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嫡长孙+番外(41)

作者:虞秋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红楼梦 天之骄子 穿越时空 古典名著 关键字:主角:明煦 ┃ 配角:林黛玉,贾家众人 ┃ 其它:嫡长孙 一朝穿越,成为了架空王朝大启朝文人封侯·杰克苏·明榭的嫡长孙,既来之,则安之。生于簪缨之家,便学文习武,修身克己,知理明义,平步青云。方不堕父祖之名。明煦以为这是个普通的科举入仕,朝堂权谋副本。直到十一岁那年随祖父回乡祭祖,祖父言与巡盐御史林海有旧,当来拜访。点击展开

到了二门处下轿,才站稳了,就见几步远之外的站着一个人,正往这边瞧。

第33章 元宵灯会

黛玉只觉有些恍惚, 心有所感那人逆光的面容似曾相似,又一时想不起来为何面善。只觉耳边都是心跳的声音,整个人陷入一种玄妙的境地里,似乎有什么东西要破障而出却又挣扎着冲不破。不自觉的叫人心慌, 可又莫名的冷静。

黛玉低下头整理自己纷乱的情绪。那人就站在那里瞧着自己, 不说话, 也不上前。没有缘由的, 她觉得对面的人应是与自己一般想法。

正晃神,忽然听得耳边一声轻笑。黛玉惊得连忙抬起头,见门外那人不知何时已近前来。见她有些被惊到, 那人略退了一步, 笑了笑, 当下行了一礼, 声音清朗:“在下明煦, 见过林姑娘。”

迷障忽地被冲破, 当下灵台一片清明。黛玉翩然一笑, 屈膝回了礼:“小女子林黛玉, 见过明公子。”

紫鹃在旁边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姑娘, 明大爷, 你俩这是演戏文呢?”

黛玉被她这么一说, 顿时红了脸。戏文里讲的可不就是男女情爱吗?紫鹃实在口无遮拦了些。

明煦笑了笑, 对这句话不予作评。瞧着长大了出落得更灵秀超逸的小姑娘赞了一句:“你今天很好看。”绝对的真心实意。

不知是应和这元宵佳节,还是不想辜负明家的一番心意,黛玉一改往日的素衣, 今天穿了一件鹅黄色裙子,冲淡了眉目之间的清冷, 显露出豆蔻少女的娇俏来,与这园中白雪相衬,绘出一幅白雪寒梅图。

黛玉没想到瞧着一副斯文君子模样的人竟说出这么一句白的不能更白的一句话来,一时间也顾不得羞,开口调侃道:“天下秀才若都如你这般,再不闻中举的鞭炮声。”

被小姑娘嘲笑了,明煦无奈的笑笑:“虽侥幸得了秀才,却是再粗俗不过的,好叫你提前知道,日后也有个准备。”两口子一个负责文艺就好了。

做什么日后准备?一起过日子的准备?黛玉被这个直球打的说不出话来,想说这人不知羞,又开不了口。还是紫鹃解了围:“姑娘,明大爷,有话不妨待会儿说,站在这里堵了门子。”

于是明煦引着黛玉往马车前走,车就停在二门外,可直接从后门驶出府。

黛玉看着停在转角处刻有族徽的马车,皱了皱眉。紫鹃问明煦:“怎么就一辆车?”

“外边看着不显,内里是个宽敞的。”明煦笑笑解释说,见黛玉皱眉,未免让人觉得他轻浮,复又开口:“你们只管进去坐,我和长安在外面。”

紫鹃当然不能让他在外边,她瞧了瞧黛玉的脸色,左右最后还是要同游的,同乘一辆车也算不得什么,这么多人呢。于是说了几句,还是叫明煦上了车。

先让女孩子进去,明煦最后转进了马车,留长安在外赶车,几年过去,长安也是个老把式了。

车内果然宽敞,两个嬷嬷坐在最里头,紫鹃雪雁陪坐黛玉在中间,明煦进去就是最外边。车里空间有剩余,摆放着些许精巧的玩意儿,供打发时间。

“妹妹用过晚饭了吗?”明煦指了指桌上的几样糕点:“这些可先拿来垫垫。”他开口亲近随意,就像日日同处的两个人,而不是几年不见。

黛玉本想拒绝,但又不想显得过于拘谨,遂捻起来一块糕点放入口中。只觉入口绵密,清爽不腻。不像家里的厨子的手笔,倒是有几分宝玉在外边吃酒,偶尔给姐妹们捎带的糕点的味道。

“妹妹气色瞧着比前几年见时好了许多,这几年可有再犯疾”明煦见黛玉吃了两块后不再取,开口问候。

“父亲给的医女时时诊着,倒也不曾再犯,幼时旧疾竟似去了。”黛玉觉得明煦的目光有些灼人,随手取了侧壁的一个九连环玩。

“妹妹平日里在家做些什么可会觉得无趣”明煦继续找话题,没办法,三年不见,虽有书信来往,到底是生疏了!

“平日里读书写字,与姐妹们一道玩玩。”

因着贾府的人在,明煦不好直接问有没有受什么委屈。意识到与黛玉说话是问一句答一句。明煦笑道:“妹妹可觉得我烦我思量着我问妹妹的话竟像是个长辈,过年时来家的亲戚都是这样问的,说来说去都是那几句,换汤不换药。”

明煦说完就总结了几句大人们问小辈的话,模仿的活灵活现,逗的黛玉一笑。

“我在家左右都是一个样儿,明哥哥不妨与我说说外边的事儿,虽看了游记,到底不真切。”黛玉主动说。

于是明煦说起了不知说过几遍的游学趣事。因着黛玉大体知道些,每说到一处,她有时对的上,与明煦交流对答,倒是和睦。

车行了约莫两刻钟停下来,明煦先下了车,站定后向身后伸出手。黛玉伸手撑着他的手臂跳下来。

一下车便听见喧闹声,黛玉抬眼看去,是一条极宽阔的街道,各色铺子分立两侧,贩足走夫,商人权贵俱行。更难得的是不远处波光粼粼,竟像是有湖。

天色才擦黑,还未热闹起来,却已经看出几分元宵的喜庆气氛。摊贩们在忙碌着,准备晚上的生意,说话面上都带着抑不住的笑意。黛玉还看见一处将要搭好的台子上挂着红绸,似乎是机灵的店家趁着佳节做的噱头。

今日元宵,平日里大门不出的大家小姐们也难得出来放风,还有不少青年男女大方的走在街道上,都是平日里见不到的景象。

黛玉幼时也是常扮作男孩子与林海一起凑过热闹的,对这些还算熟悉,没有露出不当的神色来。

吩咐长安将马车托给街头专门看管车辆的小贩儿,明煦带着黛玉往巷子里走去。“我也是几年不在京了,京城事物变化快,与我幼时已大不一样。”明煦说着在一处小店面前停了下来,“我来之前特意问过了我在家的弟弟,他说这家的元宵最是地道,既然出来了,妹妹不妨试试。”明煦还惦记着黛玉没吃饭。

黛玉年幼时也是在扬州城里走过的,对这种街头的吃食并没什么恶感,点点头就选了个位子坐下来。

明煦朝着案前忙活的老板娘喊到,“掌柜的,上一碗元宵,一碗混沌,几样小菜来。”虽然在江南住了几年,明煦还是更倾向于北方的味道,他也不爱吃那些甜腻的。他说完了不忘紫鹃几个,“几位姑娘嬷嬷要用些什么,只管报上去,一会子到了掌灯,可就热闹了。”

紫鹃主动坐了邻位的桌子,两位嬷嬷也没说什么,跟着坐下来。

他们一行人来得早,小店里人还并不多,老板娘听了报菜,直接就去后厨忙活了。

她是个手脚麻利的,几个碗碟很快端上来,明煦接过,将那一碗白嫩嫩的元宵放在黛玉面前,自己则是一碗馄饨。菜是四个,清炒豆芽,干煸豆角,红烧茄子,还有一道似乎是自家腌的萝卜。冬日里在这种店里要绿叶子实在是为难人。

明煦是吃过饭来的,此时不过是陪着黛玉吃,饭没怎么吃,倒是仔细着瞅人了。

明煦一碗馄饨吃不吃都没太大的区别。黛玉却是剩下了,元宵吃一两个还好,只是老板娘给的份量足,即便有几碟菜解腻,却还是没吃完。

见黛玉搁了筷子,明煦问她:“可是吃好了?”黛玉点了点头。明煦把黛玉面前的碗端过来,几下把剩下的几颗白嫩嫩给解决了。

抬头对上黛玉惊讶的眼神,明煦笑了笑,“我瞧着老板娘再淳朴实在不过的一个人,若是剩下了,她怕是不开心吧。妹妹可是介意不过介意却也是晚了。”明煦说着亮了亮碗底。

“你都做了还来问我。”黛玉面上不显分毫,心里却是想着,几年不见,这人倒是越发的痴了,怎可这般行事,也不怕人笑话。

却是没什么人笑话,店里零散的几个客人都是司空见惯的表情。小两口倒是亲密无间,感情好得很。

几人用了饭,再重新回到街上,已是灯火通明人,人也渐多起来,明煦与黛玉并排走在人流中,有不少同他们一般的少男少女来来去去。

瞧着不少人手里提的花灯,明煦在一处摊点停了下来,指了指架子上的一排各式花灯问黛玉:“妹妹喜欢哪个?”

黛玉被这热闹的氛围影响,不免起了兴致,蹲下身认真的挑选起来,最后选中了一只憨态可掬的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