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快穿]+番外(342)
想到这里,他心中生出了无限的希望。
没错,他的老巢对方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有恶意,此时就已经是军备的人上门了,而不是一张引他们出城的纸条。
说起来,如果想在围追堵截中逃脱,城里和山里,也说不清楚哪个更方便。
敌人不必要多此一举!
那,要不试试?
安西没管刘先生等人的反应,直接离开了。
他确信,以着这位刘先生的性格,哪怕是龙潭虎穴,知道墓地有资料又有药,他抱着拼死的决心也会去的。
就像这次去军备盗图纸一样,明明知道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不做就是不甘心。
因此安西一点也不担心,打算过段时间再去看看,他们把东西起走了没有。
回到家的安西,再一次投入到和周老的研究中去,期间,受李文谨的邀请,写了几篇其他的文章,发布到报社的其他报纸上。
没错,李文谨的报社虽然也叫《大公报》,但他们不止这一种报纸。
《大公报》是周报,而且面向的群体,不是读书人,就是政府官员,或者中产阶级有思想的人。
这样的报纸,要求严格,所费的人力物力极大,但偏偏收益不高。
毕竟在这个年代,这类群体是少数人。
为了盈利,《大公报》还开设了日报和月报,日报主要是针对各种新闻,城内城外,大大小小各种消息。
而月报登的就是一些文章,诗歌和小说了。
月报一月一期,时间长,但份量足。一期有十多页,涵盖的内容丰富有趣,深受百姓们喜欢。
李文谨作为周报的主编,其实和日报月报互不干涉,这次也是月报的主编拜托他,说是看了安西的文章,觉得非常有趣又有新意,请他代为引荐,希望安西也能在月报上投几篇稿。
李文谨觉得这不是坏事,就找到了安西。
安西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反正多写两篇,也不过就是一下午的事。
这期间,两孩子的三叔方文海来了北平。
他一来,就给安西送了重礼,并顺便请求在安西这里住下。
安西想了想,没有拒绝,两个孩子需要和三叔相处,住下更方便一点。
晚上,他让李嫂子多做了一些菜,给方文海接风洗尘。
方文海是个很健谈的人,三两句不离生意经,但不让人讨厌。他说话很有分寸,即便在说生意上的事,也说的很有趣。
安西对于做生意,有着自己的理解,前世当了一辈子的总裁,对此可谓是了解深刻。
虽然民国和现代的环境不一样,他们经营过的业务也差距甚大,但做生意嘛,其实还是和人有关。
而从古至今,商人追求利益的核心是不变的,手段也都是那些,后世可能更精化了,但说到精髓,其实还都是那一套。
因而,安西和方文海谈的很高兴。
方文海简直要把安西引为毕生知己了,“安先生,没想到您学识渊博,对做生意都精通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古人诚不欺我!遇到先生真是我幸啊!来来来,我敬先生一杯。”
安西笑着和他碰了一杯。
“安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做生意的意图,我们可以合作,先生有想法有技术,我有人脉有场地,我们合作,一定可以大赚特赚。”
方文海突然萌生拉安西入伙的念头,并且越想越觉得可行。
安西笑而不语,动心了就好。
没错,安西就是故意的。
他故意在方文海面前展现自己的生意天赋,展现他对技术的了解。一切都是为了引方文海入套。
方大伯还在的时候,他就有这个想法了。
方文海是他能接触到,有生意头脑,家里在官场有人脉,为人又比较诚信的合作方。
再加上,他们还有两个孩子作为纽带,关系总比外人来的亲密一点。
既然来了这个时代,安西总想做点什么,资料提供了,药品也给了一些,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只要学过历史就明白,这时候,红党过的有多艰难。
安西想着,如果可以,就多为他们提供一些资金,或者人才。
资金比较简单,找个靠谱的合作人,一起做生意赚钱,赚到的钱,再偷偷提供给他们就是了。
反倒是人才方面比较困难,培养人才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成功的,而且他还得悄悄进行,不能让人觉察了去。
安西有想过,要不就干脆去红党的大后方,然后在那里教书育人。
可是想想就知道,这不现实,不说现在的红党,有没有大后方,就算有,就那条件拿什么教人?
还不如留在北平或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需要什么,总能想办法弄到。
而教书育人最好的摇篮,无疑是校园了。
周老邀请安西进入北平大学,就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等时机成熟,他可以明面上教中西方差异的课,暗地里找一些学生,收为弟子,培养其他的才能。
当然,现在这个还只是想想,不过生意的事,可以提上日程。
从方大伯和当三叔对于侄子侄女的重视来看,他们的人品有保证。安西可以放心的把生意托付给他,然后自己隐在大后方。
两人达成合作意向之后,安西开始写商业计划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利益最大化。
那边,刘先生经过再三思索后,还是觉得再冒一次险。
无论如何,书生的伤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就真的要烧死了。
做好了决定,他当即让人通知了商人。
这次,他的人不行动,让商人去。
商人行商,先压一批货物离开,合情合理。
只不过,他们出发的时间有点急,等不到明天,晚上只能在郊外安营扎寨了。
商人看到那张送过来的纸,咬咬牙,决定身先士卒。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里确实是武器资料,那其他人他不放心,还是要亲自看着。
因此一收到消息,他当即下令,货物装车,立即出发。
商人的离开没受到怀疑,毕竟他这次是真的什么也没干,预计要带走的人,也好好留在北平。怎么来的就怎么走,面孔还是那些,所以走的格外顺利。
他们是半下午出发的,等走到郊外十里处,天色已经黑了。
商人看到路线那条小溪,应该就是纸上画的那条,当即下令:安营扎寨,今晚暂时在这里休息。
车队停下来,该休息的休息,该做饭的做饭。
商人心里很激动,但他不敢乱来,怕露出什么痕迹。
时间一点点过去,晚饭吃完了,商队其他人都休息了。等到子时,商人这才叫醒组织里另外两个成员。
三人一起,躲着商队警戒的人,悄悄离开了营地。
山林的夜晚,黑色吞噬了一切,商人又不敢点火照明,只能就着微弱的月光,找寻着那所谓的XXX之墓。
好在,之前商人就确定好了方向,即便此时略有偏移,但大方向应该是不错的。
就这样,他们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接近了目的地。
可是就在此时,前面突然传来了一丝不对劲的响动。
商人一惊,心下大骇,连忙要和两位同志退走。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被发现了!
第306章 民国寻亲18
商人心里很慌,以为自己和刘先生信错了人,踏入了别人的陷阱。
可越是这样的时候,越不能慌乱。
他示意另外两位同志,先隐蔽起来,那边一旦发现,立刻兵分三路。
其他两人没有异议,默默做好准备。
只等了片刻,不远处火光咋显,一个粗犷却明显压低的声音响起,“做什么,就差一点点了,马上就要挖到了。”
“大,大哥,好像有人,我,我听到了走路的声音。”另外一个年轻点的声音,胆怯的开口。
“深更半夜的,有个屁人,有鬼还差不多。”粗犷男声不信,喝骂道。
“那,那就是有鬼,总之我听到了脚步声。”年轻男人更害怕了。
“胡说,鬼走路哪来的声音,都是用飘的。再叽叽歪歪,老子剁了你。”
“可,可是大哥,真的太吓人了。要不,咱们别挖了吧,埋在这里,应该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年轻男人还是害怕,左顾右盼,就怕漆黑一片的山林,突然冒出什么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