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同人)[西游]林黛玉和孙悟空+番外(43)
原先她只想和大师兄做师兄弟,但现在大师兄不是和尚了,是不是有可能了……
可大师兄是只实心猴,便是不做和尚,照这么下去,到天荒地老,说不定她和大师兄也还是师兄弟,或者大师兄开了窍,却被像老鼠精那般大胆热烈的女妖怪给吸引了。
黛玉微微抿唇。
唐时民风开化,街上随处可见女子大大方方走路行街,寻常女子也能大胆追求所爱,譬如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两人美好的爱情故事诵传千古,尤其是塞外,她也常常能看见,姑娘街上,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大胆追求,大胆示爱的。
她不在那个层级分明,礼教森严的贾府,大师兄也不是和尚了。
她是否有勇气像卓文君那般,大胆地靠近大师兄……
是否可以主动追求大师兄,至少试一试。
黛玉思及此,心跳快得像擂鼓,旋即又飞快地摇摇头,她是疯了还是傻了,卓文君敢与司马相如走,是因为司马相如倾心于她,诚心实意,两人促成一段姻缘,同甘共苦,大师兄对她无有男女之情,她贸然陈情纠缠,岂不是像那不知羞的女妖怪一般。
下场就是被大师兄当成女流氓,大师兄不至于打杀她,但也会厌弃疏远,被不喜欢的人叨扰,并不是一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
她也不想被大师兄讨厌。
黛玉心中刚起的那一丝勇气,就这样偃旗息鼓了。
“明明快要入冬了,怎么天气还是这般热,越往西边走,越是热了,路上也越发荒凉。”三藏用袖子擦了擦额上的汗,看着远处天边烈日炎炎,喉咙干得几乎冒烟。
原先还能看见些丛林密树,越往西边去,越是稀少,走了有七八日,树没了,草也没了,穿着几层的纳鞋,脚底板也是烫的。
小白龙热得哼哧哼哧张口吐气,三藏见它着实辛苦,路也平坦,便下马自己走,再过了十多日,便是晚上,也能感受到热浪,热得人睡不着。
三藏眼圈青黑,白日走着,觉得自己随时都能晕过去。
三藏伸手招呼徒弟,“不行了,找个地方先歇息歇息,为师走不动了。”
大圣前头看看,勉强在一块土坯墙下找到遮阴的地,却也没什么用,这热似乎也不是太阳给的。
黛玉扶着师父在石块上坐下来歇息。
三藏才挨到,哎呀一声跳起来,捂着屁股直喊烫,完全顾不得圣僧的形象,“真真火烧一样。”
八戒哈哈大笑,“哎嗨嗨,原来师父也会跳脚啊,哈哈。”
三藏疼得厉害,又见他看笑话,气不打一处来,“夯货休要取笑,你来试试,保准成烤乳猪。”
八戒憨笑着,当真过去试了试,重重坐下,也甩着袖子跳起来,哎哟哎哟喊疼,“师父没说错,这能把鸡蛋都烤熟啰!”
三藏忍不住笑起来,黛玉用水囊灌了些灵泉水,挨个分给师父师兄们,又从识海中割了青草给小白龙。
一望无际的黄土中,能看见些嫩绿色,清爽怡人,小白龙嘶鸣一声感谢,咬在口中,一口吞了。
黛玉又摘了些果子,除了还是幼苗状的仙桃,黛玉识海中有六十九颗桃树,七十九颗香蕉树,一片单独的息壤栽种药材,余下还有桑树、梨子、栗子、柿子、葡萄、猕猴桃、树莓、地石榴等果树藤蔓一百株,都有挂果,成熟的时长不熟,吃的不重样。
并且她识海中有灵泉水,果子只要不摘下来,一直挂在树上,能存一二月不会坏,师徒几人饿肚子时,总能先吃些果子饱腹。
黛玉摘了两篮子桃,香蕉,八戒吃得欢实,别说两篮子,就是六篮子也背得动,只是越往西走,便越能看见些衣衫褴褛的,这里的人无一不被晒得皮肤黝黑,许多瘦骨如柴。
到了一处城郭,也是黄土飞扬,断壁残垣,老是老,幼是幼,许多路旁摆个草席,也就当家了。
有个老仆人正举着碗从石头缝里接水,旁边地上躺着两个小孩,孩子嘴唇干裂,气若游丝。
八戒和三藏四处瞧瞧,满目苍凉,师徒几人一路西行,也见得些贫困的,无战乱,一城郭潦倒贫困成这样,却是少有,放眼望去,寸草不生。
“这里怎么一点绿色都看不到,是不是又是天帝不让下雨。”
黛玉试了试土地,滴了一滴灵泉水,撒了一把草种,倒是能发芽长出来,只不过好似地底下有岩浆地龙,这点灵泉水杯水车薪,发出芽的草芽很快就被烤成干草了,一点就着。
“救命……”
黛玉抬头,是一个衣不蔽体的小孩,五六岁大,正捧着手看着她的碗,拼命吞咽着口水。
小孩身形单薄,骨骼上没有一点肉,很想上前,又很怯弱,只有一双眼睛,清澈明亮,满满的都是渴望。
黛玉从识海中摘了两个半生不熟的桃,一捧树莓,用布包了,碗里面装满灵泉水,一并递给他。
小孩小心地捧着碗,先放到旁边地上,磕头感谢,黛玉本以为他会狼吞虎咽,却不想他只是微抿了一小口,就停住了,果子没吃,全都兜住,走到巷道里的阴影下,把水喂给地上的小孩。
那小女孩年纪更小,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喝了水好了一些,男孩又咬了桃子,咀嚼碎,全吐出来,喂给小女孩吃,树莓也是,明明只是不成熟的酸果子,两个孩子却笑得开心极了。
黛玉心中不忍,又尽力吸收灵力,只要有灵力,就有灵泉水,阳光和热度在她这儿也能转化为灵力,虽说是杯水车薪,但能救一个算一个吧。
这般情形实在是让人心焦,大圣急得直挠手,跳到山坡上,拘了土地公公出来。
土地公带了许多的干饼来孝敬,“小神见过大圣爷爷!”
大圣不要他孝敬,只问道,“你这老儿可知罪,身为一方土地,怎么不保这里风调雨顺,让土地干裂成这样,都风成沙子了,看看这些人!”
土地公公连连告饶,“大圣赎罪,大圣再往西边走上百八十里,就能看见火彤彤的火焰山,原先这里有个罗刹女,有一把宝扇,能风扇万物,附近几百里的民众每年孝敬,请她帮忙将火煽灭,偶尔能得丰收,这几年那罗刹女失踪了,火焰山越烧越旺,这才落到了这般田地,这一片算是好的,再往西去,那真是人进去,不过一刻钟,就只剩一堆白骨没被烧化了。”
大圣又问,“不是煽熄灭了,怎生还是这般模样。”
土地公公苦笑道,“这不是一般的凡火,而是天上的仙火,需得煽三次才能彻底煽灭火种,那罗刹女吃着供奉,怎好绝了自己的财路,眼下她不知去了何处,我等连活也活不下去了……”
原来是天上的仙火,大圣更怒,“是哪个该死的天官,竟是不顾民生疾苦,在下界放着火烧着玩,让俺老孙差到,不把他打死在这里!”
他是真的很生气,土地公公却颤巍巍拿眼看他,小腿肚子都在打抖,嘴唇张了又张,却不敢吐出一个字。
大圣见他欲言又止似有话说,怒道,“你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不必畏惧,便是玉帝老儿放的,俺老孙也找他算账去!”
土地公公越发抖得厉害,筛糠一样,“这,大圣爷爷,您起了个誓,说不打小神,小神才敢说。”
大圣道,“这火又不是你放的,老孙岂是那等不讲理的,你只管说便是。”
人都知泼魔虽泼皮,却也是个守信诺的,土地公公得了个允诺,才道,“这火原是大圣您放的——”
大圣听了,果然跳脚,“你这老孤拐,再胡说八道!老孙不打残你,俺老孙岂会做这等伤天害理之事!”
土地公公连忙告饶道,“不是有意,却是无心哪,大圣可还记得,五百年前,您大闹天宫,被关进炼丹炉里,出来时一脚踢翻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那炉子掉落到凡间,烧起一把熊熊火,再没有熄灭过……”
大圣听了,啊呀一声,急得嘴里冒火泡,“我去请老龙王来,把水浇灭了!”
他急匆匆一下就翻走了,请了老龙王来,去火焰山浇水,这火却是越浇越旺,大圣灰头土脸地折返了城中,找那土地来,询问罗刹女的住处,自己去了一趟,果真不见有人,回来气道:
“原来这罗刹女是牛魔王的夫人,她要是在,以老孙和牛魔王的交情,肯定借得宝扇子,把这火煽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