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快穿]+番外(84)
可惜他不懂,也不怎么感兴趣,即使以后能换很多钱又怎么样,他又带不走。
想想还有点难过,挣了几辈子的钱了,他的存款永远就那么点,哎!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至少他的记忆还在,学会的技能还可以用,这就够了。
看来,这辈子也不能得过且过,还是要多学点东西。
至于学什么,这个只能等恢复高考了再说。
不过说到高考,安西想到了年代文里常用的套路情节,去废品站寻宝!
安西当初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还觉得蛮爽的,捡漏谁都喜欢,即使知道天上没有免费的馅饼,难道还不允许人想象一下不是。
安西突然来了点兴趣。
他倒要看看,废品站是不是真能淘到宝。
这个县城不大,安西转了一会儿,就找到了废品收购站,门口有一个大爷守着,安西借口再弄点废报纸回去糊墙。
大爷看他手上拎着一些报纸,也就相信了,直接放了他进去。
这个收购站并不大,不过显然大爷是个勤快人,这里被弄的还算整齐。废桌子废椅子,和一些破破烂烂的木质家具放在一起。
书本纸张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在一起。
安西草草扫视了一圈,发现真的没有书中写的那么美好,都是一些用不上的杂物,就是那些缺胳膊少腿的家具也没有弄回去的价值,就是当柴烧也还嫌难烧呢。
毕竟能拿来做家具的,一定是要不容易着的树木,这样才好防火。
安西也不失望,这很正常,要是真的有好东西,难道别人就是傻的,会看不出来?
肯定早就偷偷藏起来了。
按照和大爷说好的,安西挑了一些报纸去门口结算,花了几毛钱,比邮局便宜很多。
这些报纸其实没有看的价值,因为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显然是滞销货,不过拿来糊墙却没什么问题。
东西买好了之后,安西打算回去了,却没想到看到了一个熟人。
孙秀秀是跟着村里人一起过来的,她运气不错,昨天顺利的和三个女生达成了一组,合作拿了两个名额,分到了十几斤大鱼。
不过她并不会腌制,也没有那么多的食盐可以祸祸,因此全都卖掉了。
卖完之后,她和两个女知青一起,打算去买点东西,可是她们买的东西不一样,因此就分开了,约定买好了之后,在供销社的门口等。
谁知道左等右等,都没等来那两人,她只好一直等着。
因为有着一个超市的底气,所以孙秀秀压根没把这个年代的几十块钱放在心上,买完东西后,就顺手放在了上衣口袋里。
她的这个动作被人看到了,因此被人盯上了,他不光偷走了她袋子里的钱,还想顺走她买好的东西。
孙秀秀是单纯了点,但不同于这个年代的女生,她大胆又无畏,意识到自己被抢后,想也没想,捡起一块石头就砸了过去。
那个小偷被砸了个正着,不过孙秀秀的力气小,他不痛不痒,还跑的飞快。
孙秀秀边追边喊,“抓小偷啊,抓小偷啊。”
安西就是这样看到她的,正打算上前帮忙,谁知道,前面出现了一个穿着军装,背着军绿色挎包的男人。
只见这个军人一个健步追上了小偷,横腿一扫,就把小偷打到在地。随即上前,反手扣住小偷,让他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孙秀秀跟在后面,把军人的动作看的一清二楚,这会儿,她也不着急了,甚至没去看军人递回来的东西,只一个劲的盯着军人大哥打量。
她的眼神热切,眼中隐隐还含着激动的光,看得军人的脸渐渐红了,颇有点不好意思。
军人想压着小偷去派出所,转头看向孙秀秀,“我去派出所一趟,你……”
“嗯嗯,好,五派出所,我也去。”孙秀秀全程盯着他的脸,也没听清他说什么,就一个劲的点头。
军人羞赧的转身,打算直接离开,这个小姑娘的眼神也太露骨了吧。
孙秀秀神色梦幻,看到他转身要走,乐颠颠的跟上去,他向前,她就向前,他转弯,她也转弯。
全程盯着男人的脸,嘴上还喃喃自语,“呀,哥哥好帅,爱了,爱了。”
安西扶额,这个女主角不会是学妹按照自己为原型来写的吧?
当初她追星的样子,就和孙秀秀现在的模样像了个十足十。
看到男神,都挪不动脚,全程盯着人家看,还神色恍惚,犹如陷入梦幻的少女。
只是当初在一堆追星的女孩中,她没有大喊大叫,并不显眼。
可是这个孙秀秀……
全程盯着人军人看,真的好吗?!
难道你没看到,那个军人大哥已经羞的满脸通红,浑身僵硬吗?
第75章 年代文世界15
从县城回来,安西把肉和糖果饼干分一分,一半交给大伯母,一半送去安支书家。
到的时候,他们家正在做饭,热情的拉着安西不让走,一定要他留下来吃饭。
安支书招呼他坐下喝茶,“明天就要开始秋收了,本来我想给你安排个活计,也好挣点公分,到时候能换个粮食啥的,现在看来是不用了。你到时候直接拿钱到队里买吧,今年大丰收,除了上交的,队里还能多匀出一些。往年都是拉倒供销社去卖的,也能给村里的人换点钱票啥的。你提前在队里买,就算给你优惠一点,大家伙也不会说什么。”
安支书这话说得很自信,别说安西给村里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就算没有,凭着他村支书的身份,给自家侄儿一点优惠还是可以的。
而且这也是往年的惯例了。
他们村算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了,因为地质有点不一样,又水土丰茂,盛产的稻米滋味非常好,达到了上贡的标准,所以每年上交的稻米就足够他们完成任务量。
但安支书还是依照其他村的做法,什么都上交一点。也就是,不吃独食。他们弄到了什么农产品都放在明面上,让人挑不出毛病。
这样做上面肯定是满意的,但他们也不能就着下河村一只羊薅吧,因此,除了必须的稻米产量要求,其他的农产品,他们也收,但会折算成钱票还给下河村。
比起直接卖到供销社,多多少少是会损失一点,但耐不住安全啊,又和上面打好了关系。
等到年底,村委会会召集大家一起,需要票的,大家拿钱来买,比市价稍微低一点,算是给村里人的福利。
有卖不出去的票,就放在村委会,或者安支书和会计想办法处理了,但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村里人都缺票,不管是什么票,有就抢着要。
反正安支书换票的时候,也不会要什么奇怪的票,都是布票粮票工业票这种,家家都需要,又家家都缺的票。
然后所有的钱再按劳分配,统一发放下去,这就是村民们一年到头的总收入了。
而剩下的农产品早在收获后就会按照村里的规矩,分给所有人,是他们未来一年的口粮。
安支书让安西购买的,就是能折算成钱的那部分,反正这些不做硬性要求,往上交多少上面不会在意,卖点给别人不是什么大事。
往年也有村里人的亲戚需要,或者知青分配的粮食不够,都会拿钱来买。
就像安桃家,每年多多少少都会买点,只要价格和上面给的一样,卖谁不是卖。
安西听完问道,“那村里还有稻米吗?”
“怎么,你喜欢吃大米啊?”安支书有点奇怪,没想到安西在北方住了这么久,居然还习惯吃大米。
“对,村里的大米都上交了吗?”安西是南方人,从小吃习惯了大米,在他的概念里,除了大米是主食,其他的面啊粉啊之类的,都是小吃。
不过这也得看条件,要是没这个条件,那吃什么不是吃,能养活自己就行。
不过既然有条件的话,安西也不准备亏待自己的口腹之欲。
“有,除了上交的,村里每年还能留下一千来斤,不过往年都是让安桃‘送’县里的亲戚朋友的,也只有他们吃的起这金贵玩意,你要是喜欢,我给你留点。”
安支书觉得大概是安西小时候吃过,有记忆,所以对下河村的大米有感情吧。
想到这个,他不由的有点伤感,哎,要不是当初太困难,也不会送走这么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