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快穿]+番外(327)
方芷嫆一见,立刻脱离了哥哥的手,双手捧着包子,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方止戈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抬头问了一句,“那叔叔也会不要我们吗?把我们交给别人?”
安西一愣,随即明白,这是小家伙不安了,别看他只有三岁,可能还没意思到发生了什么,但还是本能问出了这一句。
他笑着安抚,“如果找到了你三哥和大伯,我就把你们交给他们,你们是血脉亲人,肯定不会不管你们的。如果没有,我就抚养你们长大,好不好?”
方止戈看了一眼安西,又看了一眼妹妹,突然抓起包子,学着妹妹的样子,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安西失笑,这个小家伙,真是又聪明又敏感。相比之下,妹妹方芷嫆更像这个年纪的小孩一点,天真懵懂。
不过,这两个孩子真的被教育的很好,希望能尽快找到他们的家人吧,在亲人身边长大,想必会更有安全感。
吃完了早饭,安西就带着两孩子去到小二说的清香楼,要了一间上房。
店里的伙计带着安西到了二楼最里面一间,房间还挺大,不仅有炕,还有一张木床。炕上摆着一床棉被,蓝灰色的,看着很干净。
伙计边倒茶边说,“先生,我等下再帮您拿一床被子来,晚上您和两位小公子睡床睡炕都方便。”
安西点头道谢,顺便向他打听,最近是否有姓方的人在这里住过。
方家队伍人不少,上上下下十几口,肯定不会去住洋酒店的,但以他们的财力,也不会去住一般的客栈,应该就在小二说的这三家。
安西决定,每家都打听一下。
没想到!
活计一听立刻就道,“您是那位方家老爷的朋友吧?嘿,您来晚了,他们今天一大早就出发了,听说是去北平。”
第292章 民国寻亲4
意外的从伙计嘴里听到方家的消息,安西连忙多打听了几句,“你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吗?原先是哪里人?”
“这个,”伙计迟疑的道,“好像从是南边来的,具体哪里我也不知道。原本是哪里人我就更不知道了。”
安西又追问了几句,这方家保密工作做的倒是不错,伙计那里什么也打听不出来。
说是南边来的,可清苑这地方,南通九省,鬼知道是哪个南。
看来想要追本溯源是没办法了,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尽快赶去北平,然后登报寻人吧!
此时也顾不得方家是不是被寻仇了,顶多找到人之后,把两个孩子交给他们,自己离开北平躲躲好了。
想通了这一节,安西遂问伙计,“这里到北平需要多长时间?县里可有车去北平?”
“我们这里倒是没有车过去,不过马车有,去北平要五六个时辰。”
也就是说,需要十多个小时,怪不得方家一大早就出发,恐怕是想天黑前赶到吧。
“那我要去哪里租马车?”安西问道。
“要是先生信得过我的话,就交给我,先生想什么时候出发?”伙计一听,立马揽下这生意。
“明天一大早吧。”
“那行,明天早上六点出发,您没什么行礼,一辆车就可以了,我会让车夫快一点,天黑前必定到。”伙计打包票。
安西点头,递过去两块钱,其中一块五是租车的费用,剩下五毛是伙计的小费。
等到伙计离开了,安西和两个小家伙待到下去,等他们睡着了,顺手点了睡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客栈。
这次他去的是警署,在警署对面的混沌摊子上坐了半下午,直到一个高胖穿着黑白两色制服的男人出来,才凑上前去。
这人制服和其他人一样,但脚上踏着皮靴,腰间系着标有英文字母S·L字样的皮带,显然都不是普通货色。
安西一过去,二话没说,就递出了一块手表。
男人一惊,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周围,此时是下午三点,周围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唯独对面卖混沌的李老头,不过没关系,李老头是自家本家人,看见了也没事。
男人带着安西来到一个小巷里,“先说好,得罪上面的事,我不干。”
安西失笑,其他人都是违法犯罪不干,这人倒好,得罪上面的人不干,显然平时也没做过什么好事。
不过这不关安西的事,他不是来找茬的,“小事,我只是想要一张身份证明而已。”
男子挑眉,这种事犯得着来找他吗?
这个时候,不是所有人都有证件说明什么,也就是那些大人物,才会弄这个,什么学籍证,官员证啥的,一般人哪用的了这个啊。
安西笑,“听说在清苑县惠明中学毕业的学生,有资格考大学?”
他这话意思就是,自己要的不是所谓的身份证,而是一张学籍证。
在来的时候,安西就打听清楚了,这个清苑县出过一位在北平当过官的大人物。
大人物告老返乡后,就在家乡办起了中学,算是惠及乡里。有那位大人物的关系,国内几所大学和惠明中学建立良好往来,有资格向那些大学输送人才。
当然,这是需要经过考核的,这里的大学采取自主招生,想要进去,还得考试通过。
不过国内大部分私塾的孩子,是没资格去参加考试的,但惠明中学有这个资格。
现在惠明中学已经办了七八年,那为大人物也去世了,接替他成为中学校长的是他儿子。他儿子可不算是正直人,在清苑县的风评一般,因而安西猜,买卖学籍这事应该比较简单。
至于安西为什么不去找现任院长,而是来警署?
那就更简单了,安西不是真的要学籍资格,只不过是想要个身份而已。但这种话不能名正言顺讲出来,只好以此做借口了。
果然,男子一听到安西的要求,立刻放下心来,“你跟我来吧。”
随后,他就带着安西光明正大的回了警署,穿过里面零零散散穿着制服的人,走到一间标有副局长的办公室里。
男人自在的坐到办公椅上,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本,“叫什么?多少岁了?哪的人啊?”
安西立刻答道,“安西,20,清苑县东吕乡树房村。”
这个树房村是存在的,只是早在几年前就没了,因为打仗,也因为饥荒,走的一个也不剩,现在安西说出去完全不担心被拆穿,因为类似遭遇的村子实在太多了。
果然,男人没有露出任何异样,写完盖了个红戳,就递给了安西。
安西接过来一看,表皮是惠明中学毕业证的字样,里面是自己的名字,年龄和籍贯。
最后还有时间,毕业于民国十九年六月初一。
安西知道,现在是民国二十年,也就是说,这个毕业时期是去年的,倒真有意思,连这个都顾忌到了。
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他也没多耽搁,直接告辞离开了。
等回到客栈,弄醒两个小家伙,然后带着他们去买一些东西。
首先是吃食,明天要在马车里待一天,食物不能少,还不能是那种不好克化的干粮。
于是安西带着他们去了蛋糕店,买了两袋能保存到明天的蛋糕,又去杂货铺买了两个大大的水壶。
回到客栈,询问了掌柜是否会为客人准备吃食,掌柜说,“有的,我们有饼子,馒头,包子等,客人需要那种?”
“那明天帮我打包十个肉包子,另外这两个大水壶装满热水。”安西道。
“好嘞,您看您还需要什么?”掌柜热情的道。
安西想了想,应该没什么遗漏,遂摇摇头。
晚上,安西和两个孩子吃了丰盛的一餐,就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未亮,门外伙计就过来敲门了,“先生,先生您醒了吗?你约的马车已经到了。”
安西睁开眼,起身打开门,“劳烦你和车夫说一声,我马上下去,另外劳你准备点热水。”
伙计答应一声,下去准备了。
安西看了两个孩子一眼,见他们睡得香,就没有叫醒他们,亲手亲脚帮他们穿好衣服。
这期间,伙计的热水送过来了,安西洗漱过后,让伙计帮忙拿皮箱下去,他一手抱着一个跟在后面。
到了客栈门口,果然停了一辆马车,车夫三十多的年纪,生的高大威武。
他一见安西下来,立刻过来打招呼,“先生好,我来帮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