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敏齐家记(116)
小说简介:内容标签:红楼梦重生豪门世家情有独钟搜索关键字:主角:贾敏,林海┃配角:太多了写不下┃其它: 重生归来,贾敏只求儿女绕膝,阖家安康。在地府也混出了名堂的父亲贾代善说了,你要今生亲朋圆满,要先成全旁人的天伦之乐。于是贾敏便踏上了一条仁善之路。当然,她只给值得相助之人搭把手,至于那心思阴险之辈,还是让他们自生自灭吧。-------------------------------这是我红楼三部曲里最恣意顺遂的一位。1V1,HE。点击展开
显而易见,五皇子从江南得到消息再快也快不过他的父皇。
圣上这几日在书房里一坐就是半天:名正言顺清洗了孙家在江南的势力,两个儿子果然没让他失望。
但容家也会见财起意,实在出乎他的预料——这么多年容家都很老实,也正是因为太老实才缺银子缺得厉害。
如此看来,容家还是取代不得孙家,否则宝贝儿子就要为银钱苦恼……只是这两家手都伸得长了,孙家自然要损失一臂,容家……让他们少个指头也就罢了。
做出这等决定,圣上都没花掉半炷香的功夫。
他真正烦心的是……太子至今为止没找他坦诚纵容孙家的失误,甚至这么多天下来提都没提孙家——他这是把孙家又丢给朕来收拾了?
与此同时,圣上发觉儿子们对太子的态度也越发微妙起来……话说作为皇帝和父亲,他总是一厢情愿,觉得儿子们应该在友好的切磋过程中成长,不管比斗之中有过多少不快,都该在将来继续兄友弟恭,全家和睦。
圣上自以为自己不是偏心的先帝,向来对儿子们都很不错。他考虑了足足两天,终于还是决定先给儿子们一点甜头,省得他们总是惦记他们大哥。
圣上的这番心思落在贵妃和德妃眼里,两个精明无比的女人都只是在心里冷笑不止。
转眼便到了夏末,圣上旨意来得比林海想象得更快。
原本他以为他这浙江布政使怎么也能做到明年。不过从衙门出来回到家里,他笑眯眯地拉住媳妇,“你不是还惋惜不能回京看元春出嫁吗?”
贾敏一怔,旋即就是惊喜,“有什么好事?少卖关子。”
老爷都是笑着进门的,还能不是好事?
林海道:“先回京述职,再等旨意……我转任西北确定无疑。这是座师让周世兄告诉我的,不会有什么岔子。”
述职多是三年或是六年一次,这次回京显然是特例:圣上召见毫无疑问。
贾敏点了点头,“老爷想好把谁带过去,这些都得提早准备。”
“韩兄就算了,他这个知府做得很好。”林海一点都不隐瞒,“施平还是跟去西北更为妥当。只是缺个六七品的帮手,我稍微有些犹豫。”
贾敏想了想道:“薛大人如何?看他修筑堤坝以及为官这一年多来的行事,他家中巨富自然不贪小财,做官更多是图名。若是能跟去西北,老爷能省下许多心思。”前世,六皇子圆满做完钦差,便让圣上派到了西北。
林海琢磨了一下,便点头道,“有理。”
却说这会儿二位皇子还不曾离开杭州。
宝钗也不知道父亲的前程几乎全落在了林海林大人手中,她只是在今天收到了昔日好姐妹妙玉的书信。
信里问候过她便是说起了不少琐事,尤其两次三番提起来自己的族叔堂姐……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地问起了六皇子。
宝钗本能地察觉出不对,跟在六皇子身边她早就习惯了有疑问便果断通报。
正好这天六皇子来了她的院子,宝钗直接把信交了上去。六皇子一目十行,便已确定这不是宝钗小姐妹写来叙旧的书信,而是韩琦在向他求助!
六皇子捏着信,扭头便回了书房,吩咐心腹外出查探:看看杭州知府在不在家。
一刻钟之后心腹传回消息:韩大人自打出了衙门便没了踪迹。知府之女更是禀报,送给姨娘的信乃是早早准备……今日果然出事。
六皇子此时已经明白韩知府为何找她求助——因为那幕后黑手,都指挥使怕是镇不住。
怎料他还没来得及命人巡查,门外管事的声音业已传进耳中:北静王水溶,杭州知府韩琦联袂求见。
这可真是……巧。
等六皇子尹灏见到韩琦,那个巧字就真说不出口了:韩琦是吊着胳膊,肿着半张脸进来的——走路都略有磕磕绊绊。北静王水溶都看不过去,直接搀起了韩琦的胳膊。
韩琦刚弯下腰,就让六皇子扶住了胳膊。
六皇子道:“无须多礼,韩大人慢慢说。”
韩琦长叹一声,“卑职能留得命在,多亏了北静王。”
水溶忙道:“能救下韩大人,也实属侥幸。”
☆、第41章
因为前一阵子接连大雨,城里数处低洼之地积水都能没了脚踝,还有些年久失修的老宅子经过暴雨狂风的冲刷,也摇摇欲……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