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快穿]+番外(163)

作者:萧凌凌凌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历史衍生 快穿 穿书 关键字:主角:安西 ┃ 配角:林子安,林如海,陆小鸡 ┃ 穿越从解决黑户开始。 立意:穿越第一天,从解决黑户开始。 一觉醒来,带着自家房子穿了,有电有网,可以收外卖收快递,但是我没钱。到了新的世界,可以游山玩水,浪迹江湖,可是我黑户啊!穿越第一天,从解决黑户开始。点击展开

安西默了默,突然想起了《体验》第一期的节目,好像就是当个县令吧?

他当时只是以玩闹的心态,觉得自己当上了县令可以这样这样,那样那样,可事实上,怎么可能是一件可以拿来玩闹的事呢?

一县之长!他真的可以做到吗,负担起这么多人的性命,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

安西有点不确定了。

他在红楼世界当上了侯爷,但也没真的做过实事,往往是一拍脑袋,想出个主意,就让人去帮着去做了。

无论是什么建议,都有林如海,有皇子,有皇帝兜底,行不行的,都由他们去考虑。

在陆小凤世界,他也做了不少好事,但身为一个江湖人,无论他做的事成不成功都无关大局,不会关乎别人的身家性命。

可现在不一样了,一切都安在了安西一个人头上,只能他自己来!

安西突然觉得,他肩膀上的重量很重。

但却不想去拒绝,他也是可以去承担一些东西的,不是吗?

第145章 冒名县令世界5

第二天雨总算停了,一整天都没下什么雨,但地面的水已经半人高了,这还是以安西的身高来算的,如果是慧娘,怎么也要到上半身了。

经过一夜的发酵,安谨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好在现代的止痛药对于他来说,药效惊人,即使后背溃烂不堪,却基本感受不到痛。

趁着还有意识,安谨一一和安西交代清楚,人际交往倒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等洪水退去后的救灾问题。

关于县令怎么上任,需要什么文书,上任后需要做什么,安谨都有设想,此时正好告诉安西。

安西知道他没多少时间了,认真把他的话记下来,然后晚上回去查资料,一一对比认证后,找出最佳也最适合扈县的方案。

白天再拿去读给安谨听,两人商量着修改。

安西的计划还是比较完善的,结合了古代现代各种灾后重建工作的精髓,但他毕竟初来咋到,对于这个世界不熟悉,因此有些地方不合时宜。

安谨听到安西的计划,惊为天人,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县令’而暗暗高兴。

他相信,有安西在,自己不用担心扈县的百姓了。然后他强打起精神,指导安西哪里不合适,那些又是千万千万不能干的。

花了三天时间,他们总算把计划完善了。安西给安谨把脉,发现他也就这一两日的功夫了,遂不再打扰他们一家四口的团聚。

第四天的下午,安西在家里整理资料,突然听到阁楼里传来女子和小孩的哭声,心里一酸,明白这是安谨去世了。

之后的两天,安西找到了县城的寿材店,里面没有人,但许多东西还在,尤其是棺材,被摆在架子上,没有被水浸湿。

安西留下一点钱财,把棺材带走了,然后找了一个大木盆,带着慧娘母子三人,去了他们之前停歇的山头。

那里有一座破庙,庙里早已没了人烟,荒芜一片。之前安家四口人就是在这个庙里暂居。

现在安西把安谨的棺材也安置在这里,和慧娘商量好,等洪水过去,就找人修缮这座庙。

安西的意思,他会借着安谨的身份过十五年,等到他们二人的孩子长大,并考取了功名,他就死遁离开,然后慧娘他们就可以正式的给安谨办葬礼,并送入安家祖坟埋葬。

至于安西自己,作为县令,他想伪造一个身份,还是比较简单的,尤其现在是乱世,就更方便了。

等到百姓们回来,安西肯定会组织一次人口普查,把现有的户口登记造册,到时候直接做一个安西的户籍就行了。

目前,为了安全,只能委屈安谨无名无分的躺在寺庙的后院了。

好在古人自古有这个传统,把去世的人安放在寺庙享受香火,慧娘对于这一点接受良好。

等寺庙修建好了,她以后也可以带着孩子们来祭拜父亲。

回去之后,安西开始安顿慧娘母子三人。

他们毕竟是假夫妻,不可能真的住在一起。好在古代本来就是夫妻分居,等到有人手了,安西打算在自己楼房落居的那个院子修建一座房子自己住,也顺便掩人耳目。

然后把其他的地方划分为后院,给慧娘母子三人居住,平时只要把院门一关,就可以互不打扰。

至于现在,安西花了点时间,帮助慧娘母子三人修缮好了阁楼的二楼,并放了不少的粮食和衣物,让他们能安然的住在上面。

至于阁楼的楼梯,安西直接拆掉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会非常忙,县城应该也会非常的混乱,他不一定能顾忌到母子三人的安危。

住在楼上反倒方便了,一般的屑小上不去,即使会爬墙的,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爬县衙后院的墙。

慧娘也非常满意,没有上楼的楼梯,她觉得安全极了,晚上带着两个孩子睡,也不用担心安全的问题。

在知道慧娘识字后,安西买了一些笔墨纸砚和古代样式的线装书籍过来,让慧娘给两个孩子启蒙,找点事干,省的无事可做她整天胡思乱想。

然后安西又找了一些玩具,比如七巧板,九连环,象棋,军旗等等,有这些打发时间,想必两个孩子也能安稳的呆着。

安家的事了,安西就开始按计划筹备未来的事,首先,他找到了县衙放资料的地方,暴力破开了屋门。

里面的东西,大部分都被水浸透了,但也有一些放在高处,安西把这些都带了回去,然后慢慢理出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扈县别看偏僻,但也是有着上万人的大县,但居住在县城的不到三千人,其他的人口,大部分都分居在各个山里。

平时,这些村民是基本不会出山的,偶尔出来,也是采买必备的物品。

这次发大火,他们应该会躲进山里,等水退却后,还是会回到原本的地方重新生活。

其中,海边有两个村,加起来有上千人,以前那里靠着出海打渔,日子还过得去,可是由于洪水的原因,现在是重灾区,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人口。

通过仅有的资料,安西还推测出了县城太平仓的位置,它建在高地,到是没受到什么影响。

不过安西想办法进去看了,粮食并不多,只有朝廷规定的最低限,大概四五千斤的样子。

这点粮食够干什么呀,还不够县城百姓一人一斤的量。

好在,现在百姓都跑没人影了,等他们陆续回来,还有一点时间。安西立刻上网查询哪里能买到最低廉的粮食。

现代的粮食最差也差不到那里去,至少比太平仓里放的那些好多了,因此安西心安理得的找最便宜的。

他翻找了不少商店,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安西的需求量大,但他目前的资金有限,零零总总加起来才40几万,还要预留着买其他东西的钱,因此能花出去买粮食的有限。

安西查看了目前网上的粮价,大量批发,最便宜的也得五毛钱一斤。如果安西拿出20万来购买粮食,也才40万斤,假设扈县百姓能回来1万人,也就是说每人大概可以得到40斤粮食。

这远远不够,别看40斤听起来不少,但在没有蔬菜肉类的加持下,一个成年人一天至少需要2斤粮食,如果干重体力活的话,这些还远远不够。

也就是说,如果安西花钱买了这些,也无法支撑一个月的量,而现在田里的粮食都毁了,重新种植至少还需要三个月。

然后,安西再预估了一下百姓手中的存粮,更加不容乐观。

如果没有洪水的话,原本还有一个半月就要丰收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大部分百姓的粮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又经历了这么多天的逃难,手上的粮食更是所剩无几,能靠的就是官府的救济粮了。

据安谨说,他一路走来,整个府城都受灾严重,即使求助也很难得到帮助,朝廷也是自顾不暇。

而且在他刚来的时候,就已经发出好几封救助文书了,但府城那边却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

所以一切还得靠安西自己。

不管怎么算,钱都是不够的,即使安西把所有的钱都拿去买粮食,也不够扈县的百姓吃用,而且他还得预留一部分买粮种和其他东西。

太平仓的粮食他检查过了,都是一些陈粮,还不知道能不能作为粮种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