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凶手(7)

“那他最近的工作生活和表现有没有什么异常?”

“应该没有,最起码在我看来没什么异常。”

如果是这样,看来也问不出什么结果。孔阳心想。

“行了,我们了解的也差不多了。”说完,孔阳率先起身,向下顺了顺身上的衣服,“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还会再来叨扰,希望您不要介意。同时,也感谢您的积极配合!”

说完,孔阳礼貌地伸过手,同余艺握了握手。

在回警局的路上,孔阳开车载着桃华。

“师父,你觉不觉得死者老婆太年轻了?都跟我差不多了!”桃华问孔阳。

“是,有那么一点,但别人身为教授,又年青有为,找了年轻老婆也没什么,这又不能成为疑点。”

“你要说他们过得幸福,这样倒也没什么。但是现在呢?他们有了孩子,婚姻生活又不幸福。”

“所以你想表达什么?”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这个女人好可怜,现在死了老公,又带个孩子,今后的生活恐怕不容易。”

“嗯……”孔阳看着前方不断延伸的道路,小声附和道。

回到警局,他们迅速组建起一只专案组,进行案情分析研讨。

“我们调查人员从实验楼门前那个摄像头的监控记录了解到,死者在周五早上,从科教楼上完课之后,进入到实验楼,时间大约是上午9点35分,之后就在实验楼一直没有出来,直到案发。而从监控画面中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物,这栋实验楼其实也是食品学院教师办公楼,所以进出实验楼的都是该学院的学生和老师,这一点已经通过学校教职工和各学生班长进行了确认,目前看来,基本可以排除外来人员作案的可能。”侦查二中队队长陈会杰率先介绍道。

这在情理之中,死者的身份决定了这样的结果,孔阳心里很清楚这一点。但是,死者的同事和学生,他们的素质和修养并不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场悲剧的发生呢?

“死者是在下午遇害的,在上午很早就进入实验楼,那中午呢?他中午不用出来吃午餐吗?”桃华赶紧举手提问,这一点也是孔阳想知道的。

“这一点有待调查。”孔阳对桃华点了点头说道,随后又转向陈会杰,“继续……”

桃华有些泄气,却又无可奈何。

“是。因为是临时询问,我们没有带纸和笔,所以就对他们的询问录了音,接下来就是录音内容。”陈会杰说完,开始播放录音。

“秦老师在我们学院还是很不错的,年纪轻轻就评上了教授……”

说话的人分别是死者的同事和学生。

从录音情况初步判断,死者秦楚,学术能力出众,又年轻有为,是武湖轻工大学食品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为人潇洒自信,又不失成熟稳重,在同事中似乎颇有人缘,个人魅力相当不错。其同事的口供,几乎都是夸赞死者的。而据死者手底下的几位研究生反映,死者的教育方法不拘一格,平时倡导师生平等,和学生关系也不错。只是从个别学生口中得知,秦楚个人作风似乎不够干净,曾一度传出他骚扰女学生的谣言。

这些信息,迅速让孔阳感到一丝警觉。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多年来的办案经验,让他的办案嗅觉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现在似乎又回到了自己刚开始的那个问题:死者秦楚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或许这个案子的关键,就在这里。

孔阳耐心回味这些颇有意思的录音内容。

死者同事乍看之下都在夸赞死者,但要知道,人无完人,无论是谁,他不可能被所有人欣赏和夸赞,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赞誉无非是成年人,或者说是久经社会洗礼得成年人的一种自觉。反正人都已经死了,没有谁会和死人一般见识,称赞两句也没什么,况且谁也不想引火烧身,很明显,他们是在摆脱这件事跟自己的关系。

所幸,还有学生愿意说真话,看来,有必要再次调查那些学生,尤其是录音中这个叫陈婷的女生,就是她指出了秦楚的作风问题。

当桃华听到死者有骚扰女学生行为的时候,她发自内心地感到厌恶,她和孔阳一样,认为无风不起浪。如果说当初有任何同情死者的地方,现在已经荡然无存。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愤慨,或许是因为自己也是一名女性的缘故。而对于死者的妻子余艺,她反而是更加同情,虽然余艺那种处境和心理压力她不可能感同身受,但她大致可以理解一二。

“调查内容大概就是这么多。”陈会杰汇报完毕。

“技术那边呢?”孔阳看着技术中队队长秦一鸣问道。

“尸检报告显示,解剖发现死者舌骨骨折,脑血管扩张淤血,气管黏膜充血,双肺淤血水肿,心外膜血管扩张淤血,结合死者的面部特征,由此可以断定死者确为机械性窒息死亡,而死亡时间大致在周五晚上5点至9点之间。”技术中队队长秦一鸣回答道,“而案发现场勘察报告表明,现场采集到的毛发等生物材料,经过DNA比对,均属于死者,而在送检的众多物品中,均未发现除死者以外的其他任何指纹。此外,在死者随身携带的钥匙上并未检测出任何指纹,甚至没有死者自己的指纹;而其手机上的指纹量较少,很明显是被人擦拭过,且指纹所在的位置也与正常人握手机的姿势不符,应该是擦拭之后又让死者抓过。”

“这么说……极有可能是凶手在犯案之后,拿了死者的手机和钥匙,最后又归还了这些物品,而在最后一次返回现场的时候,不方便或者来不及进行更多的伪装?”有人解释道。

“对,可以这么说!而且,这也和现场发现的脚印不谋而合。”

这么一来,也解释了为什么死者妻子周五晚上给死者打电话的时候,是关机状态,而报案那天早上却是开机状态。不过,让孔阳无法理解的是,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是,凶手为什么要多次进入案发现场?要知道案发现场的那间办公室正紧挨着楼梯口,这样不是更容易被人发现吗?况且,如果不归还手机,死者的尸体也没这么容易被发现,我们的办案难度会更大!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此外,根据死者妻子的说法,从周五晚上7点25分开始,死者手机就处于关机状态,所以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能否认为,此时死者已经遇害?”孔阳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然后盯着眼前的报告,陷入了沉思。

“凶手多次进入现场,要么是他有必须要做的事,比如取走凶器,消除犯罪证据,要么就是如犯罪学里面提到的,返回案发现场,欣赏自己的‘杰作’!至于死亡时间,我个人认为,可以这样推测,这样对我们而言,也能够有效缩短凶手作案时间范围。”侦查一中队队长王恒回答。

“会不会是死者手机真的没电?”

“他既然在办公室,就没理由不充电,况且你认为凶手会冒着被人发现的风险帮死者充电?这应该不可能吧!”

孔阳坐在椅子上,身体往后一靠,闭上眼做了个深呼吸,然后睁开眼布置任务:“明天,查清楚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死者中午待在办公室而没有去吃午餐的原因;第二,我们能否确定死者在7点25分就已经遇害身亡;第三,有没有人见过死者的手机,或者有谁曾经拥有过不属于自己的手机;第四,当天下午在实验楼的人有哪些,具体的时间内他们分别在做什么,有没有谁能够证明;第五,周末的时候,他们有没有不在实验楼的证明。”

第6章

第二天一早,孔阳坐在自己的办公室,思考着昨天的问题:凶手为什么要返回案发现场,并保持死者手机处于开机状态……

想着想着,他就沉浸到自己的世界中了。

桃华敲了敲办公室的门,门开着,但孔阳毫无反应,于是她便径直走来,用手轻轻敲了敲桌面,这才把他从自己的世界中唤醒。

“怎么了,你怎么不敲门呢?”孔阳一脸无辜地质问。

“我……我敲了!你没听到!”桃华一脸惊讶和委屈,孔阳这简直就是恶人先告状。

“你手里拿的什么?”只见桃华手里拿着一张白纸,白纸中央印着一个黑色图案。

“这?这是死者办公室里留下的唯一不属于死者的东西——鞋印,现在局里打印出来,让我们调查的时候时刻留意。走吧!”桃华展开白纸给孔阳看了一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