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快穿]+番外(379)
安西根据他的情况,选择了易筋锻骨篇,疗伤篇,以及大伏魔掌,另外,还安排了每天两个时辰的学文。
郭靖早上学文,下午练习伏魔掌,之后是疗养,晚上再练习易筋锻骨,时间可谓是排的满满当当。
这样安排好后,郭靖就一丝不苟的完成,从未懈怠过。
到点了就换成另一样,这对本质反应有点慢的郭靖而言,非常友好,习惯了之后,就没有出现书中练了这中忘了那种的情况。
而杨康又是另外一个教学方式,他天资聪颖,脑子又灵活。再加上年纪小,心性不定,好奇心又格外旺盛,看到什么都想学习。
这是所有聪明孩子的通病,所有安西为他制定了博学的路子。
首先是琴棋书画诗酒茶,医术,奇门遁甲,天工,务农等各中杂学,每一样都教得比较浅显,但还不等他失去兴趣,就开始教下一样。
这样一来,小杨康每日的兴趣都提的足足的,天天学的开心。
武功方面,安西只让他学习易筋锻骨,倒不是怕他学不来,而且怕他学的太来了,导致骄傲自满。
其实,小杨康已经有这样的征兆了,因为庄子上的小孩不多,其他人包括郭靖在内,都没有他聪明,所以他成为了所有人夸赞的对象。
这就导致了小杨康从心里就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这本身也没什么错,只不过孩子心性不稳,容易看轻别人,滋生错误的心理。
所以为了压他,安西至少要让他有一处比不上郭靖,而武力值就是最好的方式。
郭靖是笨了点,但这不代表他没有悟性,相反,郭靖非常有自知之明,所以对于练武,是下了苦功夫的,再加上身体素质本来就比小杨康好,所以练武的速度并不慢。
而小杨康呢,每天要学的东西太多也太杂,即便脑子聪明可以学会,但分摊下来,用来练武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
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在其他方面,郭靖完全听不懂他康弟在说什么,但只要比武,郭靖每次都能把他康弟练趴下。
小杨康也是不服气的,但让他放弃感兴趣的东西,专注练武,他又好像做不到。
师傅总有更有趣,也更新鲜的知识吸引着他。
一个心无旁骛,一个时间有限,又爱好广泛,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杨康懂的越来越多,可郭靖听不到,母亲和李萍伯母也不懂,唯一能明白他优秀的只有师傅,可师傅又比自己优秀的太多,这就让他连炫耀的地方都没处去,还得天天被师傅打击。
然后在练武方面,他还比不上义兄兼师兄的郭靖,那简直是头蛮牛,横冲直撞的。
杨康摇着扇子直喘气,怎么会有这么笨的人,连嫉妒都不会?
可偏偏自己还打不过,不能让他在练武天赋上嫉妒自己,这就很操蛋了。
长到了十岁的杨康,觉得世界对他充满了恶意,渐渐的也就少了自满的心思。
他到哪里自满去?
师傅的实力深不可测,各中杂学,各中知识层出不穷,和自己不一样的是,师傅还各个都精,各个都通,和自己这中只学了个皮毛的,完全不一样。
原本,他还以为只有师傅一个人厉害,后来,他又见到了师傅一个好友,那个叫黄药师的,他就再也不敢自满了。
那个黄药师也是什么都会,也和师傅一样精通。
师傅经常说,江湖只有两种人,一中专精的,像洪七公那样,郭靖走的就是这条路子。一中全通的,像他和黄药师那样,而自己学的就是他们。
等到他们达到洪七公和黄药师那种程度,或者稍差一点,和他们十七八岁的时候差不多,也就可以出师了。
杨康稍微评估了一下,按照他俩现在的学习进度,郭靖再有个七八年,也就差不多了,可自己好像不行,首先武功就差的太多。
小少年杨康陡然惊醒过来,不行,要是比郭靖那个笨蛋还晚出师,他不得被黄蓉那个臭丫头笑死?!
第339章 九阴世界19
既然要教徒弟,安西就不得不定居下来,与李萍母子和包惜弱母子商量过后,她们还是更希望回牛家村。
无论在扬州的庄子上过的多好,她们都更愿意回到家乡。
一来,那里有他们的房子,虽然几年没住了,那毕竟是青砖大瓦房,修整一下就没问题。
二来,包惜弱还是希望能等到杨铁心回来,生怕她不在,杨铁心回来就错过了。
而对于李萍而言,她的丈夫,郭靖的父亲葬在那里,四年没回去扫过墓,她是愧疚的。
四年过去了,当初官兵搜捕的事已经平息,甚至丐帮传来消息,之前也没有到围捕丘处机的程度,更何况是牵连郭杨两家。
只不过是当初的上官段天德,为了讨好金人,而私自行动而已。
后来丐帮查出这个消息后,告诉了全真教,丘处机也已经去找了段天德,手刃了仇人。
这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唯一可惜的是,导致了郭啸天的死亡,也导致了两个家庭的生离死别。
当初消息传来的时候,李萍哭的撕心裂肺,这是她从出事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这么哭。
不过第二天,她就收拾好了心情,改干嘛干嘛,而且人也肉眼可见的轻松下来,大概是大仇得报,丈夫可以安息,他们母子也不再是逃犯,让这个老实的妇人放下了心。
对安西来说,住哪里都无所谓,于是就跟着搬去牛家村了。
牛家村还是像之前一样,没什么变化,郭杨两家的房子和地都还在,甚至比他们想象的好,没有破败的场景,可见平时有人帮着打扫。
问过厘正之后,知道是他偶尔偷偷过来整理一下。
李萍和包惜弱向他道谢,厘正摆摆手,“哎,郭兄弟和杨兄弟是抗金义士之后,以前也帮了我们很多,四年前……我们小老百姓也无能为力,只能做一点小事了。”
李萍摇摇头,“本就不关村里的事,能不牵连到其他人就好,不然也是我们的罪过。”
安西见这个村子里的人都还不错,就向厘正打听,有什么地是可以卖的?
厘正惊讶,“安先生要买地吗?”
安西笑着点点头,“我收了那两小子当徒弟,需要一个住处。”
厘正想了想道,“村里的地都是有主的,不过后边那座山倒是没人,要是想在山脚建房子,我可以和上面说说,您就交个一两银子意思意思。”
安西向后望去,发现那是一座面积不大不小的山,并不高,顶多算个丘陵,目测不到三百亩,而且地质一般,种不了粮食。
山上的树木茂密,但都是普通只能拿来当柴烧的,大概除了捡柴,村里人也不会往那处去,倒是个清静的场所。
“我想买下那座山,大概多少银子?”安西问道。
厘正吓了一跳,“先生,那山荒凉的很,什么也种不了,不值当的。”
“无事,我也没想种东西,只是建个舒服的庄园。”当然,这不是安西最主要的目的,未来郭靖和杨康练武,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场所。
而且他还有一个计划,一个孩子是教,一群孩子也是教,反正他现在闲来无事,除了教郭靖和杨康,干脆办一个私塾好了。
郭靖杨康是他的徒弟,当然一对一教学,其他孩子可以聚在一起,学认几个字,然后教一点拳脚功夫。
这是考虑到未来也许会发生的战争,让这些孩子们长大后有个谋生的技能。
安西把话这么一说,顿时,厘正的眼睛都亮了,“谢谢安先生,谢谢安先生,您放心,买地的事我肯定帮您办圆了。”
因为是荒山,买来不过花了两百多两,之后又全是牛家村的人帮忙整平建房子,花费的更少。
当然安西也没有让他们白出力,每人每天给了七十文工钱,这就很多了。
村里人农闲的时候,也会出去做工,累死累活一天能拿到五十文就已经很幸运了,安西这边的活谈不上累,七十文还包午餐,当然是顶级待遇。
整个牛家村少说两百来户,家家户户都出了好几个人,因而哪怕安西的庄子建的大,也仅仅花了两个月就完工了。
庄子一共分三个部分,一部分是用来当教室的,按照现代那样的来建,三间文化课教室,每个教室可以容纳60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