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夫的白月光好了gl+番外(83)
“但要是话本小册子,野史杂文,你就看的津津有味,十分感兴趣,是不是?”
秦牧云有点脸红,睨她一眼说,“那不过是闲暇娱乐,方志、正史、博物志等等,与志怪杂谈一样,都颇有趣,也极让人大开眼界。”
看她眉眼轻扬,颇有几分轻狂,赵羡词忍不住道,“既如此,以后也都给我看看。”
秦牧云就顿了顿,“上次给你的话本,看完了吗?”
“还没呢,”赵羡词说,“这阵子忙,晚间放下账目就又累又困,就没怎么看。”又说,“那小册子也不过是些儿女情长的事,没多大意思。不过那个<离魂记>倒不错,虽然也未脱离情爱之窠臼,但倩娘因惦念爱人而离魂复生,着实——令人耳目一新,想不到竟真有这样的事!”
《离魂记》,秦牧云想了想,那才是第四个故事。
从自己给她那个话本,到现在都快一个月多了,赵小姐竟然才看到第四个故事!
上次问的时候,还说看到第三个故事了,大半个月过去了,才只多看了一篇——赵小姐看书的速度,让秦牧云恨得牙痒痒。
尤其想到,这个话本一共记载了十三个故事,秦牧云想让她看的《楚服巫女》排第九,另外一个鱼玄机和邻家女的故事排第十二,按照赵羡词这个进度,秦牧云觉得,可能今年她都看不到那两个故事了。
催又催不得,急又急不得,秦牧云听她还在感慨离魂的事情,心道,这有什么稀奇,你要是知道我也死了又回来一次,不知道是什么表情呢!
不过这等离奇之事,说出来也没人信。
赵羡词又说,“我比较喜欢《博物志》,光怪陆离,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这些情情爱爱的,左右我也没想嫁人,况且书中男子多薄幸,还不够气人的,真为那些女子不值!”
秦牧云努力让自己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免得被赵小姐气得想骂人。不喜欢前面哪些就直接看后面啊!可是赵小姐偏偏是喜欢从头翻到尾的性子,做事有始有终,看个话本也要有始有终,规规矩矩从第一页翻到最后才好。
莫晓星过来道,“赵公子,你一个大男人,就算要看书,也该去看什么孔子孟子,看什么博物志呀!”又问秦牧云,“师姐,博物志讲什么的?好玩吗?”
“好玩,许多我们平时见不到想不到的地方和动物,《博物志》里都有。还有许多你想不到的奇人异事,那才是足不出户,就知千里呢。”
莫晓星想了想,“听起来挺好玩的,要不是我不爱读书,真想去看看。”顿了顿,又说,“不如师姐,你有空了讲给我听吧?”
“……”赵羡词沉默片刻,把秦牧云拉了过来,对莫晓星笑的端庄,“那可能非常遗憾了,云儿又要习武,又要帮我整理商户资料,只怕没空呢。”
莫晓星黑了脸,嘟囔道,“你看你一个大男人,这小气劲!我还能把师姐抢走了不成?再怎么样,师姐也是我师姐,你总不能一个人霸着师姐吧!”
赵羡词被她抢白了一顿,刚想反驳,就听到秦牧云轻笑出声,眼睛亮亮地看着她。赵羡词这才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却强端着佯作无事,对秦牧云说,“我没那个意思,只是跟晓星开玩笑。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都支持的!”
秦牧云这才道,“我也确实没空——”
话没说完,莫晓星叫道,“师姐!你可不能什么事都听这个小白脸的!”
她喊得声音有点大,以至于不远处的晚晴和福莘都听到了。
晚晴嘴角抽动,神情复杂,却也没说什么。
福莘就不一样了,只装作自己是聋子,什么都听不到。这么久了,福莘觉得,小姐能中意赵公子也好,总比惦记着宫里的赵小姐强。
赵羡词哭笑不得,“我哪里小白脸了,”她问秦牧云,“我脸色不是很健康的那种黝黑吗?”
秦牧云这回是真笑出来了,“那你可以是小黑脸。”她知道,莫晓星是觉得赵羡词身形削瘦,又手无缚鸡之力,太过文弱。
小黑脸……赵羡词一头黑线。
莫晓星听见,哈哈大笑。秦牧云就瞪了她一眼,“这是我和赵公子之间的事,师妹——”
“呃——”莫晓星愣了愣,才发现自己又当了不知趣的多余人,摸摸鼻子扭身走了。
秦牧云才拉住赵羡词的手,压低声音半玩笑道,“等我学好武功,你当我的小白脸,好不好?”
第68章 068心病
赵羡词忍俊不禁,无奈道, “要真说起来, 我现在就已经仰仗你的势力了。”
“这话怎么说?”
“此事, 说来话长。”
赵羡词也是最近才知道, 原来杨士显已经查出秦牧云的身份。又因为在南省,秦牧云和赵康关系密切, 旁人搞不清虚实,杨士显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秦牧云的身份被杨士显知道后,又告诉了同气连枝的魏家。而赵羡词又为了挡赵麒年, 告诉他家里的姑娘就是秦牧云。
两相佐证, 秦牧云的身份几乎坐实了。
这世道, 对女子清白的看重本就比女子性命还重要。秦牧云和赵康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已经传得满天飞,再加上秦小姐远从扬城而来, 直奔赵康府上——
又因为赵康也自称扬城人,于是在南省的口耳相传中, 秦牧云和赵康乃私相授受没跑了。只是传闻早已演变成一段两人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令无数听众扼腕叹息。
比如,其中一种说法就是, 两人因为身份天差地别,秦家不同意这门婚事,于是赵康负气远走南省,想白手起家争口气。秦小姐情深义重,不惜离家出走背井离乡来找情郎。
也有一种说法是, 赵康家道中落,自觉配不上秦小姐,故而远走南省。秦小姐知道后,亲自来寻情郎。
还有一种说法就比较离谱,说赵康为了出人头地能配得上秦小姐,曾远赴京城考取功名,谁知功名没考上,却误打误撞进宫当了太监。此后遇到宫中贵人,在百宝楼做了一番事业后,思念秦家小姐却又不敢返乡,所以选择了隔壁的南省,打算东山再起。谁知道秦小姐还是找到了他,甚至不在乎赵康是个太监……
赵羡词听得都要被这些故事感动哭了——如果故事的主角和她无关的话。然而身为故事的主人公,赵羡词脸上只写了两个字:无奈。
她当笑话讲给秦牧云听,秦牧云幽幽叹了声,“可见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我对你情深义重。”
“是啊,我都是太监了,你都不嫌弃。”赵羡词接口道,“真是可歌可泣呢!”
秦牧云被她阴阳怪气的表情给气笑了,“你看看你这个人,多没良心!”
“我良心多着呢,”赵羡词笑道,“你早晚会知道!”又说,“现在大家都知道,我背靠着秦家这座大山,所以轻易没人给我下绊子,福隆楼的进展倒很顺遂,这是真要感谢你。”
秦牧云道,“那也不过是虚晃一枪,是那些人太过势力。”
赵羡词深深凝望她半晌,还是止不住心里的愧疚,“但确实是对你不好,唉!”
“我都不在乎,你又何必放在心上。”秦牧云说,“你若实在过意不去,等你福隆楼步入正轨,亲自随我回家赔罪就是。”
赵羡词一想到这事就头疼的紧,要是让秦御史和秦夫人知道,这事,指不定要怎么闹呢!不过眼下,赵羡词还有更重要的事。
明天就初十了,赵羡词打算再去一趟杜家,把杜老板也请去福隆楼。之后还有不到五天就到了福隆楼正式开张揭牌的日子,而那之后,二月十六日,就是秦牧云的生辰。
这些日子以来,秦牧云在南省帮了自己不少忙,还跟着自己吃了不少苦头。赵羡词决心好好给她办一个生辰宴,弥补一下她没有双亲陪伴的遗憾。
又想着,等生辰宴过后,待到三月春花开,陪秦牧云好好逛逛南省春光,之后就送秦牧云回家。到时要不要跟秦家父母说实话……赵羡词还没想好。
毕竟,现在自己做的事,着实是有违礼教。赵羡词自己是不在乎,可这事放到任何一个官绅之家,都是绝不容许的。倘若这事告知了秦御史,指不定秦御史一怒之下,将自己送回赵家。到时连累了莫谷宣不说,自己只怕处境会更艰难。依着她母亲和赵麒年的个性,为了维护赵家声誉,指不定随便找个人就强让她嫁了,免得败坏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