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220)

石梅道:“我们珠儿可以自己考。

不需要谁帮衬。

至于为何李家不成,那姑娘不是不好,只是不适合珠儿。

你们那个家庭本来就沉闷,珠儿从小替你们父母操心劳力,又给她娶个有口无嘴的媳妇,还不把孩子郁闷死?

还有一条,那姑娘十四,选秀不成就要定亲。

珠儿才十三。

古人有一句谚语;叫做女大一,不是妻。

所以说,她再好,跟珠儿不合适。”

这两人合起来,一死一寡。

生个儿子,还被曹公诅咒:‘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要想改变命运,只有分开,各自安好。

只要为了贾珠好,石梅很乐意棒打鸳鸯。

贾政之前被母亲温柔的假象迷惑了,以为母亲老了,性子平和了。

今日试探之下,母亲强势依旧。

贾政不能亲自相看女方,王氏不能出门,王世华没资格出面,唯一依靠母亲。

贾政相信,母亲那么疼爱珠儿,再不会给珠儿找个不靠谱的媳妇。

不过,贾政也就不能跟文人中楚翘李守中称兄道弟了。

之后,贾政一直躲着李守忠。

婚姻的事情,往往一个眼神就能诠释。

贾政这般,李家也就明白了。

贾府的老太太没有看中李家的大姑娘。

这门亲事不成了。

虽然李守忠四品,贾政五品,结亲算是贾政高攀。

但是,贾政有个超品的娘,二品大员的兄长,还是侯府的嫡次子。

这婚事也李家高攀。

虽然高嫁低娶是联姻的共识。

但是,再没有女方提亲的道理。

李家很快就跟别家开始走动,贾母这里却没有动静。

很显然,荣府不想给孙子提早定亲。

贾珠得知祖母说要给自己找一个品貌俱佳,性格爽朗的媳妇,心里欢喜。

这晚来给祖母请安,多作了一个揖。

石梅因问:“这是有什么事情要求祖母!”

贾珠腼腆一笑:“没有,就是想给祖母作揖。”

这般时候,贾璋带着迎春惜春地毯上蹦格子。

贾璋极其聪明,当时石梅训斥贾政,他被嬷嬷带去隔壁。

但是,他那耳朵灵的很,石梅训贾政的话,三岁的贾璋的记得清清楚楚。

这时忽然插嘴:“我知道,珠儿哥哥想让祖母给她找个漂亮媳妇儿。

他不想要李家那个木木的大姐姐。”

张氏也在,忙着呵斥:“胡说八道,你懂什么,当心你爹捶你……”

贾赦一年四季不在家,贾璋才不怕,脑袋一缩,做个鬼脸,又招呼妹妹蹦格子去了。

石梅看眼赖嬷嬷,当时石梅让他她清场。

赖嬷嬷脸上一红,她还以为这孩子不懂事,谁知道已经长了耳朵了。

心里默念,荣府的小少爷太精怪了,下次清场,直接抱去跨院好了。

石梅也盯了贾璋一眼,这匹无笼头的马也到了该上套的时候了。

石梅召来贾琮吩咐:“璋儿到了该看图识字的时候,琮儿,你给弟弟启蒙吧。”

贾琮忒高兴了,心里笑开了花。

当初是珠大哥琏二哥联合起来收拾他。

这回他手里又有小兵了。

贾琮立马过去逮住贾璋:“跟哥哥来吧,哥哥给你讲故事书。”

贾璋最爱听故事了,小马过河,龟兔赛跑。

不过,他最爱听的还是孙猴子闹东海,孙猴子闹天宫,孙猴子偷桃。

只要是猴子,他都喜欢。

他高兴的问:“今天讲孙猴子干什么?”

贾琮说道:“今天不讲孙猴子,讲大金乌,嫦娥姑姑,还有天上的星星仙子,雷震子,风雨婆子……“

贾璋不知道厉害:“好啊好啊……'

张氏抿嘴笑:“这个琮儿,一辈子真不大……”

石梅也笑了:“当初琏儿这么糊弄他呗。”

这时候迎春惜春都过来了。

这两丫头规矩得多,不会往人怀里爬。

两人都挨在石梅身边,仰着粉嫩包子脸,乖巧的听母亲与祖母说话。

石梅便问:“怎么不玩了?”

惜春便用胳膊拐迎春:“姐姐说!”

迎春便嘟嘟嘴点头,小眉毛一簇:“不好玩。”

石梅讶异:“刚才玩得好好的呢?”

迎春撅起樱桃小嘴:“哥哥不在,没人做裁判,不好玩。”

第115章 不能拒绝的亲家公

石梅笑问:“哎哟, 蹦格子还要比赛?赢了有奖励吗?”

迎春眉眼弯弯的点头:“当然有, 谁赢了,哥哥就让摸摸他的桃花马。”

惜春也道:“还可以用哥哥的竹根酒杯摆酒宴。”

石梅知道所谓摆酒宴, 就是过家家。

一个扮成夫君,从外面回来。

一个扮主母, 在家里摆酒宴。

输掉的人就要叫两人爹娘。

所以,迎春惜春都想赢。

石梅看了两人的奶娘一眼,她不赞同兄妹玩这个游戏。

可惜, 奶奶的资质有限, 除了抓小鹰, 就是过家家。

石梅就说张氏:“给两个丫头找几个年龄相当的玩伴。”

张氏道:“她们原本就有六个丫头了?”

石梅道:“侯门千金, 再增添两个也不算多。”

张氏颔首:“那就顺便给元丫头也补上。”

石梅道:“你看着办吧。”

元春十岁了, 在家再待三年就要选秀。

当然, 石梅肯定会给她求恩典免选。

只是,石梅不想进宫。

再有,贾珠与元春得相看人家, 虽然不是马上议亲, 等这一届秀女进宫, 勋贵家就要相互看一看, 有意的人家递个眼色,来往起来,相互相看。

然后,等选秀落选小定。

只要没有大毛病,婚事基本就定了。

石梅说道:“我如今不方便出门应酬, 跟一些小辈也说不上话。

你出门的时候,瞧着哪家贵女贤惠,要十岁左右的,侧枝嫡枝无所谓,勋贵清贵也不挑,关键要嫡出。

珠儿那个娘,你也知道,一般的人可是压不住阵脚。

她虽不是荣府的媳妇,却是贾珠的亲娘。

身份低一点的媳妇,只有被磋磨得份儿。

你小叔子还有个二房,庶女进门几乎担不起。”

张氏颔首:“媳妇记下了,元姐儿的婚事,母亲想寻什么人家?”

石梅道:“富贵不论,第一条要家世清白,孩子争气,最好是像你们张家那样,子弟自我约束,真正的书香门第。像是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什么耕读人家就算了。”

这话的根源,张氏明白。

杨家是耕读之家,九房那个继室,邢家丫头,曾经那个上赶着做妾的王秀芝,都是号称耕读人家。

切肤之痛,就是那个杨晴儿,闹得宁府两代父子反目。

今年春节贾珍都没回京,余姑娘也没有好消息。

杨氏哭天抹泪的,不知道责怪那个好。

明明两府都在上升中,可就是有这般那般的问题。

石梅真是恨不得把这些拧巴的家伙,重新融合捏把捏把,换个脑子。

石梅尤其担忧贾敏。

红楼里没提过黛玉的祖母,想必是黛玉进京之前就仙逝了,或许更早。

石梅就是担心,若是林母忽然有个三长两短,贾敏不在身边,这事儿就好说不好听。

石梅原本是打算,林母进京之后,劝说林母留在京都,陪着孙子治疗。

谁知道林母竟然撒赖不进京。

石梅唯一愿望,就是青玉能够早点修炼出灵力,身子骨再强健些,一两年内治好身子。

但是,心病难以抑制,各奔无法预料。

石梅打算陛下万寿节,让贾赦把林如海弄回京都。

好歹要句话。

贾敏才二十三岁,漫漫岁月,若是夫妻反目就难熬了。

御赐的婚姻。

嘉和帝若是提前嘎嘣,这婚事死了也不能离。

初七这日,贾赦回家,石梅就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今年的万寿节,你再替燕候送寿礼,把你妹夫带上吧,或者,直接让他送寿礼。”

贾赦道:“其实妹夫去年就该进京,按照惯例,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要进京面圣,只是因为林家遭遇匪徒袭击,妹夫这才得了陛下恩典,没有进京。

开年之后,我争取让妹夫进京,让他夫妻当面说清楚。

其实……”

贾赦看着母亲的眼色:“妹夫也不容易,那个时候,肯定要先救母亲,母亲只有一个,孩子可再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