘自己都已经做了决定,这时候才突然想起那般问道:“啊,对了,不知诸位爱卿如何?”

初玉尘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东西,明里暗里都表明了一定要张松回来的心思,众人再不愿意,也不会说不啊,不然皇上的颜面何在?

于是众臣愣了愣,由梁仲焕带头应道:“臣等遵旨。”

虽然不知道皇上抑或说是柳斐然这是在打什么主意,但是张松虽有才名,但实际上无权,就算是回来朝中也翻不起什么波浪。况且原先张是有看不起柳斐然之事,也不知道她到底想干什么。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看似平静的举荐,背后竟然酝酿着这么大的风暴。

李志轩奉命为钦差大臣,拿着圣旨前往西仓之后,一道不起眼的折子送到了辅政大臣跟前。打开这道折子的是叔青司,上面写的是坪洲郡守举荐的人酒后闹事,出言不逊,在青楼里大打出手,引起了不小的民愤。

叔青司皱了眉头,只觉得这个平洲郡守挑的人实在不怎么样。但这件事本就小事,所以他写下批注:责令闭门思过。

而后第二天,又一道折子送上来了,同样也是郡守举荐的人闹事,这一件事更是严重,死了人。是那男子,在闹市上纵马,伤着了一个老人,不治身亡。

就像是起了连锁反应一样,举荐的人纷纷出了事情。原本是一个地方引起了民愤,再过两日,竟然四处都涌起了谣言,那些举荐的人,都是花钱买出来的,郡守亦或是官员们,收取了一大份的贿赂。

所有人都震惊了,特别是那些寒窗苦读,一直觉得自己能有机会报答国家,一展抱负的读书人。于是乎,震怒和暴动产生了,到处产生了要求一个说法的聚众。

原先只是一件小事,辅政大臣都没有在意,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眨眼就会变成这样。再看到这不断送上来的折子,梁仲焕脸色变得难看极了,“怎么会这样?”

虽然一直都是半闭着眼睛,但是对于举荐的人,不求万分本事,但也得是有一定本事,可谁想下面竟会成了这个样子?!

叔青司捧着奏折快快看了起来,说道:“丞相,此事必有蹊跷,怎么会一下子爆发这么多问题呢?”

苟宿更是破口大骂,“什么玩意儿!他们这是要害死我们啊!”

“现在民怨极大,不知为何他们都知道了对方那个位置的事情,都爆发出来了。”柳斐然快速浏览新的奏折,“不少府衙都被激动的民众占领了,虽然关了一批又一批的百姓,但是反而引起了更大的民愤。”

叔青司有了不祥的预感,“我总感觉,像是有背后黑手在推动着这一件事。”

又有新的折子递进来,同来的还有一个消息,侍郎举荐的人,是他外甥,在祁城吃花酒争头魁大打出手,被苏望拿下了。

听到这一个消息,所有人都下意识呼吸一窒。这明显是,出大事了。

监牢里,一众打架的公子哥们,都关在了一起。往日里嚣张跋扈的他们,此时也不肯落后,雄赳赳地站在里面,谁也不肯看谁一眼。他们都知道自己父母肯定会来把他们带出去的,故而都有恃无恐。

京兆尹府衙里,那几个子弟的父亲果然来了,都围着苏望说好话。苏望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件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在意,大家都形成了默契,钱给来,充公,犯事的人,带走。

但是今天面对这样的情况,苏望有点吃不准,为难了。听到他们说想要带回去,苏望皱眉说道:“不是本官不想帮你们,可是你们要知道,最近风头紧啊。”

“什么风头紧?”有人问道。

苏望说:“难道你们不知道,最近四处爆发了对当地郡守不满的事情吗?原因就是因为怀疑郡守收取大量贿赂,纵容举荐之人行凶,本官虽然不是郡守,但是本质也是一样的。”

有人急了,“一派胡言,那些人都是吃饱了撑的!”

可他话音才落,就听到外头一阵喧哗,那吵闹声似乎要把整个府衙都揭开了。苏望脸色顿时一变,就见到一个士兵冲进来,“大人!大人不好了!众多读书人闯了进来,说是要讨个说法!”

有些人不解地问道:“读书人?他们在做什么?”

苏望却是瞬间明白了,下了逐客令,“诸位,这一次你们小辈犯的事,本官担不下来了。若是被他们知道你们在这,恐怕会被愤怒的群众淹没,还是快点从后门逃走吧。”

“我们又没做错事,凭什么走后门啊?!”

谁料想有人冲进来了,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此时却好像力大无穷似的,闯破了士兵们的防线,众人一眼就看到了苏望,叫道:“京兆尹在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