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一个月粥棚,百十两银子的事情。
杨氏捐赠两千两银子,能维持一年半载。
杨氏也是买个心安。
这事儿若是贾珍做的,真不敢想……
不知异日跟荣府闹翻,他会不会联合外人下毒手?
石梅只希望贾敬不要出嫁,能够死死摁住贾珍。
这年四月,贾珠贾琏下场考试。
然后,他们兄弟都参加了武举童生试。
贾珠打不过贾琏。
然,弓马骑射也很不错。
贾赦因为不放心贾珠贾琏,又因为贾数管着几十个田庄,遂把贾斌,贾汶留在金陵替贾珠贾琏打点事宜。
这样,没有人敢对贾琏贾珠的名次动歪心思。
四月初,石梅再次收到贾珠贾琏的信件,言称得到了考试结果即刻返京
四月十五,石梅再次收到贾珠与贾琏联合写来的信件。
两人考完了县试府试,同时取得文举武举的童生资格。
因为要等着八月科试,嫌弃来回奔波麻烦。
四个月的时间就去江南游学,不回家了。
石梅这里也是鞭长莫及。
这两小子很显然得到了贾赦的支持了,不然不会这样子。
石梅招了张氏商议:“你看看怎么办吧,是答应,还是去信让金山把人逮回来?”
张氏知道贾琏的本事,些微之人不能占他的便宜。
张氏感叹:“这可真是儿大不由娘。
既然是孩子的心愿,就随他们去吧。
不然他日一旦入仕,就没得这般轻松自由了。“
这个时代女孩子的制约多,男孩子也是一样。
只要入学了,后面就是一波接一波的竞争,直到殿试之后放官,开始新一轮的角逐厮杀。
贾琏游学江南,张氏一点也不担心。
不仅有贾赦这个老子,还有林如海这个姑父,燕候这个岳父。
石梅也不担心两孙子。
江南虽然是他乡,对于贾琏来说无异主场。
可以说,贾琏在江南就是顶端的存在。
贾珠有了贾琏这个好兄弟的帮衬,也是稳稳当当。
再者,贾珠贾琏的两位前任先生,都在江南做官。
这两人再不缺人指点学问。
然后,荣府又找到了新的私塾先生。
依然是一位江南落地的举子。
这回的举子姓张。
不过,跟张氏的家族无关。
但是,同姓三分亲。
张氏在一群举子里挑了张举人。
张举人也很高兴。
荣府前三任先生都中了进士。
不给钱,他也愿意进来坐三年。
如今的贾府私塾在京都传的神乎其神,简直成了风水宝地。
不然,怎么一个个落地的私塾先生,坐了三年馆学,都成了进士了?
四月中旬,叶筠与叶筝进京了。
叶筠跟元春一般大,成了十一岁的大姑娘了。
张氏准备将叶筠安排在莲园。
元春因为住在荣庆堂的小跨院,极力邀请叶筠也住在荣庆堂。
贾敏的葳蕤轩,是荣禧堂中轴上一个院子。
论理原本应该是公府世子的居所。
然而,贾赦当时被祖母要去了,住在荣庆堂的跨院里,跟贾母就是针尖对麦芒。
这个世子的居所给贾政太打眼了,就给了贾敏居住。
葳蕤轩是贾母亲自取的名字。
寓意女儿品行高雅,气质若兰。
如今贾珠贾琏就住在当初贾赦的院子里,这个院子名叫梧桐苑。
一是因为贾代善希望儿子成才。
再者,这个院子里有一排梧桐树。
另外一个跨院就是当初张珏的母亲居住的地方,叫做茜草苑。
这个院子应该就是后来被宝玉改成绛芸轩的地方。
如今被元春住着。
元春已经给它改了名字叫翠微阁。
一般人会以为是因为荣府后面那座翠微山的余脉之故。
其实,翠微也是一种兰花。
元春这是比照姑姑的院子取的名儿。
但是,元春不承认是跟姑姑攀比。
她说摘自一首诗词: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石梅也不戳破,孙女力争品质高雅如兰,祖母只有高兴。
荣禧堂是五进三路的大院子。
张氏安排的莲园,则是荣禧堂三路院子的西路,紧挨着花园子。
毓秀住的榴园则是东路的院子,挨着宁府的院子。
荣庆堂就是荣府东路与荣禧堂并驾齐驱豪宅。
榴园则是位于荣庆堂后面的宅子。
其实,当初叶筠姐弟,就是住在榴园的跨院里。
如今,叶筠贵为县主,就不能再住毓秀的跨院。
让毓秀搬迁也不合适。
张氏才把叶筠安排在与榴园一样宽敞华贵的莲园。
当然,叶筠住在荣庆堂的跨院也不算委屈。
贾母可是超品,跟着外祖母也是长辈疼爱。
故而,叶筠不好拒绝元春的邀请,说道:“一切都听外祖母安排。”
石梅便看着元春:“你那翠微阁宝玉也要住,是不是有些拥挤?
莲园就在荣禧堂,也不远,不妨碍你们姐妹亲香。”
叶筠如今最好是自成一体。
她带的东西可不少。
再者,跨院里还有迎春惜春两姐妹。
这两姐妹不可能一直住在暖阁里。
石梅若是细心教导元春,迎春惜春不留在身边教导,只怕张氏心里不舒服。
元春一听宝玉这话,心里顿时明白了。
府里男孩子五岁之后,基本就挪出后院。
贾珠贾琏住在梧桐苑,不过是因为没有姐妹等着他们腾房子,这才占住了。
其实,他们很少在梧桐苑打住。
只有在私塾放假的时候,才会居住。
贾珠一旦成亲,不是另外置办宅子,搬出荣府,就是会去东西两路居住。
贾琏成亲,则会回去荣禧堂的小跨院,或者是在中路寻找一座宅子。
府里还三个妹妹,肯定要跟着祖母居住。
贾珠贾琏来腾出了的梧桐苑,肯定是迎春惜春挪进去。
她的院子将来肯定探春要挪进来。
叶筠住在这里就太拥挤了。
再有,如今,贾珠贾琏还是会在荣庆堂出入。
祖母只怕是不想表兄妹频繁接触。
毕竟,男女七岁不同席。
这一番思索,元春觉得叶筠住在莲园才是最好。
元春这时不无遗憾的说道:“还以为可以跟妹妹日夜相伴呢。
以后,我们起社,妹妹要参加哟?”
石梅就笑了:“瞧着聪明,怎么说起蠢话。
你妹妹也要上学,还怕没有时间一起作诗?”
元春讶异:“妹妹是县主,难道不进宫附学”
第123章 珠琏双秀
石梅一愣, 这问题她从没想过。
元春言之有理。
叶筠的父亲乃是暴露之后不屈战死,朝廷的确有恩养他们的姐妹的义务!
石梅想,要不要让贾政上折子?
又想, 一旦叶筠接受朝廷的恩养,今后他们姐弟的婚姻只怕不由自己做主。
再有, 朝廷时常发生和亲之举。
人选往往就是来自民间的县主与郡主。
石梅看了叶筠一眼, 没再言语。
叶筠姐弟刚到, 还是等她们安定之后再说。
叶筠入住莲园后, 直收拾了三天,方才理顺。
这才给府里的姐妹分送江南的小礼物。
之后, 开始在春晖园上学。
第一个休沐日, 叶筠请了所有的同窗去才加莲园茶话会。
这事,她提前禀报过石梅,自己出了二十两银子, 让厨房帮忙采买加工。
叶筠做事真是门门周全。
然后, 石梅发现, 张氏看叶筠的眼神有了欣赏, 对叶筠也亲近了。
贾琏已经是燕候的女婿。
石梅猜测, 张氏是想给贾琮说媳妇。
叶筠大了大半岁,却跟贾琮是同年生人。
可是,这两人虽然不同外祖母,却是一个外祖父。
血缘依然很近。
张氏也没明说,石梅也就不好特特提起。
黛玉的名字是她祖父早就起好了。
四月底,林如海给双胞胎次子的名字取好了。
只是名字有两个, 一个叫林紫玉。
一个林墨玉。
贾敏征求石梅的意见。
石梅觉得,墨玉跟黛玉差不多是一个意思。建议林紫玉,自带贵气。
这一辈子,贾敏就有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