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夫的白月光好了gl+番外(150)
只是梁春那里,赵羡词还是付出了不少代价。除了赵家的那座山地以外,其余铺面,赵羡词都与梁春五五分账。
按说,要想搞赵麒年并没有多难,只是因为赵麒年有个官家子弟的身份,所以像梁春那种混江湖的不愿意招惹。如今赵羡词做了幕后主使,就算日后出了纰漏,梁春那边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打手,责任都在赵羡词身上,梁春这才愿意做了这个买卖。
赵羡词可不怕担责任,她作为赵家一份子,只能竭尽所能让赵家落败的不那么一塌糊涂。
可这些,都是她自己的谋划,谁也没告诉,就连秦牧云都一无所知。
秦小姐只当赵羡词福隆楼的生意忙,哪里晓得赵老板还谋划着这些事!
赵羡词也知道这些事太过冒险,不过事到如今,她对冒险这种事,似乎有了隐隐的快感。
毕竟,以宫中女官之身,假冒男子行商,已经是天大的冒险。
她走到而今的每一步,都是冒险。
冒险冒多了,竟让她越来越不惧棋走险招。
虽然如此,赵羡词心里也清楚,云儿是不愿意让她有半点风险的。所以这些冒险的事,她一件都没敢跟秦牧云说。
如今情急之下,说出与梁春交易一事,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说漏嘴,果然秦牧云脸色更冷了。
“还与斗场主人做上交易了,”秦牧云努力平复着胸中怒气,后牙槽都要咬碎了,“赵老板,你可真是太有本事了!”
“云儿,我……”赵羡词百般想解释,又怕说多了,秦牧云更生气,一时为难地哑在原地。
秦牧云见她如此,恼的甩袖而去。
赵羡词急忙要跟,没想到秦牧云进了房间,“砰”一声关上门,差点撞到她鼻子。
赵羡词在门口守了半天,好声好气地哄着,里面始终也没动静,这个门是怎么都敲不开了。
“唉!”赵羡词重重叹气,想到前阵子,秦牧云受伤的事,一时也能感同身受。
她也不愿意让秦牧云做一些危险的事,好在秦小姐眼下还没有什么可做的。
又想到雷守青,心情就很复杂。
好好的一个朋友,偏偏有了这样的心思,真的是很难处理。
最近守青都有意无意避着她,赵羡词也在尽量避免和守青有过多接触。
突然就明白,当初秦牧云为什么从来没有点破过对她的感情了。
若是两情相悦还好,不然,交好的朋友突然单方面感情变了味,你近了怕她越陷越深,远了又显得太过刻意,惹人伤心。左右为难之下,可能就只有慢慢疏远的份儿了。
她胡思乱想了一会儿,敲敲门问,“那守青这事儿,你管吗?”
等了半晌,里面也并没有回答。
秦牧云独自在屋内,气的眼眶通红。听她在外面有的没了说了半天,就是不往自己心坎里说。这会儿更好,还在问雷守青,秦牧云更是怒上加怒,一个字都不想听她说了。
赵羡词在门口又流连了一会儿,心里很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和秦牧云讲。
不知道是不是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会慢慢被彼此影响。
她在做生意的道路上,越来越大胆,而秦牧云却好像越来越谨慎。
许是家里憋久了的缘故。
自从成亲以来,秦牧云如同大多数女子一样深居家中,在家本来可以做个当家主母,也挺好。
然而问题是,她们现在的家没有那么大排场,也没有那么多人和事需要差遣,至于家中的日用琐事,由下人操心就好了,赵羡词也不舍得让她被琐碎家事捆住。
越是这样困在家里,就容易变得越来越胆小谨慎。日子久了,本来那个灵气逼人的骄傲姑娘,可能就慢慢不见了。
岂不令人痛心!
赵羡词咬咬牙,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秦牧云的学堂搞起来,让秦小姐慢慢走出家门,或许这样,秦牧云就能稍微理解一下她现在走的路。
第120章 120
因把赵麒年交给了春和斗场,这几日福隆楼难得清静许多。
一时间, 各家掌柜们都对小赵老板赞不绝口, 没想到赵老板一出手,就解决了一个令大家非常棘手的问题,纷纷松了口气。
尤其杜三酉, 眼看着赵麒年混不吝的模样, 气的想替赵自省打他一顿。如今轻易被赵康解决, 杜三酉对小赵老板更加赞赏,“这也是赵大人走得早, 赵麒年又被赵夫人溺爱, 没吃过苦头, 不然,怎么能长成这般模样?像您这般,才不愧是赵兄的儿子!”
赵羡词哭笑不得, 似乎因为父亲的加成, 以至于杜三酉待她十分亲厚, 简直有把他当儿子疼的冲动。但赵羡词对他这种热情并不是很适应, 又忍不住觉得心里暖暖的。
“我听说, 你夫人办了个学堂?”杜三酉对此事十分关切,“还要亲自当夫子?”
赵羡词点点头, 因为学堂是女夫子的缘故, 以至于秦牧云的学堂还没开始甚至没有学生,名声却早已传出去了。
毕竟女夫子这种事,莫说南省了, 便是整个刘宋王朝,都是破天荒头一遭。
赵羡词亲自去查探了一番,学堂招不到学生,确实有女夫子的缘故。
一来许多能交得起钱的学生,不愿意师从女夫子;而不介意女夫子的那些人,又都交不起钱。
不过如此一来,事情倒不是很难解决。
本来,如果为了让秦牧云开心,可以权当做好事,免费授课。
但赵羡词是个生意人,接触的人多了,便深刻体会到好事并没有那么好做。
就像义塾这种事,做不好的话,不仅容易落人话柄还可能被针对。
毕竟,相对富庶一些的村子,都有自己的义塾,由村子出钱建的义塾,孩子们上课不要钱,本身是好事。可不要上学的钱,不代表不需要代价。村子建义塾的钱,归根到底还是出在村民身上,所以村民对义塾都有一种归属感,也知道孩子们只能得到这样的条件,所以不会轻易挑刺。
可如果全部费用都由赵羡词出的话,那么,难免会有白眼狼觉得,赵老板这么有钱,明明可以做的更多,却只做了一点。这些人才不会体谅赵羡词挣钱的辛苦,只会觉得,有钱人就该这样做。
如此一来,做了好事也未必能落个好名声。
赵羡词可不想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她心里其实有个很大胆的想法,只是实施起来很困难——她想让那些原本因为贫穷而被迫早嫁的小姑娘,能有一份靠自己谋生的生计。
赵羡词并不觉得姑娘们比男人弱,就像雷守青,这些年跟着她东奔西跑,如今在福隆楼里管事,做的比寻常男子还要好。甚至像晚晴,原不过是个只知道伺候小姐的下人,这两年在外奔波忙于生计,做起事来也是有模有样,比赵麒年都显得有条理多了。
赵羡词甚至想,干脆就让秦牧云的学堂只教姑娘,这样也省得因为不避嫌,而遇到更大阻力。
至于后期如何,那要到以后再说。
这会儿听杜三酉主动提起此事,赵羡词灵机一动,问道,“杜伯伯,你们家专做酿酒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开个酒楼?”
杜三酉有钱,有技术,甚至还有比她深的根基,她自己做酒楼还比较困难,可如果与杜三酉合作,开个酒楼,开头就没有那么难了。最重要的是,因杜家的酒在南省颇有盛名,与杜家合开酒楼,这噱头就有了。
赵羡词打算,如果这个合作能谈成,那么除了两家共同出钱外,就由杜家主要出技术,为酒楼专供某种特定酒,只此一家别无分店那种,这名声就很容易打出去;而她可以负责出人手,至于这些人手该怎么来——
那就要看秦牧云的学堂能不能开起来。
和杜三酉把这个想法详细地说了一回,杜三酉激动的抚掌赞叹,“好主意啊!我早就想做点别的生意了,就是拿不定主意。这下好了,和小赵老板一起开酒楼,一定不会亏!”
……做生意谁敢说一定不会亏。她现在这么顺,主要是走了巧路,合作的都是一些成熟的商人,大家都有自己的门路。再加上,赵老板成了秦御史的赘婿,一时间,就连官府都对她礼让三分,没有朝廷责难,也没有同行的恶意竞争,自然要顺利许多。
说到底,生意人谁也不愿意得罪当官的。
但酒楼又不一样,实打实得靠自己经营,盈亏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