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快穿]+番外(70)
老人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反正现在山林外围,其实已经由解放军接手了,有没有他这个护林人都没多大关系。
至于他还一直坚持巡视山林,只是习惯了而已。
而解放军同志照顾他一个老人的感受,也没强硬要求他离开,他才一直一直住在山林里。
现在他手脚不便,在哪里生活都一样。
而且,老人心中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安西出现的太奇怪了,他也怕安西是什么坏人,会对外面的同志造成威胁,所以打算留下来观察观察。
如果安西真的是个坏人,凭着他这条老命不要,也不能让安西得逞。
安西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傻白甜了,虽然老人什么都没说,他也看出了老人对自己的戒备。
不过安西没在意,他是打着为老人养老的主意,让老人一辈子待在这里。
只要老人不能泄露自己的秘密,那其他的也就没什么了。
之后的日子,安西和老人相处的不错,他渐渐了解到,老人是一个多么坚持的人,只因为答应了师傅护林的要求,就做了一辈子。
即使穷,即使孤独,也从未想过离开。
而老人也了解了安西,知道了安西的来历,不是他想象的牛鬼蛇神,但也来历奇特。
两人就这样相依为命的过了一年。
第62章 年代文世界2
一年后
安西站在老人的墓前,心中五味杂陈。
老人身体实在太差,即使安西想了很多办法,也挨不住五脏六腑的衰竭。
半年前,老人就开始断断续续地生病,安西一次次的治好,但是却也让身体越来越虚弱,抵抗力越来越差,直到前几天,老人彻底闭上了眼睛。
死之前,老人拿出了一个户口本,上面只有两个名字,户主:安山,以及儿子:安树。
老人知道安西在这个世界没有身份,感念他为自己养老送终,就让他代替了自己养子的身份。
安树死的时候只有十岁,外人也只见过十岁以前的他。
之后,安树死了,老人心里难过,一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就没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而是自己一个人把养子埋在了屋子的后面。
老人下山采买生活物资的时候,每年春节,都忍不住给安树买一件衣服,这是他答应养子的,但一直没有兑现。
安树死后,老人愧疚难过,就一直坚持买了十几年。
因此外人还都以为安树还在世。
现在安西可以借着安树的身份在外行走。
有了身份,安西自然高兴,但也不由的有些愧疚,毕竟占了别人的身份。
老人去世前,和安西说过安树的身世,他父母好像是军人,但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已经去世,老家应该还有一个大伯和一个姨母。
当年,他父母生下他之后,把他交给了大伯抚养,两夫妻奔赴了战场。之后就再也没有两人的消息,也没寄回过一分钱。
他三岁那年,自然灾害严重,全国都处于饥荒的状态。他大伯生有三子三女,在那一年,饿死了一儿一女。
大伯母再也无法容忍他在家里白吃白喝,逼着大伯把他交给乡里,可是乡里也困难,自家的孩子都养不起了,哪里还能养他这么一个小孩。
老人就在那样的情况下路过,看到了他一个人趴在草地上,啃草皮。心生怜悯,就收养了他。
安树是个很乖巧的孩子,特别听老人的话,也对老人有着浓浓的孺慕之情。
两人一起生活了6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可惜,安树可能是自出生就没好好养过,身体一直很差,到了十岁,就生病去了。
老人死之前,让安西去安树的家乡看看,帮安树找找父母的消息,如果他们还活着,就给二老养老送终,算是全了安树的孝心。
如果他们牺牲了,老人也希望安西用安树的身份,祭拜一下他的父母。
安树是那样一个好孩子,还了生恩之后,一定能投个好胎,下辈子过的舒舒服服的。
老人的想法有点迷信,不过安西却觉得很感动。
他也深爱着自己的养子,以着自己理解的方式,尽一切可能为孩子好。
“放心吧!我一定会完成你的愿望,尽我所能!”安西这样对老人承诺道。既然老人任务孩子还了生恩养恩,才能投个好胎,那就让他这个受了安树恩惠的人,代替他还恩。
不过这年头,出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你得有钱,出门在外,没钱是不行的。安西没有这个年代的纸币,老人自己也过得很拮据,基本上没留下任何钱财。
安西只能先挣钱,想到现在物资紧缺的状况,粮食应该会比较受欢迎。
现代的大米,他不敢拿出来,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不过面粉应该没事,尤其是玉米粉,磨的细细的,也看不出原有的形状。
然后就是肉,这个年代,大部分人应该都是馋肉的。安西网购了几只杀好的鸡,和着半背篓的面粉,打算拿去县城试试水。
房子所在的地址离县城有点远,用轻功全力赶路,也需要好几个小时。
安西凌晨就出发,摸黑在山林穿行。好在前世游历许久,他已经对山林非常熟悉,白天踩过点之后,就不怕迷路了。
到达县城的时候,还是清晨,人烟稀少。
安西并没有去找所谓的黑市,而是直接守在了县城一家机械厂的门口。
此时,天空微微泛白,街道上空无一人,但是机械厂的门卫室却已经有人了。
安西透过窗户,往里面一看,是一个大爷。他扬起笑脸,和大爷打招呼,“大爷你好,我是秦安县桐乡人,我来这里找一亲戚,他也是机械厂的工人,不知道大爷你认识吗?”
大爷被安西喊住,微微一愣,看了看天色,这么早?
他打开门卫室的门,让安西进去,“小伙子真早,快进来坐坐,我们厂是不能进外人的,你要找谁,和大爷说说,大爷帮你去找。”
这年头的人都热心,何况,大爷看安西长相俊秀,皮肤白皙,一看就是读书娃子,就平添了几分好感。
“是啊,大爷,他叫安国,是我堂伯,我这次来找他,也是因为家里多存了点粮食,爸妈让我给堂伯送来,顺便向堂伯借点钱,好继续送我上学。”
这年头是不允许私人买卖的,被抓到就是投机倒把,但也不能禁止给亲戚送东西吧,而亲戚收了东西,回点钱票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前提是,那真的是亲戚。
而安西当然没有一个叫‘安国’的亲戚,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看出了这个看门的大爷,好像不是普通的大爷。
首先,他穿着军大衣,而且看布料有八成新。这就说明,要不这大爷原先是军人,退下来之后,一直领着退休金,要不就是家里有人当兵。
一般这样的人家,家里都不会穷。
其次,大爷虽然长的精瘦,但显然不是吃不起饭的那种瘦。安西是大夫,这一点还是能看的清的。
大爷家的家境绝对不差,是那种能吃得起肉的人家。
所以安西才出口试探,编造出一个所谓的‘安国’,就是想告诉大爷,他手上有粮食,想要换成钱和票。
而显然,大爷也是个有心人,他立马瞄了一眼安西背后的背篓,然后把头伸到门外,左右打量了一下,才轻声道,“小伙子,大爷的记性不好,不记得厂里是否有一个叫安国的。不过小伙子你也别灰心,大爷的儿子就是厂长,他肯定记得,你跟大爷来,大爷带你去找他。”
安西眼前一亮,没想到随意一试,就试出了一条大鱼。
厂长家肯定不缺钱票,而看大爷这么熟练的样子,必定没少寻摸吃食,也不是那种见了就要举报的人。
安西放下一半的心,跟着大爷进了厂里,七拐八绕,去到了后面的宿舍区。
宿舍区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普通工人住的筒子楼,看墙的新旧程度,应该是新建没多久。另一部分是一排排的二层小楼,每一户都有院墙隔着,外面看不见里面的情形。
大爷带着安西过来的时候,碰到了几个早起的人,大爷给人介绍,“这是我乡下堂哥的孙子,来走亲戚的。”
安西于是配合的听‘叔爷爷’的话,和人打招呼。
他们见多了乡下亲戚过来打秋风的,虽看安西的穿着打扮不像,不过也没多想,点点头就算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