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敏齐家记(68)
小说简介:内容标签:红楼梦重生豪门世家情有独钟搜索关键字:主角:贾敏,林海┃配角:太多了写不下┃其它: 重生归来,贾敏只求儿女绕膝,阖家安康。在地府也混出了名堂的父亲贾代善说了,你要今生亲朋圆满,要先成全旁人的天伦之乐。于是贾敏便踏上了一条仁善之路。当然,她只给值得相助之人搭把手,至于那心思阴险之辈,还是让他们自生自灭吧。-------------------------------这是我红楼三部曲里最恣意顺遂的一位。1V1,HE。点击展开
贾敏惊讶道:“圣上赐婚?!”她深吸口气,又道,“可是得好生谢一回德妃娘娘。”
林海轻描淡写,“我上了折子,荐了德妃的侄儿来江南做官。”
德妃的这个侄子乃是她长兄的嫡长子,而她长兄则是蒙了圣上恩典,正做着三品的京官。
却说德妃这侄儿不到三十便中了二甲进士,在东北做了两任县令,颇有些政绩,官声亦不错。林海打听过后,才舍得动用自己第二个调动名额,把人直接要了过来。
作为德妃的侄子,本身有才干又不短人奉承,谋个官职不在话下,但想来江南这等税赋重地却也不易:德妃娘家总不能为个六七品的职缺,就让德妃舍了面子,开口请圣上出手。
贾敏闻言抚着胸口道:“有来有往,如此甚好。”
林海的胳膊继续搭在妻子腰间,“还有件小事儿,你二嫂的外甥女儿让贤妃赏给了六皇子。”
我二嫂的外甥女儿,不就是宝钗?被赏给了六皇子?
贾敏暗自点头:既然是“赏给了”,那就是得从无品无级的侍妾做起……但求仁得仁,结果也算不坏了。
而千里之外的京城,宝钗眼见着就要随着一众待选的姐妹出宫归家,却左等右等都等不来贤妃娘娘的召见……再听说圣旨已下,表姐元春被指给了宁王嫡次子做正室,她便明白能在宫中让表姐帮衬的机会所剩不多。
她并未犹豫,拿了个荷包送给了昔日给她引路的小宫女,请她帮忙给表姐传信儿:她有话要说。
☆、第26章
今年指婚的圣旨上,没有上记名。
排名第一的便是五皇子的续弦王妃韩氏——乃是三品京官的嫡长女,跟五皇子最喜欢的侧妃家世相仿。
作为将来郡王嫡子的正室,元春排在了第二。
元春知道的时候,心里也是一阵畅快:王妃和侧妃身世相当,一个有名分,一个有宠爱,王府里端得是一场好戏!
当初她躲在山石底下偷听到的那场对话,说话的两位贵人之一便是五皇子。
当时因为瞄到了圣上身边大太监的……衣角,元春担惊受怕了许久。
直到德妃对她另眼看待并委以重任,她才找机会把此事向德妃和盘托出,之后在德妃的安抚下她虽然不安顿减,但依旧惶恐:万一五皇子有朝一日寻到了她头上……小命休矣!
前些日子,五皇子打发侧妃到荣国府走了好几遭,元春听说后连着好几夜睡不好觉:她不敢确定五皇子究竟是真地有意求娶姑父姑妈家的黛玉表妹,还是想把她收进王府好生磋磨。
偏偏她母亲什么都不知道,平常素无往来的王府侧妃娘娘找上门,竟真以为能有好事凭白落在自家身上。
以前她一直觉得母亲话不多,但心明眼亮。等真正进宫在德妃身边待了几年,她对母亲的看法却彻底倒了个个儿……她盘算着自己一出宫,先向姑父姑妈道谢,其次便是跟母亲好生说说话,掐了她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
元春正坐在屋里思量,与她颇为相得的女官忽然上门:你那表妹要找你,人家有话要说呢。
元春闻言便叹了一声,“我这个表妹太端着了。”跟眼前这位姐妹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年纪太小,本来她家人没想这么早就送来待选的。”
女官心有戚戚的点了头,“可是旁的亲戚……说了算的大人等不得了?”
看看宫中这些女子,又有几个是真心乐意踏进宫门的?不过都是些身不由己的可怜人。
元春道:“可不是,还差点弄巧成拙呢。”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女官笑道,“再躲懒也总有躲不掉的时候,你还不快去?”
元春站起身来,“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女官道:“不求她将来感激你,只要你对得住自己的本心。”
元春拍拍这姐妹的手背,“你最懂我的心。”
与姐妹道别,元春便挑着人来人往的大路往表妹暂住的宫室去了。
到了地方,值守的女官直接叫小宫女把宝钗请了出来,更腾出了地方让着姐妹俩说话——如今宝钗前程已定——她可不是能独居一间的人物。
姐妹见礼,元春开门见山,“有事儿?”
宝钗一怔,旋即开口,“正想请教表姐,我用不用求见贤妃娘娘谢恩?难道得……打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