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快穿]+番外(172)
第三块就比较好看了,浅黄,膏体温润如玉,形状也漂亮,方方正正的。
第四块最绝,居然是红色的,虽然红的不纯正,但很漂亮,形状还被雕出了花的模样。
安西让人打水过来,一一试过,都是肥皂,清洁的作用是一样的,但显然后两种更好用,沾水之后不会很快就化掉。
而且不仅看起来美观,保存也很方便,已经有后世那些肥皂的样子了。
安西笑着比出一个大拇指,“很棒,尤其是后面两种,完全可以拿出去买了。没想到夫人你们这么厉害,一下子就做出来了。”
慧娘轻松一笑,“主要还是公子你的资料详细,我们完全是按照资料来做的,不过也实验了好多次,才做出了最好的配方。”
“你们辛苦了,回头给那些妇人包一个大红包,然后和她们签一份契约,让她们到工坊里做事。另外,盐场那边很快就会送来碱,以后就不需要用到草木灰了,至于碱的比例,还需要你们再实验一翻。”安西交代道。
“安公子放心,”能这么轻易做出来,也真的出乎慧娘的意料。
她原以为会很艰难,做出来之后,心里还惴惴不安,就怕不是安公子想要的效果。
现在能得到安西的肯定,她就放心了。接下来,就是建工坊,正式生产了。
想到这里,慧娘不由的心里一肃,“安公子,关于工坊的事?”
“哦,对,夫人你稍等片刻,工坊的规则我已经写好了,等下就拿给你。香皂坊的图纸,匠人们已经拿给你过目了吧,我看着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你觉得哪里不合适,就让他们去改,那毕竟是你以后工作的地方。”
香皂坊虽然是新建的,但规则都是现成的,可以和之前的青砖坊一样的模式,只是里面大部分是女人,所以有些细节需要修改。
比如中午是否休息,晚上下班的时间是否需要调整。
这里的女人回家还是需要做家务带孩子的,如果工作时间长了,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之后慢慢修整就行了,最主要的还是关于选址的问题。
“我的想法是,香皂坊就建立在离学院不远处的那块空地上,女人们上班时,可以把孩子送入学院,等她们下工,再把孩子接走。这样她们做工的时候,孩子们都关在学院里,应该可以放心。”
慧娘琢磨了一翻,“大人想的周到,就按这么办。”
第153章 冒名县令世界13
忙碌了一段时间,需要安排的事情都上了正轨,安西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晚上回到后院,借着浓重的夜色,悄悄地打开了自己家的院门,回到了家里。
说起来也是神奇,只要院门一关,无论他在家里干什么,开多耀眼的灯,听多大声的音乐,外面就是看不到也听不到。
挑挑拣拣,给自己点了一份外卖,打开电视,正好是一档比较快快的综艺节目。
就着烧烤啤酒,安西把自己陷进沙发里,一边吃着,一边慢慢回忆这一个月多来发生的事。
这是他前世养成的习惯,身为艺人,尤其是顶级艺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聚光灯下,为了不出现错误,以及出现了错误之后能及时改正,他渐渐养成了复盘的习惯。
不管有多累,都会定时对过去一段日子做的事,细细地在心里过一遍。
穿越后,因为暴雨,他在家里待了十来天,就稍稍松懈了一点,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之后,遇见了安谨一家,雨停后,就忙着安排扈县回来的百姓,一直忙得脚不沾地,他都没有好好思考一下。
今天晚上正好没事,就稍微整理一下,免费之前的安排出错,影响后面的计划。
首先,是关于粮食的问题,据王文的统计,目前的粮食数量可以支撑到冬小麦收获。冬小麦收获之后,可以尝试种植土豆红薯和玉米。
这些都是高产作物,拿出来就是造福百姓,不必藏着掖着。不过也不需要一次性都拿出来,可以慢慢推广,因此那两千亩的荒地拿来育苗,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再增加。其他的地都可以让百姓们自行开垦。
接着就是种植棕榈树和豆子,这些是产油的作物,明年开春要先安排上。
榨出来的油,不管是拿来做肥皂,还是吃,需求量都不小。
然后是住宿的问题,目前天气还不算太冷,百姓们可以住在他们原本的房子里,只是那些房子破破烂烂,四面透风不说,还日嗮雨淋的。
但据有经验的李老头说,现在的天气有点异常,往年这个月份,肯定没有这么冷。
这才深秋,就已经寒风刺骨了,等再过一两个月,还不知道要冷成什么样呢,别不是遇到了几十年难得一见的爆冷天气吧?
曾经,李老头就经历过一次,“那是四十几年前,我只有十岁,冬天冷的出奇,我记得廊下都出现了冰锥,井水也完全冻住了。那年,死了很多人,我祖父母和弟弟妹妹都没熬过来。”
今年,从开春就不是很太平,以往的细细春雨没了,梅雨季节也没了,一直干旱到夏天。百姓们好不容易靠着一担担的挑水,把水稻养得快成熟了,就被连绵的大暴雨毁得一干二净。
暴雨过后没多久,天气又快速变冷。以往这个月份,在扈县还能穿单衣呢,可现在,却要披着厚厚的外套。
李老头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担忧告诉安西。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他完全相信安西爱护百姓的心,如果他知道了,应该能做点防范的吧?
安西听说以后,就去检查了目前百姓们居住的房屋,说实话,非常糟糕。
以着扈县这样的居住条件,爆冷天气一旦来了,又将是另一重灾难,尤其是对体弱的老人和小孩而言。
因为他紧急地把大部分的人手都调到了青砖窑和建筑队,并让他们全力修建房屋。
主干道两边的六十户修好之后,在后面继续规划两条街,按照统一的规格。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极冷天气,他还专门教会了一些匠人修建土炕。
这种在北方是防冷利器的东西,还没有传到扈县来。这次安西安排修建的房屋,每个房间都准备了。
他还让人专门做了宣传,利用几格漫画的方式,告诉百姓,这个东西在冬天有多保暖。以及它的使用方法,和一冬下来大概需要多少柴,都标的明明白白。
就是希望百姓们能提前做好准备,不要到用时才发现,柴不够了。
另外,在保暖方面,安西还想到了棉花,鸭绒啥的,但都来不及了,不说扈县今年没有种植棉花,即使现在去外面购买,也买不了那许多。
这个,就暂时作为明年的计划吧,先记上!
接着就是赚钱的项目了,目前有了海盐加工的作坊和香皂坊。
海盐肯定是不能对外出售的,但香皂没关系,只等积攒了一批,就让乔良带队,护送愿意参加的商户,出门去售卖。
赚到的钱,可以换取扈县现在需要的物资,至于急缺什么,等确定下来了,让王文和李老头列一个单子。
哦,对,买匠人的事不能忘,不管是什么样手艺的匠人,多多益善!
最后,就是学院和当初那个寺庙快修好了。
学院可以尽快聘请夫子,老师一到位,就可以着手招收学生了。
扈县本地读书人少,仅有的那几个识字的,都被他拉来做事了,夫子还是要对外招收,安西自己肯定是没有这方面的人脉的,安谨原本的关系不能用,真的来了就露馅了。
看来得问问慧娘,她那边是否有没见过安谨,可以过来教书的人。
毕竟慧娘的父亲是一代大儒,又曾经担任书院院长几十年,光学生就不尽其数,能认识安谨的,也只在他前后几届而已,其他的都可以试试。
嗯,这个明天和慧娘说说。
另外,还可以让她做好准备,寺庙修好了,就带着她们母子三人去祭拜安谨。
之前的事情,大概就是这些了,安西再仔细回想一遍,没有什么遗漏!
然后是接下来的计划,首先,水泥可以提上日程了,没有水泥,简直是寸步难行。对了,他还需要去看看乔良那边的训练成果,不能等人要出去了,他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水平了。
虽然因为时间不长,实际的战斗力可能没多少,但好歹要有个形,走出去能唬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